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标题: 气功真伪与否的六大检验标准 [打印本页]
作者: 蒋成博 时间: 2016-5-29 08:58
标题: 气功真伪与否的六大检验标准
气功真伪与否的六大检验标准
蒋成博
气功的发展经历了一波三折,从1915年《少林拳术秘诀》气功概念初具雏形到现在,主要出现过以下五种不同的气功概念:①1915年以后,以《少林拳术秘诀》一书气功“养气和练气”说为代表的武术气功概念;②20世纪50——60年代期间,以刘贵珍为代表,盛行一时的呼吸气功概念;③20世纪70——80年代以后,气功界通行使用的心身锻炼气功概念;④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气功界流传最广泛的三调气功概念;⑤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以张洪林教授为代表的生理心理气功概念。可惜的是,国人对气功的认识,至今尚未达成共识。究其原因,在于缺乏一个统一的气功科学与否的检验标准。鉴于此,笔者总结、归纳出一套检验气功真伪与否的六大标准(简称“六大检验标准”),今分享于下:
气功学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气文化精华的集中反映。在这种厚重传统文化历史背景和环境下,本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立足中国传统气文化、传统气功、养生技艺,以及系统科学、传统和现代医学、现代符号学、心理学、神经语言学(NLP)等多学科知识与技能,我们构建了一套以人——气符号互动循环修炼思想、方法和应用实践为基础的符号气功体系,以便使气功学在忠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吸取传统气文化的精华,把传统气功从“术”——前科学的层面,提升到“学”——科学哲学的高度。任何不能浓缩中国传统气文化精华的“气功”,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气功。
二、保持中国传统气功本义。
气功学研究证明,一门气功学科或学派,如果不能真实地反映中国传统气功本义,都算不上一门真正的气功学。由此,我们从气字本身的综合分析、探讨出发,把中国传统的气文化、传统气功、养生和医学、现代医学、系统科学、心理学、管理学、符号学等多学科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建立了一门以中国古代传统的人——气符号互动循环修炼思想、方法和应用实践为中心,带有传统气文化本体论特点的符号气功历史、概念、思想、方法和实践体系,以保持中国传统气功的本义所在。
三、原逆命题必须同时成立。
在数理逻辑学中,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外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就得到它的逆命题,所以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一个命题,只有在原逆命题同时成立的情况下,才是完美可信的。
气功学中的各个命题同理。例如我们说“气功是一门自我心身锻炼的理论与方法。”它的逆命题“一门自我心身锻炼的理论与方法是气功”吗?我们说“气功是一门调身、调息、调心融为一体的锻炼技能。”它的逆命题“一门调身、调息、调心融为一体的锻炼技能是气功”吗?显而易见,它们的逆命题都是不成立的。如果我们说“气功是一门气的综合修炼技艺”,它的逆命题“一门气的综合修炼技艺即气功”则是成立的。于是,我们建立了原逆命题同时成立的符号气功概念、思想、方法和实践体系。
四、科学、合理、正确的方法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方法论是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支配下,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这决定了每一门学科或学派都有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方法论体系,包括发展简史、思想理论、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的相应方法,以确保本学科或学派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说:“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为重要。”
科学、合理、正确的方法论是“做正确的事”所不可缺少的必要前提,以及一门学科历史、概念、思想、方法和实践体系大厦坚实的方法论基石。否则,是难以发展成一门真正的科学体系的。
气功的方法论,建立在传统气文化、管理学、逻辑学、符号学等多学科基础上,它以整体、系统的人——气符号互动循环修炼为基本模式,采取内省分析、文献分析、实验分析、符号分析、坐标(量表)分析及系统分析等综合方式,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探讨。其中符号分析法和坐标(量表)分析法把整个气功活动纳入符号和坐标分析的范畴,形成气功历史、概念、思想、方法、研究、实践等内容一体化综合分析框架,以便科学、合理、恰当地诠释气功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成为气功研究、教学和实践活动的有效指导方法。
五、经得起科学实验的检验。
现代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践一再告诉我们,任何一门具有科学意义的学科或学派,都必须无条件地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科学实验的反复检验或验证。凡是不能接受科学实验的重复检验,或者宣称现代科学技术水平无法解释的东西,都或多或少带有非科学、神秘主义或伪科学的色彩。
美国实用主义和当代社会心理学创始人之一乔治·赫伯特·米德在《心灵、自我和社会》一书中说:“科学方法是这样一种方法——个体可以运用它陈述其评论,提出其结论,并且使之接受共同的检验。”故任何经不起科学实验反复检验的东西,都只能停留前科学、非科学或伪科学的水平,而难以上升到科学的高度。传统气功概念、思想、方法和实践体系的建立过程同理。
六、经得起应用实践的检验。
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一贯强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此衡量一门学科或学派的科学与否。任何经不起实践检验的学科或学派都是站不住脚的。
传统气功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显著作用,是我国历朝历代一批又一批气功、养生、练功家集体实践智慧的结晶,因而经得起应用实践的反复检验。
立足上述“六大检验标准”,我们总结、归纳古今气功养生发展简史、概念、思想、方法和应用实践资料,融合多学科知识,把传统气功提升到人——气符号互动循环修炼的高度,奠定了我国传统气功科学化、现代化、大众化的坚实基础。
我们明确提出“气是一个具有系统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气功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形态效应是人——气符号互动循环作用的必然结果”的论断,把气功定义为一门以中国传统的气文化为基础,以“气”为标志,以人——气符号互动循环修炼为基本模式的综合修炼功夫。
通俗地讲,气功是一门以调气(和气)——练气(呼吸)——运气(行气)——养气(正气)——发气(外气)——调气(和气)为主线的综合修炼功夫。简言之,它是一门气的综合修炼功夫。
练功者在科学、合理、正确、长期、反复的气功锻炼中,逐渐建立东汉哲学家王充《论衡》所说“人怀天地之气。天地之气,在形体之中”,东晋练功家葛弘《抱朴子》所说“人在气中,气在人中”以及南宋理学家朱熹“理在气中,气在理中”的人——气符号互动循环系统修炼模式,促使心身形协调一致,心理——生理——形态环节稳定,精气神充足,意气力合一,内外气机通畅,神经——体液——内分泌平衡,免疫力增强,正气勃发,充满活力,活出最佳状态。
从正负或正邪二气的角度来看,气功修炼的过程,是一个练功者不断培养正气,祛除邪气(负气),扶正祛邪的过程,即不断增强正能量——正气场,减少负能量——负气场,反复强化顶峰体验的顶峰修炼过程。
2010年3月28日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cw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