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了那么多‘坑’的考题究竟能不能很好地测出学生的阅读能力?”
你肯定也曾产生过这样的怀疑:一边做着语文试卷上的阅读理解题,一边想,作者真是这样想的吗?
不仅学生有这样的疑问,作者也有。近些年,屡屡见到有文章被选入语文试卷的作者,以玩笑的口吻说,自己去答,也只能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数。
就在两天前,《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名为《我是作者,却答不准文章的“作者原意”》的短评,起因是一位记者去年9月的一篇报道被选用为阅读理解的材料,他尝试作答之后发现,“这篇12分的阅读理解我最多只能拿到6分,处于不及格的边缘,看上去略显尴尬”。而且,原文中有助于解答一道选择题的文段在选用时被删去了。他由此不禁发问:“挖了那么多‘坑’的考题究竟能不能很好地测出学生的阅读能力?”
而文章经常被选入语文试卷的知名作家周国平,最近更是专门出了一本书——《试卷中的周国平:对标准答案说不》,历数以自己文章为材料的55篇阅读试题,并附上了出题方的标准答案和作者本人的点评。当然,作者本人对自己的作品也并没有绝对的解释权,但打通作者与出题方之间这一堵墙的视角,还是相当有意思。
《对标准答案说不:试卷中的周国平》
作者:周国平
版本: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4月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守望的距离》、《善良·丰富·高贵》《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
总有一些题目令人无话可说
虽然有不少批评的话语,但周国平先生的态度总的来说相当温和——就像他长期以来的文风。他听到中学生向他抱怨说他的文章“把他们害苦了”,首先会检讨自己,“有些文章有概念化的毛病,品质不高,本不该被选中”;但如果是因为试题的原因,他认为还是“有必要检讨测试的方式”。
有一件事让他印象深刻:
有一回,一个初三女生拿给我一份试卷,是以我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为文本的测试,她让我自己做一下,然后按照标准答案打分,我得了69分。她十分得意,因为我比她分低,她还得了71分呢。当然不能说作者一定很理解自己的作品,但是,如果标准答案是作者自己也不容易猜中的,我们就有理由问:所谓标准答案的根据是什么?这种有标准答案的测试方式能否测出真实的理解能力?
在《试卷中的周国平》这本书中,他对很多试题做了具体的评析。比如《智慧的诞生》一文被作为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几位古希腊早期哲学家的故事和他们从寻求智慧中获得的快乐。
试卷上的第一题为:
1.下列对作品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错项给0分)
A.德谟克利特说,哪怕只找到一个原因的解释,也比做波斯王好。这句话表明早期哲学家热衷求知,蔑视权势。
B.阿基米德的临终话语“不要踩坏我的圆!”道出哲学家爱智慧胜过爱生命的精神追求。
C.苏格拉底的感慨“这里有多少东西是我用不着的!”道出哲学家对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艳羡。
D.“哲学的智慧被勾画成了一幅漫画”,采用明喻修辞,意在讽刺犬儒派哲学家歪曲哲学智慧的勾当。
E.“我从你外衣的破洞可以看穿你的虚荣心”,一针见血,辛辣地讽刺犬儒派哲学家以苦行来沽名钓誉的行径。
正确答案为C和D,“C项应是“鄙弃”而非“艳羡”;D项应是暗喻而非明喻”。可以说,两个选项都不需阅读原文即可作答。周国平本人的评注是:
第1题挑错,答案是C项:苏格拉底的感慨“这里有多少东西是我用不着的!”道出哲学家对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艳羡。错得这么赤裸裸,把学生都当笨宝宝了。
这样的选项可能是出于降低试卷难度的“送分题”,而类似的送分题还有——被选入河北省2012年 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的《中国人缺少什么?》,讲“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个严重弱点,就是重实用价值而轻精神价值”,然后讲王国维作为“几乎是惟一的一个例外”。
试题的第3题为:
3.下列表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指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个严重弱点,就是重实用价值而轻精神价值。而王国维是唯一的一个例外。
