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
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
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
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谁,扶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
谁,唤我之心,掩我一生凌轹;
谁,弃我而去,留我一世独殇;
这首诗到底是不是仓央嘉措的原作,现在大家争议很大,但是不管怎么说,文字优美极了。
用多少美人和香草,
才能驯服一颗狂野的心。
这肯定是仓央嘉措的诗句,也是我最喜欢的,但是,我念的时候,会改了两个字,用啤酒替换香草: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太美了,令人浑身起鸡皮疙瘩,不过是不是他的作品,也有争议,但是可以很肯定的说,下面这首诗,绝对是仓央嘉措写的:
“在那东方的山顶,
升起皎洁的明月
年轻姑娘的面容,
渐渐浮现在我的心上
黄昏去会情人,
黎明大雪飞扬,
莫说瞒与不瞒,
脚印已留雪上
守门的狗儿,
你比人还机灵,
别说我黄昏出去,
别说我拂晓才归
人家说我的闲话,
自以为说得不差,
少年的我轻盈步履,
曾走过女店主家
常想活佛面孔
从不展现眼前,
没想情人容颜
时时映在心中。
住在布达拉宫,
我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
住在山下拉萨,
我是浪子宕桑旺波。”
读毕让人赞不绝口,仿佛齿有余香,作者的才气横溢,令人钦佩。这首诗,我在原翻译的基础上,修改了几个字,念着更通顺一点,但是不影响原意。
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望着宁静的青海湖水,看着湖面上纷飞的水鸟,念出了他最后的幻想:
“苍鹭啊,能不能把你白色的翅膀借给我,让我展翅高飞。”
不好意思,最后这句也是我翻译的,我觉得以前的那个翻译,不太准确,也不够优美,所以我改了几个字,但是意思是一样的。
就在他念完了这句诗以后,两个手持着白色哈达,目光阴冷的蒙古兵靠近了他,他知道,他们不是要把哈达献给他,而是为了勒死他的。
仓央嘉措的名字,在藏语里,就是音律之海的意思,如果换在其他年代,他也许会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永远被人铭记,但是,他生在了一个错误的时代。
当康熙大帝在外蒙古,击败了准噶尔的噶尔丹的时候,他从俘虏那里得到了一个消息,就是达赖喇嘛五世已死,但是执政的西藏摄政大臣(藏语叫弟巴)桑杰嘉措,密不发丧,居然没有把五世达赖喇嘛的的转世灵童,立为新一代的达赖喇嘛后,康熙勃然大怒,他为什么会生气呢?
这要从蒙古和藏传佛教的关系说起, 自从元代的开国皇帝忽必烈,聘请西藏的八思巴活佛,作为元朝的国师以后,藏传佛教就被传入了蒙古诸部落。
不过,一开始的时候,除了蒙古的一些有文化的上层贵族,喜欢佛教中那些深邃的哲理以外,普通的蒙古人,对藏传佛教并不感兴趣。
因为对绝大多数的蒙古人来说,他们信守的生存法则,就是最标准的达尔文主义,适者生存,弱肉强食。
就像成吉思汗说的一样:“人生的最大快乐,就是杀死他的敌人,把他们的妻女拢入怀中。”
所以,对于普通的蒙古人来说,如果一个活佛对他说,假如有人打他的左脸,还让他把右脸也伸给对方打,有人吐他一把唾沫,不生气,也不擦,挂在脸上,等它自己干,你觉得他们会有什么反应?
