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标题: 男子22年前旅馆内杀4人 被捕时称我等你们到今天 [打印本页]
作者: 来碗泪流满面 时间: 2017-11-16 16:28
标题: 男子22年前旅馆内杀4人 被捕时称我等你们到今天
日前,记者前往湖州,探寻破案背后的故事。
集结!
今年6月初的一天,一场大雨过后,暑气顿消。
湖州环渚派出所内,陈红跃毫无征兆地接到一个电话。
撂下电话,他一言不发地掏出一根烟点上,狠狠地抽了几口。
他没想到,当了2年教导员后,又有机会重回刑侦一线。陈红跃的这次“回归”,正是和织里“1995·11·29”特大抢劫杀人案有关。
在过去的20多年里,这起案件始终久侦未破,在陈红跃心里如噩梦般如影随形。
所以,当在电话中得知湖州市公安局将再度重启这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州市第一悬案的侦破工作并请他加入时,他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这可能是我的最后一次破案机会了”。
今年3月才刚退居二线的宋荣根,有着和陈红跃同样的想法。
案发时,宋荣根是湖州刑侦支队重案中队副中队长,正是踌躇满志之时,这起案子无疑给了他“当头一棒”。
多年后,一谈起这起案子,他满头银发下凌厉的目光从未改变:“谁破都一样,但总归要破,该给死者家属一个交代了。”
而湖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政委严关炳的心里,还惦记着向另一个人作出交代,那就是曾分管此案的湖州市公安局原副局长李纲。
2008年,李纲在弥留之际把严关炳等人叫到病床边,说“此案不破终身遗憾”。
每当想起李局长的这句临终遗言,严关炳总会心头一紧。
严关炳、陈红跃、宋荣根都是当年参与追捕凶手的民警,对于22年后的这次再度重启侦破,三人翘首以待。
给他们以信心的,不仅有现代刑侦技术的发展,更有湖州市委常委、公安局长夏文星的睿智和魄力。
“这个案子最关键的难点,还是在于它毕竟沉积了22年。这22年里,我们没有任何新线索,未接到任何人反映或举报,还没能在其他案件中串并。凶手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夏文星十分清楚,再次启动,就意味着要承担更多风险,甚至可能是作出无用的追查,但他心意已决。
在夏文星看来,侦破命案是“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内在要求,是公安机关的天职,“发生了命案,我们并非要求当天破、限期破,以防发生冤假错案。但必须始终盯住不忘、盯住不放,做到一日不破一日不罢休、一日不收兵。只要有信心,我相信一定能早日破案!”
专案组成立后,夏文星亲自担任组长,躬体力行全力开展侦破工作,其他2名副局长、2名分局局长任副组长。
那些被“召回”的共事者二话不说便投入工作,大家的目标十分明确:“伸张正义,将凶手绳之以法”。
闪回
现年55岁的严关炳是一流的痕迹鉴定专家,10年前,他撰写出版了《皮革品痕迹检验》一书,书中探讨、研究皮革固有特征,解决皮革品痕迹认定问题从而帮助破案的理念放到现在都属于前卫。
但他觉得最可惜的,是这一研究未能运用到织里这起命案上。
严关炳的办公室抽屉里,始终保存着几张照片,拍摄的是和织里命案有关的重要物证——指纹、鞋印、毛巾等。
这些年来,他时常会把这些照片和办案笔记拿出来复习一遍,当年的现场画面一直清晰地印刻在他脑海里。
1995年12月29日早上7点45分左右,警报声划破织里镇晟舍村的上空。
环渚派出所接到闵记饭店旅馆服务员的报警,说老板闵某生、老板娘钱某英、老板孙子闵某及旅客于某峰等4人被残忍杀害。
当时,作为在湖州市公安局吴兴区分局工作刚满1年的侦查员,陈红跃是第一批进入现场的刑警之一。
“碰到这么一个大案,心里非常震惊。”
重启记忆,陈红跃最难忘记的,除了那天扫过脸庞的嗖嗖寒风,更有那股浓郁的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案发地在晟舍闹市一栋三层旅馆的2楼。
旅馆203房间内,身材魁梧的山东商人于某峰仅着内裤卧倒在床上,头部受重创后喷溅到墙上的血迹触目惊心。
房间的另一张床上,旅馆老板闵某生被反绑住双手,嘴里塞了一块毛巾。
隔壁的202房间里,老板娘钱某英半坐半卧,同睡一床的12岁孙子身上还盖着被子。
4个人的头部都被钝器狠狠砸过。