B.王国维认为,西方哲学才是纯粹的哲学,而这又是中国最缺少的,因此最需要从西方引进的正是纯粹的哲学。
C.王国维研究德国哲学最重要的成就不在某个枝节问题上,而是把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应用于《红楼梦》研究之类。
D.王国维认为,纯粹的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它具有最神圣、最尊贵的精神价值,而精神价值远高于实际价值。
正确答案是B。另外几项的问题分别是:A项文中是说“几乎唯一的一个例外”;C项文中是说,王国维研究德国哲学最重要的成就不是在于“某个枝节问题”,包括把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应用于《红楼梦》研究之类。D项文中是说“精神价值远高于实用价值”。
A没有提“几乎”,D把文中的“实用价值”改成了“实际价值”。周国平说:“设小小的陷阱,玩小小的计谋,多么无聊,这是在测试语文水平吗?”而这样的文字陷阱,凡是从试卷中考过来的我们,都不算太陌生。
习题和试卷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作者的意图,比不过出题人的意图
前文提到的《智慧的诞生》中一个选项的知识点是“明喻”与暗喻。这是非常常见的出题思路——在阅读题中,考察学生按规定应掌握的语法知识。但其实跟作为阅读材料的文章本身,关系非常小。
这篇文章还有一道主观题——
本文是一篇以说理为主的文化散文,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哲理,读来却饶有情趣,试对文章的趣味性加以探究。(8分)
对这道分值高达8分的题目,周国平的评注是:
“试对文章的趣味性加以探究”,这是一件多么无趣的工作,看到这个题目,哪个学生会不暗暗叫苦?参考答案说了一大堆话,除了“讲述故事”这一点外,其他都比较空洞。
再像书中的另一篇文章《爱与孤独》,这篇文章被引用在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中文章不长,全文如下:
爱和孤独是人生最美丽的两支曲子,两者缺一不可。无爱的心灵不会体味孤独,未曾体味过孤独的人也不可能懂得爱。由于怀着爱的希望,孤独才是可以忍受的,甚至是甜蜜的。
不止一位先贤指出,一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他没有机会向人讲述,他就决不会感到快乐。人终究是离不开同类的。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绝非真正的快乐,而一个无人分担的痛苦则是最可怕的痛苦。所谓分享和分担,未必要有人在场。但至少要有人知道。永远没有人知道,绝对的孤独,痛苦便会成为绝望,而快乐——同样也会变成绝望!
交往为人性所必需,为人生之常态,而它的分寸却不好掌握。帕斯卡尔说:“我们由于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们也由于交往而败坏着精神和感情。”我相信,前~种交往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它是马丁·布伯所说的那种“我与你”的相遇,既充满爱,又尊重孤独;相反,后一种交往则是熙熙攘攘的利害交易,它如同尼采所形容的“市场”,既亵渎了爱,又羞辱了孤独。
相遇是人生莫大的幸运,在此时刻,两颗灵魂仿佛同时认出了对方,惊喜地喊出:“是你!”人一生中只要有过这个时刻,爱和孤独便都有了着落。
1.本文第③自然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内容?(3分)
2.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第1题的答案是:(3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论证了交往分寸的难于把握(要正确把握交往的分寸)。
周国平的评注是:我承认我答不出,不知道“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这两个术语。
网上很容易找到周国平《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ppt。
更有些题目,虽然出在了语文试卷上,却让人恍惚以为是在政治课的考场。被选用做江西省宜春市某学校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人教版语文月考试题的《人生寓言(节选)》,有一道题目为:
这三则寓言体现了当今社会流行的一个主旋律,是什么主旋律呢?
