微言网

标题: 国新办原主任谈济南公安“毛驴怼大巴”:不妥 [打印本页]

作者: 曾婷    时间: 2017-4-2 08:43
标题: 国新办原主任谈济南公安“毛驴怼大巴”:不妥

77岁的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一直被认为是“最会说话”的官员,很多人认为他是“问不倒的新闻发言人”。

  他曾经在新闻发布会上留下的精彩语录,一直被人咀嚼回味。此外,赵启正还出过一本名为《直面媒体20年》的书,记录了他多年来接受媒体采访,面对公众讲话的经历。

  在媒体传播渠道不断变化的当下,官员应如何“好好说话”,正是红星新闻此次独家对话赵启正的主题。

  赵启正依然保有他平和又犀利的风格,“不讲真故事,假故事就会流传。你再讲真故事,根据先入为主的习惯,就很难战胜假故事。”


2

国新办原主任批济南公安。红星新闻记者赵倩与赵启正先生
  谈到有政府官方微博与网友互怼现象,赵启正的回应则是,政府的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都是政府发言人的表达渠道,是严肃的、认真的、负责的。和读者互怼,绝不妥当。
  
  新闻发言人要勇于承担
  越是尖锐问题越要回答
  红星新闻:作为新闻发言人,您一直是一位标志性人物。在准备新闻发布会的时候,您觉得应该多注意哪些问题?
  赵启正:我就是死用功的一个人。人一能知,己百能知;人百能知,己千能知。一篇文章,别人十分钟看完,我要看100分钟。人家看100分钟,我就看1000分钟。我特别谨慎,所以就很用功,最好是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其实,我更在乎记者的问题。有的记者水平很高,做了充分准备,他们发现的问题,提出后,发言人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一个好的回答,这对公众是有利的。如果没有做充分准备就去提问,我也没法回答。比如说,以前有一个问题问政协委员中有多少女委员?这个自己就可以查啊。
  红星新闻:那么,在您眼中,新闻发言人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赵启正:政府新闻发言人应当是能与国内外两个社会对话的人。对内,他们发布信息,与公众沟通,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对外,向世界说明中国,回答外国的问题,传递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
  在今天的信息社会,新闻发言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政府新闻发言人也自然应该具备很高的素质。首先,他必须做到政治成熟,立场正确,勇于负责。发言人不是一个自然人,是一个机构人,职务人,他必须清楚,发言的立场是政府的,所要发布的信息和传递的观点不是他个人的。

2

国新办原主任批济南公安。已出版的赵启正演讲谈话录书籍 图据网络
  发言人的话,要通过现场记者传递给广大的国内外公众,在一定程度上他就代表政府,因此责任重大,必须勇于担当。特别是遇到一些尖锐和敏感的问题,不能因为害怕出错就不回答,那样保护了自己,损失的却是国家利益。
  其次,一个好的发言人,应该内知国情,外知世界,兼修文化。发言人只有具备深厚的知识储备,发布会上才不会被轻易问倒,也不会犯一些低级错误或闹笑话。有的时候,做恰当的旁征博引和类比比喻还会给发布会增添许多精彩。
  我特别强调发言人要外知世界,因为这样才能有国际比较的眼光,才能找准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发言时才会平和理性,而不会或卑或亢,误导受众。比如有的发言人在介绍本地发展成就时,喜欢用世界最大或中国最高之类的词来形容,实际上有的并不准确。
  做到内知国情外知世界并不容易,所以平时要有积累,发布会前还要做充分准备,广泛收集信息。兼修文化中的文化,不仅仅指文化水平,知识层次,其实更指的是一种自身修养,比如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同情心,平等的观念等等,这些修养会在发言中不知不觉地表现出来,有时甚至会对发布会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
  新闻发言人的表达要做到讲究逻辑,有理有节,要善待记者。有道理,还要把道理讲好,特别是要把关键的道理讲好,而不要过多讲次要的信息,有时介绍细节太多,反而会把记者淹没在信息海洋中,分不清重点。另外,有道理也要平和表达,做到有节制,不要咄咄逼人,而要理直气和。
  新闻发言人的表达可以幽默,但不能过分调侃,或者为了传播效果而生硬地幽默。幽默,不是发言的要点,也不是要求,是灵光一闪应运而发的。
  因此,不必提倡发言人的技巧,提倡的是思想深度,信息准确,表达清晰。过于强调技巧,会闪烁其词,躲避针对性的问题,反而是对公众的不尊重。
  发言人要善待记者,尊重记者,而对记者的尊重就表现在认真和负责任的回答上面。特别是遇到提刁钻和尖锐问题的记者,不要就此讨厌他,要理解这是他的工作。我常说,政府新闻发言人一定要尊重记者,不能够把他作为部下训斥,不能把他当学生去教育,更不能当作“敌人”去战斗。
  官博怼网友绝不妥当
  应对公众保持尊重
  红星新闻:之前,有一些政府机构的官方微博出现和网友互怼的情况,比如济南公安的官方微博以及丽江古城区委宣传部的官方微博。您怎么看待政务官方微博等各种新媒体渠道的表达?
  赵启正:政府的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都是政府发言人的表达渠道,是严肃的,认真的,负责的。忽视乃至嘲弄、顶撞公众意见,也就是所谓的互怼,绝不妥当。有道理就讲道理嘛,怼不仅不能引导民意,反而会挑动公众情绪。