在刑事侦查一线奋斗已十余年的严关炳看到这样的情景,还是表现出了自己的专业与沉稳,他立即戴上口罩和手套,打开工具箱开始收集物证。
当天,包括指纹、鞋印、毛巾等在内的大量痕迹物证都被提取到了。
通过地毯式的调查走访,警方认定11月28日和29日在这家旅店住宿的2名男性旅客有重大作案嫌疑,两人为钱财临时起意杀人的意图十分明显。
但对于“作案者是否是惯犯”这个问题,大家各执一词,未有定论。
“不管两人有没有前科,现场物证齐全,见过2个凶手的目击者众多,我们当时对破案信心十足。”严关炳说道。
停滞
案发后的72个小时,被普遍认为是侦破的黄金时间,命案在黄金时间内侦破几率高,超过黄金时间侦破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所以,在“1995·11·29”特大抢劫杀人案发生的72个小时后,宋荣根突然意识到,这场仗可能要一直打下去了。
让宋荣根产生这种感觉的最直接原因,是2名凶手各种信息的缺失。
在信息技术尚未普及的上世纪90年代,监控是个稀缺品,而这家旅馆也没有严格执行住宿登记制度,2名嫌疑人姓甚名谁根本无从得知。
“多方询问,除了了解到两人的身高、体态,以及操一口安徽皖南口音外,警方再也无法得到更多信息。”
此外,两人行动轨迹的残缺也令他至今耿耿于怀,“虽然我们出动了许多人,但那2人在案发前有2个半天的行动轨迹始终缺失。如果补上,说不定这案子当时就破了。”
半个月后,更大范围的排查工作启动。
警方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去皖南地区比对指纹,一路去调查现场留下的鞋印来源。
“刑事案件高发,技术却没有跟上,那真是刑侦工作最艰难的年代。”
陈红跃推了推眼镜感慨万千地回忆,那时指纹比对全靠肉眼识别,一个地方的指纹库通常就是一摞白底黑纹的卡片。
当时尚无太多痕迹鉴定经验的陈红跃被分到这一组后,几乎跑遍了皖南的每一个县,日复一日地翻卡片对指纹,“工作如大海捞针般枯燥乏味,最后比对到人都傻了”。
但直到最后,现场指纹都印刻在陈红跃脑海中了,凶手也没有浮出水面。直到破案后,陈红跃恍然大悟:“这两名犯罪嫌疑人压根没有前科劣迹,指纹库里自然没有他们的指纹。”
另一头,负责调查鞋印来源的严关炳这组也陷入了僵局。
尽管经过苦苦调查,他追踪到嫌疑人身穿的鞋产自江苏昆山一家韩国独资企业,但由于这家企业人员流动频繁,并且鞋印的拥有者不一定就是鞋厂的员工,这条被寄予厚望的线索最终也断了。
为了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真凶,22年来,湖州市公安局历经5任局长,却从未停止对此案的侦查。
办案民警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有时候即便没有确切线索也要去看一看。
“警察不是神仙,遇到这样的情形,大家心里都不好受。”
因为这起命案,对于宋荣根来说,过年都成了一种折磨,“就这样扳着手指算,凶手比被害人又多活了一年。我常想,都这么多年了,他们也够本了吧?”
转机
今年6月,湖州公安全面部署开展“除毒瘤,净土壤”严打整治专项行动暨“侦查破案大会战、基础防控大比拼、信息应用大练兵”活动,当月中旬,湖州警方再次抽调刑侦技术人员和专家组成专案组,并下设重要线索查证组、物证搜集检验组、大数据后台支援组、重点地区调查组等,对织里命案发起新一轮的冲刺。
侦办期间,专案组放弃大量休息时间,先后奔赴江、浙、沪、皖等15个周边省份搜集证据,共入户调查600余户,走访排摸2000余人。
“局长挂帅,全局上下拧成一股绳,局里甚至把最好的车子配给了专案组。”宋荣根说。
时隔多年,公安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以及大数据应用有了迅猛发展。
此前,沉积近30年的甘肃白银案告破,侦破此案的核心关键——Y-DNA染色体检验技术也随之进入大众的视野。
利用新科技手段对原有生物物证进行再利用,同样成为侦破织里命案的主攻方向之一。
潘振洋和徐志成都是法医出生,并同为专案组的常驻民警。
据潘振洋介绍,传统的办案模式是将现场提取的DNA数据与犯罪嫌疑人进行比对,“但这种模式要有两个前提,一是罪犯在现场留下了DNA数据,二是需要提取到嫌疑人的数据”。
织里命案现场虽然留下了DNA数据,但无法找到嫌疑人的数据,因而一直无法破案。
“现在通过Y染色体的检验技术,可以初步锁定嫌疑人家族姓氏及地域分布等,极大缩小了侦查范围。”
徐志成解释说,这就像你找到一片树叶后去寻找它的树干,再通过树干去寻找另一片树叶,“听上去很简单,实际操作却不容易”。
