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围绕着办理准生证、落户、买车、购房、拆迁、移民等问题,“假结婚”“假离婚”现象增多,甚至已经形成一条“利润丰厚”的产业链。“假离婚”现象折射出综合性社会问题,暴露了大量的制度漏洞。(6月20日《经济参考报》)
曾见过这样的报道:在一些地方,夫妻俩手拉着手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着实让人忍俊不禁。作为旁观者,难免摸不着头脑,匪夷所思的同时,更多的是发人深省,这样“明目张胆”的假离婚,当事人竟然没有一丝脸红心跳。而且,类似的荒唐作假事件并不少见,假婚现象已经呈现出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态势,这就需要我们加以重视,认真考量这一病态现象背后所暴露出来的本质问题。
当下,城市生活成本不断提高,普通百姓的压力也只增不减。特别是经济方面,首当其冲的就是买房问题,高涨的房价、严格的限购政策和大相径庭的贷款利率,让本已如此艰难的都市生活更加攻苦茹酸。于是乎,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有些人打起了“假婚”的如意算盘,试图突破政策束缚,获取不法的灰色利益。最常见的就是通过“假离婚”的方式规避限购政策、获得首付和利率优惠,还有在房屋拆迁补偿、民间借贷、结婚彩礼等方面,“假结婚”、“假离婚”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结婚是十分神圣的,常言道是人生之幸事,也是终身大事。本应是慎重的抉择,但却被如此草率随便地“结来又离去”,亵渎之心不敢恭维。“假婚”现象不仅淡薄了婚姻家庭观念,破坏了社会价值体系,而且还侵害了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增加了公共成本,更破坏了法律的严肃性,可谓危害重重。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央行出台规定,对区域离婚一年内的贷款人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从严防控信贷风险。通过提升“假离婚”购房的成本,使“假离婚”的人大幅减少。
解决“假婚”问题非一日之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循序渐进,通过联动多个部门加强监管,多个渠道加以防范,从而纠正这些本末倒置的错误思想,让投机牟利者没有空挡。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cw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