对于那些怀有成吉思汗一样的梦想,天天指望着,到哪去抢一把的蒙古人来说,只能把你当成一个疯子,可能你还没有伸手打他,他早就琢磨着把你给砍了。
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除了可以娶妻生子的藏传佛教噶举派,勉强可以让蒙古的上层贵族接受以外,其他的,大家实在是没有什么兴趣。
插一句话,现在北京的饭桌酒局上,如果没有那些穿着红衣服,戴着红帽子的喇嘛们,就会被认为档次不够,这些红衣喇嘛,他们就是噶举派。
这种需求,导致原产地之一的四川藏区,产生了一项新的脱贫致富产业,所有的牧民们,只要会念几句经,普通话说的标准,都变成了活佛,飞去了北京,给达官贵人们,去当人生导师了。
每年从北京汇来的巨额款项,极大的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于是各种活佛速成班,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出现,这也算是奇事一桩吧。
书归正传,这种情况,一直到了明朝嘉靖年间,才发生了变化。
漠南蒙古的俺答汗击败了漠西蒙古,占领了青海和西北河套一带以后,团团围住了中原,成功的逼迫明朝和蒙古开始通商,结束了蒙古和明朝之间200多年的战争,被明朝封为顺义王。
虽然创造了和平局面,征服了诸多的蒙古部落,但是俺答汗的神经,一刻也不敢放松,他深知蒙古人的生存法则,只要一旦有一天,他开始变老变弱,立刻就有人,会来挑战他的权威。
所以他就想,能不能让其他的蒙古部落,不要一天到晚,老是虎视眈眈的盯着他,让他寝食难安,而是能眼神温柔得像小绵羊一样,全体都进入了佛系,那该多好。
于是,他决定和藏传佛教的黄教结盟,尊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索南嘉措为达赖喇嘛,达赖,就是蒙古语里大海的意思。
索南嘉措接受了这个头衔以后,又把自己的两代老师,追封为达赖喇嘛,他自己就成了三世达赖喇嘛。
由此可见,达赖喇嘛这个称号,从来都不是来自于宗教权威的,而是世俗政府给予的。
于是俺答汗把他们请进了蒙古,又在呼和浩特建立了城市,然后在周围,广修喇嘛庙,开始设法让蒙古人,从苍狼般的凶猛,变成绵羊般的柔顺。
他的努力终于起到了作用,作为回报,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说他是成吉思汗的转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挑战他的权威了,他终于心平气和的躺在床上,高高兴兴的老死了,对于那个时候的蒙古人来说,这可真不容易啊。
有了这个先例,以后的蒙古部落首领们,于是纷纷向俺答汗学习,去找后世的达赖喇嘛们,说说自己是谁的转世,一定要够伟大够光荣,不然就不好意思在江湖上混。
甚至连我们前面提到过的那个土尔扈特部,即使跑到了遥远的伏尔加河,新汗登基以后,也得派一个上万人的使团,带着丰厚的礼物,去拉萨找达赖喇嘛,给自己相个面,说说自己,长得像令狐冲还是岳不群。
当然,要想达赖喇嘛说你好话,送礼是必不可少的,可是你送别人也送,万一你送的不够多,一旦那一天,达赖喇嘛说你不是裘千仞,而是裘千丈,那你可能就有灭顶之灾了。
就比如五世达赖喇嘛和四世班禅,受到了藏巴汗支持的噶举派,就是那些戴着红帽子的僧人排挤,躲到了西藏山南地区,过得很憋屈,因此,他就发了一个朋友圈,宣布谁来帮我出口气,我就给他相个好命。
于是,和硕特部的固始汗,立刻跳了出来,千里迢迢的从新疆打到青海,最后一直攻到了拉萨,消灭了所有达赖喇嘛看不惯的人。
然后帮五世达赖喇嘛修了布达拉宫,又给四世班禅找了一块好地方,于是被他俩大大的点了一个赞,立刻就成了当时牛逼轰轰的人物。
这么一来,西藏就落入了固始汗的囊中,他倒是爽了,其他的蒙古王公,也就越来越不放心了,生怕哪天,达赖喇嘛也叫别人来找自己出气。