答案是:提高全民幸福指数,不仅是指物质生活的富足,重要的是精神生活的豁达。
周国平坦言,看到这题,令他“一愣”,“我没想到这三则寓言竟体现了当今社会流行的一个主旋律,并且想不出是什么主旋律,看了参考答案,仍是困惑”。
有些文章,不知道为何如此选用
刚刚提及的这篇《爱与孤独》,第2题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万万没想到,作者周国平表示:
第2题,我也答不出。这篇短文是出题人摘取我的四则随感拼成的,表达了不同论点,很难说有一个中心论点。如果我出题,会让学生谈自己对孤独和爱的关系的理解。
——不知这样的阅读材料是从哪里引用得来?是出题人的拼合,还是先经他人拼合后被出题人选用?可以说,这是一篇虚假的材料,即便看似完整和连贯,在此基础上考察“中心论点”也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的情况还有。比如《幸福的哲学》一篇,被选用为2014年高考辽宁卷语文试题。
2014年高考辽宁卷语文试题
但周国平印象中自己没有写过这篇文章:
本文可能摘自作者的某个讲座,文字表达粗糙,不宜作为试卷。
虽然这道阅读理解属于“I卷”,只有三道以“不符合原文意思”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的形式命题的选择题,文章文字表达如何并不影响作答,但为口头表达服务的讲座稿和真正用于书面阅读的文章毕竟不同,以此作为阅读材料又是何故?书中被作者判断为摘自讲座稿的篇目还有不止一篇——讲座体更讲究条分缕析、逻辑清晰简明,也许是容易被选入的原因?
至于在原文的基础上做删减和摘选,当然更是出题人常见的手法。
这样考阅读,真的是考“阅读”吗?
仅以周国平一人的作品作为考察语文试卷阅读题的切入点,并不全面。而且,周国平一直是语文课本和语文试卷相当喜爱的作者,这件事本身也同样值得思考。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周国平大量写作的哲思散文就风靡一时、流传极广。他作品的主题关于心灵、文化、自我,这正扣准了那个年代大众读者新萌生出的需求。时至今日,这样的写作主题开始受到反思,甚至被不少人认为是缺少现实意义的“心灵鸡汤”,但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无论是作为阅读材料还是作为作文范本,这种篇幅精短、文辞较为优美的哲理散文都仍然占据主流。所以,即便是上文所引用的仅为考察基本信息提取能力的选择题,也还是选择了哲理散文作为材料,这体现出的是中小学阅读文本的窄化和单一。
但它又像是冰山一角,揭示出的问题具备相当的共性。现代文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试卷中仅次于作文的主要题目。但其考察的要点,相当一部分并不关于所阅读的文章本身。比如上文所引用的关于“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的题目设置,以及关于“明喻”“暗喻”的知识点,都是将文章中的片段拆解出来,用于考察学生按照规定应掌握的知识点。这样的题目,对于长期接受课堂和作业训练的学生,难度也许并不高。但问题在于:这应该是“阅读”题的意义吗?
掌握一定的考试技巧,就可以从题目出发,返回原文去“找”答案。文本本身在这样的出题与解题的过程中,是支离破碎的。钱理群在书中曾提及,叶圣陶先生上世纪60年代在福建讲学时提出:“不要抽出而讲之”,就是“不要抽出课文中之政治道理而讲之”,“不要把作品化为文学方面之若干概念与术语而讲之”。因为语文课是“心灵的学科”,文从心出,心在文中。“我们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形式主义的东西,说难听点,就是各种各样的‘表演’。恰好这种‘表演’使学生不能直面文本。……现在很多学生,你一篇文章讲完了,他还没有完整地读过一遍”。
《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
作者:钱理群
版本: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而多数阅读理解题的基本命题思路,即是“抽出而讲之”,将文本拆开,将阅读搁置,一切为计算得分点服务。学生真正的阅读与思考能力一旦超出标准答案的范围,反而难以得分。
周国平在书中一直温和地表示,自己喜欢的题目是开放式的、能够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与心灵积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这样的题目在实际的试卷中少之又少。“能够按照标准答案回答出这些要点就算是理解了文本,这是现行语文测试的一个基本模式,我认为它不但把理解简单化了,而且阻碍了真正的理解”。
近十几年来,关于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已经听到过各种各样的声音、各种各样的努力,但是改变似乎还是只能寄希望于将来,寄希望于更多人的努力。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cw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