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标题: “禁烧令”的治理思路也该换换了 [打印本页]

作者: 曾婷    时间: 2016-11-13 18:46
标题: “禁烧令”的治理思路也该换换了
11月11日11时08分,省环保厅巡查组现场巡查发现,睢宁县沙集镇余圩村有一处秸秆焚烧火点,过火面积约1000平方米,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已将有关情况通报给徐州市政府。(11月12日《现代快报》)

  据悉,这已不是徐州第一次发生禁烧“第一把火”,从2014年以来,该市已连续四次成为江苏禁烧“第一把火”的发生地,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困惑:按照该省的相关规定,对焚烧秸秆“第一把火”的责任人将给予就地免职和罚款的严肃处理,可当地政府、农民为什么不接受教训,非要往“禁烧令”上撞呢?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禁烧令”存在诸多短板。

  实际上,近些年来如何治理秸秆焚烧问题一直是困扰各地的一个难题,很多地方为了治理秸秆焚烧,往往都是颁布一道“禁烧令”,而且规定越来越严苛,不仅要对焚烧者课以重罚,相关责任官员也要丢乌纱帽。可你禁你的,农民就是不买账,秸秆焚烧现象还是难以禁绝,个中原因究竟何在?窃以为,关键就在于这些方法无一例外地都是采取“堵”的方法,没有考虑到广大农民兄弟的实际困难。

  有调查显示,现在农民焚烧秸秆的主要原因在于秸秆没有去处,只能一烧了之,可以说在这个问题没有切实解决之前,根本没有禁绝焚烧秸秆的条件,“禁烧令”自然形同虚设,起不到任何作用。

  换言之,既然“禁烧令”老失灵,那相关部门是不是也该换换治理思路了?实际上,农民之所以焚烧秸秆,主要是因为没地方堆放和没有好的处理方法。如果我们老想着去禁烧,却不着手解决这两个现实问题,明显是开错了药方,也很容易使秸秆焚烧治理工作走进“年年禁烧年年禁不住”的怪圈,这不仅是在做无用功,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因此,笔者以为,要想让农民不焚烧秸秆其实不难做到,就是必须找准病因,对症下药。现在,农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秸秆没有去处,地方政府就应该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多想办法、多找对策。具体来说,就是改变过去那种只堵不疏的固有做法,积极主动地为农民解决好秸秆的出路问题,一方面为农民堆放秸秆提供场地,并给予必要的运费、人工费用补贴;另一方面对秸秆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建立以秸秆基料化、饲料化、工业原料化和能源化为主的产业链,这样秸秆有了去处,农民也就用不着去焚烧秸秆了,这显然要比简单的“禁烧令”更容易为农民所接受,也更能收到实效。

  一言以蔽之,要想让农民不焚烧秸秆并不难,只要地方政府让秸秆有个去处就很容易做到。当前,防控秸秆焚烧污染的形势如此严峻,亟需地方政府为农民解决好秸秆的出路问题,可为什么我们只热衷一纸“禁烧令”,为什么不愿意为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这实在值得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好好反思。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cw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