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精彩的段子,在光怪陆离的现实面前,恐怕都要自惭形秽。
“哎呦,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招牌怎么变成这样了?”近日,据当地媒体报道,在昆明巡津街盘龙江边,一些“老招牌”变了样,一心堂、周记面点、嘉华饼屋……近10家店铺的招牌清一色全是黑底白字。有网友直言,“这是要拍灵异大片?”“这样的‘灵异’店铺,我应该不会进门消费,看起来怕怕的!”
前有呼和浩特中英蒙三种文字的牌匾闹出“神翻译”的笑话,如今又有昆明街头上演“灵异大片”——“牌匾圈”还真是风格多样,各有各的“出位手段”。
据了解,换招牌的不只是巡津街,其他很多路段也都统一更换了招牌,只是背景颜色、字体字号略有不同。其中,环城西路30家店铺招牌被统一换成白底黑字。
看来“巡津街”只能“自认倒霉”,偏偏轮到自己的街道要搞“灵异风”。对此,当地城管局工作人员回应,主要是由于“单纯看设计图小样,和施工实际效果有很大差异”“接下来将根据实际逐步调整”。
一句“照片实物不符,会接着换”,便将工作失误搪塞过去,有些轻描淡写。要知道,这“灵异牌匾”一方连着生意受到影响的商户利益,一方连着被浪费的公共财产。
门头牌匾统一规划、设计,如今已经是很多城市提升市容市貌的“常规动作”,这无可厚非。为了减小阻力,很多地方都是政府出钱给商户免费更换,此次昆明的换匾行动也不例外。
但问题在于,为了市容市貌政府统一规划门头牌匾可以,使用纳税人的钱来制作是否合理?纳税人的钱取之于民,自当用之于民,用纳税人共同的钱来服务民生是最好的利用,而用来制作招牌则多少有浪费之嫌。
“规划失误是最大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忌讳”——这句话不仅指宏观层面的城市规划问题,也适用于这一商一户的牌匾更换。打造“城市之美”最终不是为了应付检查,也不是制造形象工程,而是为了给市民创造更好的城市环境、为商户打造更具特色的商业氛围。像更换“灵异牌匾”这类不接地气的操作,最终只能劳民伤财,让旁人看了笑话。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cw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