所以,就有那么一些蒙古部落的首领,干脆直接把自己的儿子送去,给达赖喇嘛当徒弟,早点培养感情。
就像康熙后来的对手,准格尔的噶尔丹,很小的时候,就被他的父亲,送去给达赖喇嘛当徒弟,为的就是确保自己的后代,能够根红苗正。
所以,后来准噶尔发生内乱以后,噶尔丹经过五世达赖喇嘛的批准,回去夺权,就凭着他是达赖喇嘛徒弟的身份,轻松的获得了众多蒙古人的支持,掌握了漠西蒙古的控制权。
不要说蒙古人了,就连那些信奉伊斯兰教的,号称默罕默德子孙的和卓们,都要向达赖喇嘛低头。
前面我们说到的,那个喀什地区的“和卓”阿克巴霍加,因为斗不过叶尔羌汗国的察合台蒙古王室后裔,也千里迢迢的跑到了拉萨,请达赖喇嘛赏个脸,给准噶尔的噶尔丹写信,帮助他灭了叶尔羌汗国,扶自己上台,成为了准噶尔汗国的附庸。
所以说,谁控制了达赖喇嘛,谁就会在整个蒙古新疆和中亚地区获得话语权,所以,康熙听到,五世达赖喇嘛死了十多年,他的私生子,西藏摄政大臣桑结嘉措居然秘不发丧,以达赖五世的名义招摇撞骗,立刻就勃然大怒。
因为五世达赖喇嘛,是一个识时务的人,清朝初定中原以后,他应顺治皇帝的邀请,率领三千人,来北京朝觐,所以康熙相信他,不会干出什么出格的事。
但是五世达赖喇嘛的私生子桑结嘉措,胆敢秘不发丧,显然有所图谋,威胁到了清政府,对整个蒙古地区的控制,特别是已经纳入清朝版图的内蒙古和外蒙古,所以康熙绝对不能容忍。
于是康熙立刻写信给达赖五世的私生子,威胁要御驾亲征来讨伐他,桑结嘉措慌了,赶紧给康熙写信道歉,但是他又耍了一个小诡计,没有和康熙商量,擅自立了一个14岁的,没有背景的农村孩子仓央嘉措,作为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
康熙对此虽耿耿于怀,但是也有点有心无力,毕竟远征西藏,不是说说那么简单,而且他必须时刻小心提防,蒙古准噶尔部背后暗算,所以他选择了息事宁人,接受了这个结果。
既然达赖喇嘛这么重要,那么康熙为什么还是选择了接受既成事实?他不怕私生子出妖蛾子吗?
不怕,因为他还有一个盟友,就是在青海的蒙古和硕特部,他们有能力威慑西藏,让私生子和他的小达赖不敢乱来。
1701年,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的孙子,拉藏汗即位,被康熙皇帝,册封为翊法恭顺汗,1703年,他前往西藏,确保蒙古和硕特部,对西藏的控制权,保证达赖喇嘛说出的话,是大清帝国想听到的话。
但是他年轻气盛,一去就和达赖五世的私生子,发生了严重冲突,因为桑杰嘉措也是一个习惯于指手画脚,目中无人,野心勃勃的家伙,他想要独享西藏的控制权,宗教的话语权,两个人水火不容,他们之间的矛盾,越演越烈。
于是桑结嘉措,就想干掉拉藏汗,但是藏兵和蒙古兵之间的军事差距,实在是十万八千里,当初西藏的阿里地区试图闹独立,建立了拉达克王国,结果被蒙古的和硕特部,只派了2500名骑兵就给灭了,所以桑结嘉措手下的那点藏军,根本就不够拉藏汗手下的蒙古兵塞牙缝。
明的不行,就只有玩阴的了,桑结嘉措居然想出了一个下三滥的手段,给拉藏汗的饭里投毒,这也太没有水准了。
果然,被早有防范的拉藏汗及时发现,后果大家可想而知,桑结嘉措的脑袋搬家了。
于是,拉藏汗向康熙报告了这件事,早就对桑结嘉措,私自拥立六世达赖喇嘛不满的康熙,立刻命令拉藏汗,将六世达赖喇嘛械送北京。
这其实是一个暗示,康熙绝对不能容忍一个,不是自己选拔的达赖喇嘛,有朝一日,掌握格鲁派的最高宗教权威,威胁到大清帝国对蒙古的控制。
拉藏汗自然心领神会,于是,杰出的诗人,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卷入了一场不属于他的游戏,在青海湖边圆寂了。
“一个人要隐藏多少的秘密,
才能安然的度过一生。”
仓央嘉措一如既往的,念出了他优美的绝句,不过在这个舞台上,他是唯一一个没有秘密的人,他只是一个棋子。