1

国新办原主任批济南公安济南公安疑似怼 网友微博截图
  我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做法呢?将公众作为调侃对象,这是对公众不尊重。即使有不同见解,也要通过有理有节的表达来应对。
  红星新闻:其实不仅官方微博会出错,有时候新闻发言人也会说错话,而在如今的传播环境中,这又很容易被放大。出现这种问题时,应该如何应对?
  赵启正:如果思考不周密,因一时的感情用事而说错话,那就要及时纠正,不要坚持错误。可以补充说明,我那句话不是大家以为的那个意思,而我实际的意思是什么。其实不仅是我们一般的发言人会出错,外国总统也会出错。
  红星新闻:之前也有官员在公开场合念错字或说错话,而不少官员的公开讲话,在当下的传播渠道更多元的环境下,很多细节都会被放大。那么,官员要更好地应对媒体,回应社会关切,他们需要加强哪些能力或提高哪些素养?
  赵启正:我刚才说了,发言人需要兼修文化,文化水平高了念错字的情况自然就会少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公众也不要把注意力只放在那些突然被引爆的新闻上。读错字当然不光彩,但这不应该是看待一个官员的主要角度,更不能构成对一个官员印象的定型,还是要从他长期的执政理念、建设思路、服务公众等主要方面去评判一个官员。

1

国新办原主任批济南公安关于官员读错字的相关评论

  念错字的官员并不是新闻发言人,他是一位高级官员,但他讲话的场合有媒体有观众,实际上,也有点类似新闻发布的味道。我觉得,政府新闻发言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就是在新闻发布会上代表政府发布新闻和回答记者提问的人,他们是得到正式任命和授权开发布会的。而广义的新闻发言人,是所有有公务员身份的高级官员和普通公务员,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在一些公开场合讲话,更何况,在今天的新媒体时代,每一个公务员都可能随时面对社会的询问和质疑,随时面对突然伸过来的采访话筒或无处不在的手机记录。

  所以,我一直强调,不仅新闻发言人要有很高的新闻素养,所有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也要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这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于在面对媒体公众时的表达,其实最关键就是要做到态度真诚,不说假话,只要做到这两点,表现就不会差。

  

  新闻发言人制度

  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红星新闻:国新办从2003年开始正式培训新闻发言人,到如今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您如何评价目前的新闻发言人队伍的水平?

  赵启正:新闻发言人已经起步,但发展不平衡。一些部委和地方的新闻发言人水平比较高,有些地方则发展得慢,还需要加强培训。

  现在有些发言人经过培训和实践,刚变得成熟就因为工作优秀被调走,新换的发言人又缺乏经验,这就有问题。由于新闻发言人的岗位特征,他们往往素质全面,成长较快,得到提拔也是正常现象,那么有没有可能在原岗位提拔呢?这是可以研究的。

  我们对新闻发言人的素质和能力要求那么高,相应的培训就绝对不能少,不能说不培训不培养,就当发言人,就去负责公众号和微博。除了要加强培训,还要给新闻发言人以适当的工作条件和职级待遇。新闻发言人不能孤独地一人工作,一定要配备相应的工作团队,平时做好信息的收集,发布会上才能更有的放矢地回应公众,出现突发状况才能做到从容不迫。