好在,当年现场可能留有凶手唾液的26枚烟头被原原本本地保留了下来。
那段时间,潘振洋和徐志成起早摸黑,全天都泡在实验室里,10天以后,10个人的DNA被检测出来。
在重新走访一遍当年在场的无关人员后,终于排查出了2名犯罪嫌疑人。
而恰好这两人的烟头中,都包含了产自安徽芜湖的“盛唐牌”香烟,这一信息,正和警方判断凶手是皖南人相对应。
在多方努力下,通过复杂的DNA家系比对,安徽芜湖南陵县的刘姓一族浮现了出来,这让大伙儿兴奋不已。
“破案就怕没有明确的范围,一旦范围确定了,那么离破案也不远了!”陈红跃说。
今年七八月,正是最热的时候,冒着酷暑,陈红跃汗流浃背地跑遍了南陵刘氏家族的聚居之地。
陈红跃排查1个多月后,将包围圈越缩越小,名单上最终只剩下了最后3人:一个是1980年就在乡政府任职的领导,一个是从美国留学归国的高材生,还有一个是在南陵当地小有名气的农民作家刘某彪。
这3个人看着都不像凶手,陈红跃和同事做好了扩大搜索范围的准备。
真相
3人中,刘某彪相对容易找一些。
8月8日正午,陈红跃先给刘某彪打了个电话,假借调查刘氏家族迁徙之名,需要去刘某彪家中采血。
陈红跃和严关炳赶到他家门口时,刘某彪已站在门口等待,“一副很欢迎的样子”。
采血过程非常顺利,刘某彪全程都表现得相当坦然。
前期走访中,陈红跃已经了解到,刘某彪高中毕业后就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如今是中国作协会员,还办过影展,在当地是非常正面的人物。
他小声对严关炳嘀咕:“估计搞错了。”
但两人还是一致同意让司机先跑一趟,把血样送回湖州化验。
8月10日,徐志成在DNA实验室里将采集来的血卡打孔取样,再到超净工作台中操作DNA实验,最后放在基因测序仪上进行测序。
走到最后一步——和从现场烟蒂提取的DNA放在一起比对时,他一下子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模一样!
如同在暗房洗照片一般,“隐身”了22年的凶手刘某彪,在高科技“显影液”的作用下终于无所遁形,大白于天下。
8月11日凌晨1点,当刘某彪穿着条纹T恤和肥大短裤,坐在沙发上静静吸烟时,包括陈红跃在内的十余名警察冲进他家,给他戴上了手铐。
他未做任何抵抗,只说了一句“我在家里等你们,等到今天”。
5个小时后,另一名嫌疑人汪某明在上海浦东被抓获。
刘某彪
据刘某彪和汪某明交代,他们是南陵同乡,也是好朋友。
作案前,两人都缺钱,而汪某明曾在织里打过工,所以两人商量到织里来搞钱。
1995年11月28日,刘某彪和汪某明找到晟舍唯一的旅店——闵记饭店旅馆住下,先去街上物色目标,未果。
回旅馆后,两人对同房间的于某峰起了歹意,趁其入睡时行凶。
由于没有搜刮到多少钱财,他们转而以结账为名将老板骗至房间杀害,然后再进入202房间下毒手,就此制造了一起4人被害的惊天血案。
汪某明
刘某彪和汪某明落网后,陈红跃第一次有了轻松的感觉,他曾把自己最好的青春时光奉献给了这起案子,“现在,案子破了,我的职业生涯也完美了”。
而皱纹已悄然爬到眼角的宋荣根回想起来最多的,则是对家人的亏欠。
为了早日侦破这起命案,他常年出差加班,最长时1个多月不回家,妻儿的生活鲜少过问。
如今,儿子子承父业做了警察,他也退居二线,“今后,我终于有更多时间照顾家人,弥补曾经的缺憾了”。
22年后,压在湖州公安人心头的重石终于落了下来。
“再狡猾的狐狸,终究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严关炳说这句话时,眼中闪着光芒。
8月14日上午,被害人家属走进湖州市公安局送锦旗。
见到夏文星的那一刻,几个人“扑通”跪了下来,这一幕让包括夏文星在内的所有民警都红了眼圈。
“我们感到自豪,但也感到内疚。对于被害人家属来讲,这22年实在太过漫长。”
夏文星说,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湖州公安“防为主、防为上”的理念,在“防”上下大力气、做大文章,“通过我们‘想在前、做在前、忙在前’,切实增强人防、物防、技防、心防这些措施,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参与下,力争做到少发案、不发案。”
来源:浙江法制报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cw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