于是,在大清王朝的许可下,拉藏汗另外选立了七世达赖喇嘛,这下,康熙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了,但是有人疯了。
准噶尔的策妄阿拉布坦,就是葛尔丹的侄子,现在轮到他睡不着觉了,他绝对不能接受这个结果,因为桑结嘉错是他的政治盟友,现在格鲁派的宗教控制权,落到了大清的手里,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而且这个时候,策妄阿拉布坦风头正劲,他向西征服了哈萨克汗国,向南征服了叶尔羌汗国,向北击败了俄罗斯人,挡住了他们前进的步伐,向东正虎视眈眈的图谋外蒙古,建立了强大的准噶尔汗国,正梦想着再次实现成吉思汗的伟业,恢复昔日的蒙古帝国。
而要完成这个梦想,就必须要有宗教上的配合,才能以此为手段,拉拢利诱清朝王室控制下的蒙古王公,所以他绝不能容忍,清廷控制西藏这个结果。
于是在1717年,他以送回拉藏汗的准格尔妻子和儿子为名,从喀什出兵,秘密翻越了人迹罕至的阿里地区,突然出现在了拉藏汗的面前,打了拉藏汗一个措手不及。
拉藏汗由于淬不及防,来不及调兵,一路被准噶尔的蒙古兵追着打,一直被追到拉萨,围在了布达拉宫里面,最后坚持不下去,突围的时候,被准噶尔的蒙古兵杀死,西藏又落入了准噶尔手中。
这下就又轮到康熙疯了,因为对他来说也是一样,西藏决不能落到准噶尔手里,否则那些已经归附大清的蒙古王公,就会心生异志!
他一刻都不能等,立刻从四川出兵,没想到被准噶尔击败,全军覆没。
但是不管付出多么大的代价,他都必须夺回西藏,1720年,他派出了清宫剧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十四子恂勤王胤禵挂帅亲征,率领清军和和硕特蒙古骑兵,用年羹尧为后应,终于击败了蒙古准噶尔部,夺回了西藏。
不过,这也到了帝国能力的极限了,他也不能把控制新疆和中亚的漠西蒙古怎么样,因为他之前虽然几次击败蒙古准噶尔部,但都是在蒙古境内,靠其他蒙古王公的援手,所以,他还没有能力,把自己的手伸到新疆和中亚。
后来他的儿子,雍正皇帝也做了几次努力,但都是损兵折将,徒劳无功,双方时战时和,笑里藏刀,心怀叵测,但都不能把对方怎么样。
但是当乾隆继位以后,一切却发生了变化,蒙古人突然一下不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那是因为喇嘛教,把蒙古人给搞垮了。可能你会诧异了,西藏的喇嘛教,为什么会把蒙古人给搞垮了的呢?
我们前面讲过,首先,蒙古人本来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一会在东,一会儿在西,要想消灭他们很难,这是他们与众不同之处。
其次,他们当时信仰的是萨满教,搞的是万物崇拜,也不需要修什么庙宇,走到哪儿,想拜天拜地了,杀几头羊,宰几头牛,再点一堆火,就可以开始跳大神了。
所以,没有什么东西是蒙古人需要牵挂的,这就是他们力量的源泉!
可是当他们信了喇嘛教以后,他们开始修庙了,修庙可是非常花钱的,一下把他们的积蓄花光了,而且一旦修好了以后,他们东看看,西看看,总觉得可以把它再装饰得更漂亮一点。
于是,信徒们开始不断的捐钱,越修越气派,越修越豪华,大家就越舍不得离开了。
这样带来了三个严重的后果。
第一,让他们变穷了,因为对于蒙古人来说,游牧生活只是保证他们有口饭吃,要想发财,却要靠四处劫掠。
现在大家一旦出门打仗,老担心自己修的那个庙,窗户关好了没有,门有没有锁,会不会有小偷,总是放心不下,所以越来越不愿意出远门,外出劫掠的机会少了,自然钱也挣不到了。
第二,由于有了庙,所有的蒙古人,生活中的很多事,都要经常找喇嘛商量,请求神明的指示,所以普通牧民游牧的范围,也变的越来越小了,这样就导致他们的草场退化严重,所以生计也日益困难,人口的增长的速度,自然也就放缓了。
