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中国二维码的使用率在全球遥遥领先。目前,世界上90%的二维码个人用户在中国。但据4月1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目前,中国广泛应用的是日本研制的快速响应码(QR码)。由于此前中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技术,QR码在2000年成为国家标准。如今,民众日常使用的二维码,基本上都是QR码。
小小二维码,却难住了一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令人想起我们曾经不能制造的圆珠笔芯。现在,我们虽然能制造圆珠笔芯了,但还有很多产品需要通过加快发明创造去突破。比如,古老农耕传统的中国,仍然不能制造出引以为豪的的犁具等高端农业装备,农民宁愿花10倍价钱购买进口德国犁。
拿这个小小的二维码来说,升级产品已经出来了,2015年QR码颁布了新的技术标准,并开始收取专利费用。但国内市场仍在免费使用2000年的技术标准,制码技术几乎“零门槛”,导致我国二维码应用基本处于失控和无序状态。
近期,各地发生了多起共享单车被贴上虚假二维码的诈骗案件。用户使用手机扫描假的二维码后,有的被要求进行现金转账,有的转到恶意软件的下载页面,个人信息及资金账户面临被盗风险。更有甚者,日前在济南曲水亭街、王府池子等旅游景点,大多数前来乞讨的人,都在使用微信二维码乞讨,有网友留言称,这场景不光亮瞎了网友的双眼,而且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当前二维码生成和识读工具缺乏统一管理,网络上可以随意生成二维码,没有对二维码生成和识读形成系统化监管机制。同时,大部分应用单位的系统和二维码承载的信息还未经国家主管机构或第三方机构统一审核、监控、追溯和认证。因此,二维码正在成为不良信息传播的新渠道。
我国虽已成为二维码应用大国,但还不算是二维码产业强国。有专家认为,如果继续大范围应用国外标准和专利技术,而不能加快建设自主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任由国外技术标准主导产业应用,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的确,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还是用多个集装箱的电视机去换人家一个电影的版权,用一轮船的电脑去换人家的一个软件,那么在今天我们已经具备了创新能力的时候,二维码产业的发展,不能再走过去 “国人喝汤洋人吃肉”的老路。
在目前二维码的低标准下,如果过多地被犯罪嫌疑人利用,则可能人们开始拒绝使用二维码,这将给政府、企业和个人带来不便,增加成本,更不利于与国际社会经济社会活动的接轨。
如何建立一套健全的产业发展体系机制,使二维码产业尽快升级到国际最新水平,真正解决政府、行业、企业、公众各方对于二维码应用的规范和安全需求,实现二维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还需要像研究解决圆珠笔芯问题那样努力。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cw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