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热播的《大秦帝国》中,丞相范雎在朝堂之上说,战争的目的不是为了夺地,而是最大程度的杀伤对手,保存自己。
侵华日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是大家发现没有,14年抗战中,日军从未打出过一场出色的歼灭战。
大纵深、大迂回的战术无疑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最好办法。很多将领在战后都说:如果日本以东北为基地,举全国之力,从北京兵分两路。一路从山西过黄河,经西安入成都、昆明;一路顺着平汉铁路南下,从武汉打入重庆。两路大军合围,则中国危矣。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大本营的作战指导却与此恰恰相反,他们首要的目的是安定平津地区,然后伺机在青岛和上海地区制造事端,扩大战争。
日军这一战略说明他们还深陷在甲午胜利的经验中,妄图通过几场大战的胜利,迫使中国投降或是再签订一份类似于《马关条约》的协定。
纵观14年抗战历史,日军对侵略中国根本就没有一套整体规划,从来都是打到哪算哪。你看,中国要和日本在上海决战,日军立刻就把战略重心从华北转至东南。
上海打了三个月,日本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也错失了围歼中国有生力量的机会。中国方面在付出惨痛代价后,部队全部收缩在中西部山区,兵力相对集中,再无被围歼的可能。
中国军队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而错失良机的日军攻到武汉时已是强弩之末,打到宜昌后就再也攻不动了。后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仅能维持有限的攻势,手中无任何机动力量。
明治维新后,日本海陆军建设都是照搬欧洲,德国的歼灭战思想也被日本陆军学了去,还写进了作战条例上,但执行起来却没那么容易。
小规模作战中,日军经常能在正面遇挫时,以迂回包抄的方式打破僵局,然而在总体战略上,却鲜有出色表现,总被中国军队一次又一次地跳出包围圈。
这也不能怪日军,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历史上哪些所谓的“大战”,规模根本不能和现代战争相提并论,日军统帅连找一个大兵团作战的范例学习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指挥了。
日本武士道精神给了日军足够的勇气,但也给他们带来了战略上的短视。武士道精神强调光明正大的击败敌人,比如说日俄战争,乃木希典凭借白兵肉弹战术成为日军军神。说实话,这种战术需要更多的是勇气而不是智慧。
在乃木希典的影响下,前线军官过于看重正面阵线上重攻城略地的荣誉,擅自改变作战计划也是家常便饭。日军第106师团在万家岭被打残后,冈村宁次怕打入武汉的头功被第二军抢走,直接放弃原先的围歼计划,直奔武汉而去。
总的来说,日军是一流的战术,三流的战略。日军战略上的错误给中国军队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时间。所以14年抗战中,未有一个集团军被日军围歼。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cw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