与此同时,由于信教,大量的年轻男子都去当了喇嘛,一天到晚吃斋念佛,不仅仅导致他们的兵员减少,而且消磨了他们的意志,让他们从一群凶猛威武的蒙古战士,变成了一堆喋喋不休的唐僧,全部娘化了。
同时,大量的年轻男子去当喇嘛,也导致晚婚晚育,草原上本来出生率就比中原低,这样一来,他们的人口弱势就更加明显。
第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由于喇嘛庙的大量兴建,导致了在寺庙这周围,诞生了大量的集市,于是各地的商人纷纷前来,在带来了商品的同时,也带来了疾病。
而乾隆恰好等到了这个时候,当他出兵进攻准噶尔,收复新疆的时候,蒙古准噶尔部,爆发了大规模的天花,根据魏源和其他清代资料的记载,有40%的蒙古人生痘而死,就是死于天花。
这原本是绝不可能发生的,因为蒙古人是不怕传染病的,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的,比如让欧洲死了1/3人口的黑死病,就源自于蒙古。
但是蒙古人确毫发无损,对这个并不是很担心,因为如果按以前的生活方式,大范围的游牧的话,只要不出兵征战,家族之间,一年到头,都很难见一次面,所以即使有传染病暴发,最多也就灭了一个家族,很难传染到整个部落。
可是一旦有了寺庙,事情就不一样了。大家隔三差五的,就来寺庙拜拜,有病了更是拜的勤,然后又在周围的集市转悠一圈,人挨人,人挤人,这样一来,一旦爆发了传染病,一个都跑不掉了。
而蒙古人的卫生水平本来就低,更缺乏相应的危机管理能力,所以一旦爆发疾病,立刻就会造成大规模的死亡。
所以当乾隆进攻准噶尔,收复新疆的时候,他所面临的对手,根本就不堪一击,和他爸爸和爷爷面对的,那些剽悍好战的蒙古人,完全是两种人,因为那个时候喇嘛教的庙宇还很少,所以大部分蒙古人,都还充满了尚武好斗的精神。
实际上让整个蒙古民族退出历史舞台的,一个是喇嘛教,一个是伊斯兰教,在中亚地区的那些被伊斯兰化的蒙古人,突然之间战斗力也不行了,其实也是一样的问题,因为他们要修清真寺。
所以后来乾隆说,一庙胜过10万兵,就是这个道理,光是在他任内,他就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出资上千万两白银,在蒙古地区广修喇嘛庙,一座比一座修得豪华,你以为他是诚心向佛?其实是不安好心!
不仅仅中国周边的蒙古人不行了,就是远在天边,伏尔加河畔的,同样信奉喇嘛教的蒙古土尔扈特部也不行了,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他们的战斗力也在直线下降,从一开始被俄罗斯人非常倚重,渐渐的变得被他们看不起了。
自然而然的,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就一落千丈。康熙年间,彼得大帝曾经在两国的边境城市,举行盛大的宴会招待蒙古土尔扈特部的大汗,对他礼遇有加。
可是到了他的孙子时,叶捷卡琳娜二世女皇,居然命令他们上交300名贵族子弟,作为人质到莫斯科,而且开始强迫他们改信东正教,于是他们觉得有点混不下去了,也开始密谋打算东归,重回新疆故土了。
准噶尔汗国的策妄阿拉布坦死后,他的儿子噶尔丹零策继位,在他的统治期间,准噶尔汗国达到了空前的疆域。
除了整个新疆以外,他还占领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西伯利亚南部的大片领土,面积一度多达500万平方公里。
乾隆十年,噶尔丹零策死了以后,按照草原上的惯例,蒙古准噶尔内部,又开始了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
之前在策妄阿拉布坦刚死的时候,雍正皇帝曾经想趁机收复新疆,派出了大军,结果被他的儿子噶尔丹零策击败,几乎全军覆没。
这一次,乾隆又得到了一个更好的机会,噶尔丹零策的儿子,女儿,女婿打成了一团,但是由于他爸爸雍正的教训,乾隆还是没有敢贸然出手。
