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标题: 聋哑童在康复中心受虐“没办法”? [打印本页]

作者: 来碗泪流满面    时间: 2017-4-26 08:09
标题: 聋哑童在康复中心受虐“没办法”?

背景:猛摇身体、打头、扇耳光,把孩子强按在厕所里,威胁拉到裤子里就让他吃掉……院长言传身教如何打孩子,多名老师抽孩子耳光或拿木棍打人,称“为让他发音哭出来。”令人发指的一幕幕发生在南昌希望言语康复语训中心。直到被曝光,该院院长还称“自己是做好事”,“暗访记者待了十多天,爱心温暖的画面不拍,专门挑那些刺眼的博眼球。”

钱江晚报发表陈进红的观点:很难想象一个童年遭受到虐待的孩子,他的心理会有什么样的阴影,更何况受虐者还是聋哑儿童。而对于这些孩子会留下怎样的心灵伤害阴影,也许这些老师根本不在乎。甚至这里的老师并不认为这是虐待,而是为了孩子们好,“因为他不会发音,是让他哭出来,声音就会大一点。”老师没有资格证,没有经过专业特教训练,这样一个如地狱般的教育机构竟然存在了20多年。这样缺乏师德的人坐到院长职位,暴露出相关部门对聋哑儿童教育方面的疏忽。数据显示,6岁以下听障儿童在中国有13.7万,并且每年新增2.3万。而特殊儿童教育机构严重供给不足。南昌市残联工作人员也表示,现在还不能直接关闭培训机构,由于具有相关资质的培训学校规模有限,如果一旦关闭,其中的50多名聋哑孩子就有可能面临无学可上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院长坚信自己是在做好事的原因。解决特殊儿童教育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儿童权益保障机制和相关问责机制的完善。

北京有这样一家康复培训机构。它是由伤友(脊髓受伤导致瘫痪的残疾人之间的称呼)组成的一个康复机构,专门对伤友进行包括心理、生理、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由于是让具有经验的伤友对没有经验的伤友进行培训,双方的沟通障碍大大缩小,彼此能体会到对方的难处,有关培训不仅较科学,而且有的放矢。该机构的培训费用采用政府向社会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支付。换言之,不需要伤友承担费用,由政府为伤友康复买单。该机构是伤友创办的,由健全的志愿者提供辅助,由民政部门提供无障碍场地,解决了一些伤友的就业问题,让伤友回归社会的工作更加有意义。这个项目实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值得更多地方的管理者予以关注和效仿。回过头看本例,聋哑儿童在言语康复中心受虐待,令人愤慨与心酸。当地管理部门却担心关了“暴力培训机构”,聋哑儿童就没地方去了。如果参照前述的方式,由管理者扶持聋哑人创业与就业,让经过专业培训的聋哑人与健全的教师一道来培训聋哑儿童,情况与效果会不会好些?残疾人需要社会给予更多关怀与支持,帮助残疾人康复并回归社会,是在给有关家庭乃至社会减负。开展有关工作肯定有难度,但只要用心去做,就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希望。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cw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