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标题: “城市套路深”,何止坑民生 [打印本页]

作者: 来碗泪流满面    时间: 2017-5-2 08:07
标题: “城市套路深”,何止坑民生
  《三里屯街拍套路,用明星梦套你钱财》的报道引发热议后,有多名当事人联系记者称,自己亦有相同受骗经历。记者近日前往位于百子湾的A公司探访,发现该公司仍在正常营业。来自朝阳分局的消息称,针对此事,警方已介入调查。而据一名兼职摄影的工作人员介绍,在北京,像A公司这样,利用招募艺人为手段套钱的并不止一家。
  就在前两日,一篇“北京西站骗局众生相”的网文刷爆网络,一场车站被骗的经历,引来成千上万人关注,并引发很多人产生共鸣:早该曝光了!文章中的被骗者靠自己的“彪悍”和不放弃,从骗子手里硬生生要回了被骗的521块钱,而其他的上当受骗者,恐怕就是哭晕在广场上,也换不来四月的一场雪。此事也引来新华社“三问”:诈骗如何得手?为何成顽疾?“治理难”如何破解?
  这些问题,老生常谈而已。众所周知,越是人流密集的地区,越是骗局与骗术的“高发地带”。这两类骗局,看起来迥然有别,实质却殊途同归。对于前者来说,它营造的是一场欲念之梦:只要肯花钱,素人变明星;对于后者而言,它依附的是一次心急之旅:扮演“志愿者”,打消你顾虑。结果呢,都是利用城市生活中基本的信任与信用关系——将善良套现,拿淳朴开刀。
  在骗子的世界里,不要指望所谓“盗亦有道”的斯德哥尔摩情结来拯救被骗者的利益,他们信奉与践行的,永远是“弱肉强食”的丛林逻辑。比如在“明星梦”骗局里,他们不仅骗“穿名牌”的有钱女,也不放过任何可能获利的“猎物”,正如受害者所言,“他们不只是街拍,还在北京艺考期间,欺骗过很多艺考生。”又比如在“西站志愿者”骗局里,售票处另一名安检员表示,活跃在西站的骗子上百人,购票诈骗只是手段之一,仅南广场售票处每天会接到20余起旅客被骗的案子。在这些数字背后,那些揣着微薄路费准备来城市造梦的年轻人,很可能眨眼之间就被骗子摧毁了他们的“诗与远方”。
  客观地说,这些骗术就如电信诈骗一样,靠的就是概率来发财。面对上当受骗的公民,自然不能用冷血的“傻子太多、骗子不够”来调侃,而应该反思两点:第一,这些骗局可谓亘古存在,既根深蒂固,又声名远播。比如2012年的新华每日电讯甚至曾以《北京西站之乱是管理和服务之痛》《巍巍西客站,声声唤治乱》等标题点醒并炮轰过。那么,类似骗局何以治而不愈呢?
  第二,这些连年累月进行的骗局,尽管涉嫌欺诈的数额并不大,但对于城市形象和社会信用的伤害可谓伤筋动骨。然而,在维权中,受害者却遭遇各种“玻璃天花板”。比如4月22日,有六名“街拍套路”事件当事人前往朝阳区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报案,“民警说对方犯罪手段挺高明的,仅从合同上看不出什么破绽。让我们去派出所报案,看人数多的话再考虑能不能立案。”这固然在程序正义上没有太大瑕疵,却起码暴露出司法救济对于此类骗局的孱弱和无力。要命的是,一旦骗子们深谙这背后“维权难”的客观现实,他们的伎俩与手法还会靠道德自觉来收敛吗?
  城市管理难免有盲区,骗子与法治也难免是“魔与道”之间的关系。不过,对于这些民间早就传说成风的典型骗术,如果公共治理仍纠结在“被骗数额”之上,伤害的恐怕就不只是法治的尊严。
  “城市套路深”,不止坑民生。尤其是车站、商圈等标志性建筑区,骗子越招摇,公众对法治的信仰、游人对城市的印象、市民对文明的感触,都会大打折扣。治理这些臭名昭著的套路,不妨拿出“徐玉玉案”的重视程度吧。
  (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cw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