直到有一个人的到来,他就是准噶尔辉特部的的大贵族阿睦尔撒纳,他在内战中,支持另外一个准噶尔贵族达瓦齐登基,但是没有想到这个家伙,翻脸比脱裤子还快,刚给了阿睦尔撒纳一块地方,没过多久他又要收回去。
而阿睦尔撒纳也不是什么好鸟,他嫌达瓦奇给的地方不够多,于是就想要更多的地方,两个人一言不合,立刻就打了起来。
就在他们双方打得你死我活的同时,俄罗斯人也没闲着,派出了大量的间谍,两面做说客,想从中牟利,借机夺取新疆。
最后阿睦尔撒纳战败,面对俄罗斯人的诱惑,再三斟酌以后,他决定投靠大清,请乾隆帮忙出兵,助他夺回准噶尔的控制权。
而乾隆早就在等着这个机会了,只不过他心里打的是另外一个算盘。于是他一口答应,立刻派出5万多八旗,绿营和蒙古骑兵组成的大军,协助阿睦尔撒纳攻打达瓦齐。
达瓦齐率领了6000多骑兵,企图守住一个关键的隘口,可是这个时候的蒙古兵,实在是堕落的不成人样,清军侍卫阿玉锡,率领25个士兵发动了夜袭,居然把6000人给打垮了,这要是成吉思汗在天之灵知道,不知道他会如何的痛心疾首。
达瓦奇兵败逃跑,结果被乌什城(阿克苏附近)的一名当地官员擒获,献给了清廷,被押往了北京,后来被乾隆赦免,养在北京当寓公。
阿睦尔撒纳很高兴,他以为自己得手了,不过接下来,乾隆给了他一个小小的意外,不但没有让他成为准噶尔的汗王,相反,乾隆是要把准噶尔拆分成几块,像内外蒙古那样,纳入清朝政府的直接管理,因为清朝政府的目的,就是要一劳永逸的解决蒙古问题。
于是阿睦尔撒纳愤怒了,有这样耍人的吗?他决心反叛,不过他不知道,这是乾隆给他挖的坑,他就在等着他造反,这样才好名正言顺的拿下整个新疆。
执行这个政策的定北将军班第,没有充分领会乾隆的意思,要考虑到阿睦尔撒纳,很可能会不接受这个安排,发动叛乱,必须高度警惕,随时做好镇压的准备。
但他过于托大,只带了500个士兵,果然不出乾隆的预料,阿睦尔撒纳发动了反叛,结果班第被数万骑兵包围,自杀殉国。
随后清军大军赶到,击溃了阿睦尔撒纳,他逃往了俄国,后来死于天花。
准噶尔部的其他一些贵族,也不愿意接受清朝的直接统治,先后又多次发动了叛乱,但是都被清军轻松的粉碎。
这场战争造成的一个可怕后果是,准噶尔部几十万户中,有40%的人在天花中死亡,有20%的人逃往俄罗斯,剩下30%的人,被乾隆授意清军屠杀殆尽,剩下10%的人被迁往内外蒙古,准噶尔就此被灭族。
1449年,明朝的正统14年,准噶尔人的祖先,也先率领5万蒙古瓦剌骑兵,击败了明军20余万人,俘虏了明朝皇帝朱祁镇,那一刻,他们是何等的辉煌。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风水轮流转,300年以后,世间再也没有瓦剌人了,蒙古的准噶尔部,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乾隆的这个举动,虽然无比的残酷,但是困扰中原几千年的游牧民族问题,就此彻底结束,新疆第一次被纳入了中原的直接管理。
当然,代价也是惨重的,新疆北部的大片草原,很长一段时间,都变成了无人区。
准噶尔人的迅速消亡,天花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不然他们是可以逃跑的,但是天花的流行,让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甚至都无力逃跑。
这让我想起了西方人占领美洲,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死于枪炮的是微不足道的,死于西方人带来的小小病毒,才是真正的绝大多数,而这一幕,在中国的西部边陲,居然也上演了,天意弄人。
不久之后,住在伏尔加河畔的蒙古土尔扈特人,突然出现在了新疆边境上,他们居然也只剩下了六七万人,他们请求清朝政府收留他们。
这个消息把清朝的官员吓了一跳,他们是怎么突然出现在新疆边上的呢?
