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标题: 电梯致死率1/4000万,你能放心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杨家将 时间: 2015-8-3 08:48
标题: 电梯致死率1/4000万,你能放心吗
二十年前,当生活在农村和小县城的我们第一次在大城市见到手扶电梯这种庞然大物时,心里充满了像慈禧太后初见火车时的那种恐惧——这个金属的东西居然会动!那些同样没怎么坐过电梯的大人,也会装出很懂的样子,教育我们电梯会如何把人卷进去,于是,孩子们每次上下电梯时,都是紧紧抓住扶手,小心翼翼地踟蹰良久。
当然,自从住惯了上海,这样的童真就完全给毁啦。截至2013年,上海的电梯(包括手扶式和升降式)数量已经超过17万台,成为全球电梯最多的城市。按照每年15%左右的增速,现在上海的电梯或许已经超过了20万台,以2500万常住人口计算,平均每125人就有一台电梯。即使这样,恐怕很多人还是没有亲眼见过一起电梯事故。
那么,电梯出事的概率到底有多大?
致死概率千万分之一
根据国家质监总局副局长梅克保的介绍,2014年底,全国在运行的电梯大概有360万台,而且每年还保持20%的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电梯最多的国家。考虑到农村居民使用电梯的频率较低,我们就以中国内地7.5亿城镇常住人口计算,平均每208人保有一台电梯。
《重庆时报》援引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相关部门负责人的介绍,2003年以来,电梯事故每年的起数和伤亡人数均比较平稳,去年,全国共发生49起电梯事故,死亡37人。
根据对事故的分析,在死亡的37人中,18人是电梯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其余是乘客。49起事故中,21起是违规使用造成,比如违规使用三角钥匙4起,死亡4人;电梯故障后,乘客应在轿厢里等待救援,但乘客违规扒开轿厢,9起事故死亡8人;由于设备本身造成的事故8起,多集中在制动器、扶梯驱动链条失效等。
也就是说,像荆州这样电梯本身存在质量问题,乘客没有过错的事故,是极为罕见的。
由于难以掌握人们乘坐电梯的精细数据,我们只能粗略地估算遇到电梯事故的概率。排除掉经常接触电梯的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电梯事故造成的死亡数量每年约为19人,以中国内地13.7亿人口来计算,每年致死概率仅为7200万分之一;即使以7.5亿城镇常住人口计算,概率也不到4000万分之一。作为对比,全球商业航空的乘客死亡率大约是5000万分之一。
如果换一种计算方法,假设一年中发生事故的电梯都是不同的,那么49台出事电梯仅占总数的0.00136%,平均到每一天,发生事故的概率为0.0000037%,大约2700万分之一。
维修人员紧缺存隐患
虽说造成严重损失的事故极少,但为什么你的朋友圈常常被电梯事故刷屏?这也不仅仅是现代传播工具的功劳。数据显示,大大小小的电梯故障,每天也确实发生了不少,只不过或许因为没有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未纳入上述事故统计。
在公开报道中,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上半年在11个城市建成运行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共覆盖了53万台在用电梯。根据平台信息,总计处置故障23000多起,平均每天解救乘客120多人。
这53万台电梯,仅占全国电梯总数的15%。而按常理推断,应急平台覆盖的11个城市应该主要是一二线发达城市,这些城市的电梯保养应该是相对规范的。
我们都知道,对于电梯这样的装备,出厂质量很重要,但保养才是防止事故的主要因素。国家法律规定,电梯必须每15天就进行一次检测。那么,中国电梯保养的现状究竟如何?
还是以上海这样的发达城市为例,据2013年数据,上海电梯保有量超过17万台,而有资质的维保人员不足5000人,以每次维保三人一组计算,每组一年要照顾超百台电梯;如果每台电梯每年维保24次,每次维保两小时,每组要365天每天不间断地工作13个小时,可见维保人员缺口之大。
人少,竞争却很激烈。上海电梯协会办公室主任秦炯介绍,上海的电梯维保单位在300家左右。按照3个梯队来分,其中三分之一是整机厂家自己的维保团队,这样的企业十到二十家左右;其次是大型社会维保单位,保养台数在1000台以上的达到30家左右,也同样消化了市场的1/3;而剩下的5-6万台电梯,则被250家中小维保企业瓜分。在目前维保企业入场门槛不高的情况下,良莠不齐的情况开始显现。
据《经济日报》报道,福建一个维保公司老板告诉记者,在福建省,中小公司恶意竞价的现象非常严重,“比如10层以下的楼宇,单台电梯的年保费指导价在3500元左右,一些小公司350元都在抢单。”
代工模式受到质疑
虽说电梯行业经过百年发展,产品质量已经有了严格控制,但并不排除一些小厂家的产品确实存在问题,比如这次荆州出事的申龙。
目前,三菱、日立、奥的斯等少数几家跨国大企业,垄断了全国80%以上的电梯市场,而这次发生事故的申龙FML08型电梯,在全国只有4648部。
位于苏州的申龙电梯创立于1992年,今年6月刚刚通过了证监会的IPO审批,不过当时就被曝出核心技术靠代工的问题。
据财经网此前报道,电梯最核心的技术主要集中在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这两方面,具体表现在曳引机和控制板,但是申龙电梯并不具备这两个技术产品的自制能力,而是依靠代工生产来解决,公司的自我表述是“外协加工。”
从某种意义上说,电梯行业也是整个中国制造的缩影。资料显示,1949年,中国共有电梯不超过2000台,改革开放前,国内电梯年均产量仅有数百台,直到90年代初整机市场基本为外资企业占领。
2000年以后,我国房地产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直接拉动电梯行业进入高速成长期。根据中国电梯协会的统计数据,2003年,我国电梯产量为8.44万台,到2013年我国电梯产量已经达到62.5万台,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2.17%。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梯整机产品已由90年代初市场份额不足3%,迅速上升到45%,并出口到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不管是电梯整机制造,还是后期维修服务,年轻的中国企业还有很多经验需要积累。这次的荆州事故中,中国电梯企业犯下了严重的错误,暴露在舆论的风暴中。年轻不是借口,一位同样年轻的母亲为保护孩子付出了生命代价,如何帮助生者坚强度过难关,考验着企业的诚意。同样,如何加强监督,帮助犯下错误的本土企业不断进步,也考验着政府和舆论的成熟。文/关仲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cw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