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标题: 谁还在对“电击治网瘾”上瘾? [打印本页]
作者: 来碗泪流满面 时间: 2016-8-18 08:44
标题: 谁还在对“电击治网瘾”上瘾?
一位毁誉参半的医者,一项颇具争议的疗法,一个吸金无数的产业,一群接受电击治疗的“网瘾”少年……近日,一条名为《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的朋友圈文章让杨永信和他的网戒中心再次走进公众视线。有媒体调查发现,“电击治网瘾”,叫停七年仍受热捧、地方政府为其站台背书……类似网瘾治疗机构乱象,可谓经年未解。
网瘾算不算病还不好说,但,非法网瘾治理机构盆满钵满已然板上钉钉。命案也好,暴利也罢,在这条灰色产业链上,隐喻的其实是一连串的合谋与失守。
2006年创办,2009年曝光。当年7月,卫生部致函山东省卫生厅,叫停“电击治疗”;然而数据显示,2009年后,每年仍有数百名青少年被送到这里,接受“戒网治疗”。可见,国家部委的行政禁令下,杨永信的网戒中心依然是“停不下来的节奏”,追本溯源,无非还是权与利暧昧痴缠的游戏:比如过去几年间,临沂市官方和网戒中心互动频繁。今年1月10日临沂市举办临沂网戒中心成立十周年暨网瘾戒治高峰论坛,当地副市长还出席了相关活动。随后的4月25日,临沂市科技局在临沂网络成瘾戒治中心召开“网瘾戒治综合干预(教育)模式的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杨永信在会上作项目总结报告。比如很早之前,杨永信本人曾对媒体宣称,截至2009年,他的网戒中心已收治学员3000多人。粗略计算,总计收费高达8000余万元(这一数字还未包括学员因为违规加圈被罚的现金)。一句话,多金则多能,而地方部门对网戒中心的态度,亦是写在脸上、摆在台上。
如果用十六字概括所谓的“网戒中心”,不过就是——家长有病,孩子吃药;掮客逐利,监管失语。
这到底是治病救人还是借机敛财?主管部门叫停,就“换个马甲”登场;暴力体罚不断,却如没事儿人一样。按图索骥就能找到的一众违法机构,却在舆论监督下打而不死、禁而难绝。没有专项检查,也没有联合执法,更别说主管部门雷霆叫停了。这背后,无非三重肇因在作祟:一是网瘾究竟是不是洪水猛兽,迄今没有官方定论,或者官方的声音还很小。于是,家长很纠结,结果只能选择“宁可信其有”。二是各种“网戒中心”俨然成了破窗效应,游走在医疗与巫术之间,以恐惧手段戒断生活习惯,一旦受市场追捧,愈发癫狂而极端。三是地方监管装聋作哑,或因利益关系出现“屁股决定脑袋”式执法。不肯管、不会管,最后等“网戒中心”成了经济支柱,想管就再也管不了了。
吸烟成瘾的无须电击,嗜酒如命的不必治疗,为何对网络依赖程度深一点的孩子,就要遭遇摧残与折磨的命运?治瘾如同治水,宜疏不宜堵。何况,网瘾还未必算是一种病。说到底,“电击治网瘾”令人上瘾,不过是懒惰思维下的路径依赖,不过是权钱合谋下的放任与陷害。今天,该对“电击治网瘾”等疗法说不了,而这,不仅仅是为了救救那些可怜的孩子。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cw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