原来,1771年(乾隆三十五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受不了俄罗斯人的欺压,决定举部东归,他们听说清军击败了准噶尔以后,就想回来占领新疆,东山再起。
于是,土尔扈特人在渥巴锡的率领下,分三路,赶着畜群,携带辎重,浩浩荡荡,踏上了归国的艰苦历程。
渥巴锡原计划,等伏尔加河结冰后启程,但计划为沙俄察觉,于是他决定提前行动。由于河水尚未结冰,伏尔加河西岸一万余户部众,未能东归,后来成为了俄罗斯卡尔梅克人,建立了俄罗斯联邦内的卡尔梅克共和国。
俄国女皇叶卡德琳娜二世,得知了消息以后,立即派出哥萨克骑兵追击,并指使沿途哈萨克人出兵阻击。
一路上,土尔扈特人歼灭了俄国的驻军,以及增援部队,摧毁了俄国的要塞,穿过冰封的乌拉尔河,进入大雪覆盖的哈萨克草原,将追击的俄军远远抛在了后面。
东归途中,土尔扈特人身经百战,同时也损失惨重。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奥琴峡谷,是东归必经之路,然而哈萨克骑兵已抢占隘口,渥巴锡定下谋略,自己正面进攻,另派队伍包抄后面,最后全歼对方。
在哈萨克草原上,他们又遭到哈萨克人袭击,激战中牺牲了9000多土尔扈特人,除了战斗损失以外,天花也如影随形的跟着他们,不断的杀死他们的部众,人越来越少。
当他们穿过哈萨克草原、绕过巴尔喀什湖南端,进入当时属于中国境内的哈萨克地界,伊犁将军伊勒图,命令哈萨克人不准渥巴锡他们通过,因为他不知道他们的意图。
无奈之下,渥巴锡转道沙喇伯可,又遭到柯尔克孜人的进攻,不得已北上戈壁,一路艰险无比。
当他们终于到了,已经属于中国的新疆边上的时候,只剩下了不到一半的人还活着,他们已经无力进攻新疆,只能在边界周围徘徊。
清朝的伊犁将军伊勒图,对此非常紧张,游牧民族远道而来,通常不怀好意。
他遣使问其来意,渥巴锡与众部落首领、众喇嘛商议数日后,不得已,称前来归附,并献上其祖所受,明代永乐八年汉文篆书敕封玉印,以示诚意。
清朝内部,为了接不接受他们,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所有的人都知道,他们本来是来打算占领新疆的,只是被沿途的损失,外加天花彻底摧毁。
但是乾隆经过再三思考以后,认为他已经有能力统御蒙古诸部,不怕任何挑战,为了向蒙古诸部展示他的能力,最后他拍板,接受了他们的归附,把他们安置在新疆北部。
乾隆皇帝命令,驻乌什的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舒赫德,前往伊犁安抚土尔扈特部。朝廷同时拨白银二十万两及粮草、牛羊、棉布等赈济土尔扈特部众。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九月,渥巴锡赴热河避暑山庄,觐见乾隆皇帝,被封为“旧土尔扈特卓里克图汗”。
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东归,彰显清朝有能力控制了所有的蒙古部落,乾隆下令在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竖起两块石碑,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铭刻他撰写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
这件事,后来还被排成了电影,叫做《东归英雄传》,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出品。
至此,清代的领土,达到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最高峰,有人以为,元代的领土比清代大,但实质上,忽必烈控制的领土,要比清代少一个新疆,而新疆占中国的1/6,所以小的不是一点点。
乾隆也达到了中国历代皇帝的最高境界,不仅仅统治了中原,而且把中国传统的游牧民族和他们的主要地盘,全部纳入了大清的管辖之下,成为了草原和中原的共主,促成了中华民族的一次大融合。
而且最重要的是,从此以后,游牧民族,再也没有大规模反叛过,这是前无古人的,清代以前以后,再也没有人做到过,不知道未来的中国,有没有机会,超越乾隆所拥有的疆域!
清军将领兆惠,在平定准噶尔叛乱中,把被准噶尔人关押起来的两个“和卓”,释放了出来,按理说,这是对他们恩遇有加,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却恩将仇报,不久之后,他们就煽动了南疆的穆斯林叛乱。
从此以后,围绕着新疆发生的历次战争,都是宗教战争,全部都是内外极端穆斯林,互相勾结发动的叛乱,那么他们为什么会被准噶尔人抓起来呢?为什么又会发动叛乱呢?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cw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