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新闻在网上引来热议,对朱女士拿着孩子手打回去的举动,赞成者和反对者都有不少。就我个人而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无法告诉孩子“打回去”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更不可能“以暴制暴”,给孩子带来一个错误的示范。有时候小孩之间的打闹,并不是像成年人想象得那么严重。小伙伴们前一秒还打得眼泪鼻涕横飞呢,后一秒又一起玩玩具了。我想最好的做法是告诉孩子们打人是不对的,动手者应该向被打的孩子道歉。如果涉事孩子的家长积极配合,事情就会圆满解决。但在无人主持公道,涉事家长也胡搅蛮缠,孩子还可能继续受到伤害的情况下,“打回去”也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当然,打人永远是不对的,但任由“肇事者”不受惩罚,反倒是老实孩子被欺负,这更是不对的。
在很多情况下,孩子之间的争执,需要家长和老师扮演“裁判”角色。但很多成年人却习惯于“和稀泥”的解决方式,动手打人的孩子没有得到惩罚,挨打的孩子也没有感受到公正。
其实,偶发的冲突永远不可避免,但在长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家长和老师却可以在发生冲突后第一时间站出来,阻止事态扩大的同时,教会孩子明辨是非,抓住机会教授孩子正确的处事方式。
长此以往,只要不是家长自己不讲道理,孩子自然会明白有成年人来公平地“奖优罚劣”。自己不必“以暴制暴”,便会越来越理性地面对冲突和争执。
(广州日报评论员 张涨)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cw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