  在新媒体时代,通过网络进行日常的信息发布也是发言人团队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有人认为新闻发言人没有什么用处,不是的,新闻发言人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时的工作,而绝不是用兵一时,用过就忘的工作。

  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而同步前进的,应当承认目前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过去我们的新闻发布是从无到有,现在我们要努力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

  我们在政府新闻发布的长期实践中,也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发言人不愿说,不敢说,不会说;不少发言人是兼职的,还要负责大量其他的工作,投入新闻发布的工作精力不够;有的发言人职级不高,接触不到重要信息等等,这些都是促进我们对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改进的因素。

  我国已经就新闻发布和信息公开出台了一些相关文件,但这些文件往往是针对专职的新闻发言人的规定,对新兴的微信公众号、政务微博等规定得还不够具体,这也是未来改进的一个方向。

  红星新闻: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以来,好像温州动车事件是一个分水岭,之后一段时间,有不少新闻发言人不敢出来讲话了,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赵启正:当时的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新闻发布会引起的舆论风波,是没有做太多准备就仓促上阵导致的结果,这是主要原因。所以对发言人的培养和爱护,两者皆不可缺。第二,这样大的事故,主要领导应该亲自出席发布会。

  红星新闻:所以应该创造一个容许发言人说错话的环境吗?

  赵启正:是的,新闻发言人的工作强度大,责任重,一旦犯错还马上暴露在上级和公众面前,可能给人水平不高的印象,而实际上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所以对于新闻发言人的小错误要宽容对待,这是理所应当的。这种宽容不仅要来自于上级,我们希望公众和媒体也对新闻发言人抱以更加宽容的态度。大家对新闻发言人的理解和包容,就是对这项工作的有力支持。

  

  问题越敏感就越要回答

  不讲真故事,假故事就会流传

  红星新闻:您曾说过您不怕任何敏感话题,提问和答问就像打网球,一来一回才会精彩。但是现在存在有些官员会刻意回避敏感问题,或者避重就轻,您觉得如何回应敏感问题才会妥当?

  赵启正:一个成功的新闻发布会,不只是发言人和发言人团队,还有记者。如果记者提出的问题,不是公众关心的问题,那么发言人的回答产生的效果就会弱;如果记者提出的问题,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是国内外舆论最关心的问题,可能叫热点问题,可能叫尖锐问题,这正是发言人解疑释惑的好机会。

  越是敏感问题,往往越是被舆论关心的问题,我们更要准确地清楚地回答。如果整个发布会的问题都比较平淡,受众可能就很难受到启示。另外,发言人不要把提尖锐问题的记者当成敌人,不要以为他故意给你出难题,恰恰通过记者的问题,你才可以把政府的观点更充分地表达出来,当然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课。

  我有一个比喻,发言人回答问题有时就像接发球,来球刁钻回球才能更精彩。从这个意义上,发言人与记者更像是相互配合的关系。有些外国记者,可能出于职业习惯,或出于意识形态对立或偏见傲慢,提问非常尖锐直接,甚至是刻薄的,发言人也千万不要感情冲动,还是要冷静地思考,理性平和地回答。如果感情用事,会说错话。

  红星新闻:回答敏感问题,会有口径吗?如果涉及到不方便透露的信息,如何把握回答的尺度呢?

  赵启正:回答一些敏感问题或者热点问题肯定是有回答的原则或要点的,这或许就是你所说的口径,比如在台湾问题上,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就是原则。所以口径不是拿来念的背的,而是回答问题时必须把握的核心原则和基本要点。

  发言人在回答敏感问题时,必须要清楚地表达出这些原则立场,但涉及到具体的表述,不同的发言人会有不同的准备设计或临场应对。回答这些敏感问题一定要真实,不方便透露的信息可以不说,但绝不能作假。

  红星新闻:那么,做一个合格的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需要掌握,这里的媒介素养指的是什么?

  赵启正:要对媒体与日俱进的发展给予关注,要明白互联网时代和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力量,这个力量要为政府所用,为公众服务。不仅要求我们要提供准确的信息,而且要迅速提供,不讲真故事,假故事就会流传;你再讲真故事,根据先入为主的习惯,就很难战胜假故事。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cw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