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南京一座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墓里,住了二三十个农民工。原本阴暗潮湿的古墓,被这群人用作仓库和住房,成了一座临时庇护所。他们曾被劝离,也曾多次“搬家”,但基本还是在广场、公园、地铁站这些地方辗转腾挪。
“古墓派”农民工当中,有身染癫痫被父母抛弃的85后,有不被子女待见离家出走的老人,有客居14年“不能谈家,悲剧太大”的伤心汉。他们在古墓、在公园、在广场,做着那鲜人问津的梦。
他们不是流浪汉,他们每个人都渴望一份稳定的工作,簇拥着一个个前来觅工的老板,在墓园的长亭柱子上刻下“今天又是没老板”的焦虑和期冀。
将“住有所居”的期许投放在城里的房子上,对他们未必现实,蜗居在古墓一角,虽然难言舒坦,可终归是容身之地。
但涉事古墓毕竟是文物,它根本就不具有居住属性。所以他们住在古墓牵涉的问题,不只是这些农民工的居住空间,更有文物保护的难题。
从报道看,南京当地的处理也挺柔性、挺有温度:涉事社区和民政部门曾为墓园里的农民工送过大衣和棉被,也联系过一些廉价宾馆,请农民工们免费住宿。当地公安、城管、街道组成工作小组虽进行劝离,与之对应的,是雨花台区劳动局和街道也曾对他们提供专场招聘和就业服务,以期通过就业这个关键点来解决问题。
这不失温情,但对他们来说,短暂的物质接济,只能是杯水车薪,相比救助站,他们更需要自力更生基础上的生活保障。
其实在当下,每个大都市都能找到类似的人。对这些“穷到连鬼都不怕了”的人,居住问题是表,更深层次的问题在自身发展难题。
鉴于此,他们显然也该被扶贫的“箭头”对准。考虑到他们是流动人口,扶贫工作也应该是灵活的。说到底,我们不仅应该关注到那些扎根在偏远山村的穷苦者,也应该关照到那些游荡在大城市里的流动工人。
检索信息可看到,针对流动人口的精准扶贫,很多地方也有不少措施和活动,但往往都是在流动人口的老家进行的,时间上也多集中在春节。而类似“古墓派”这样的城市露宿者,他们一年当中的绝大多数时间是生活在大城市。因此,针对他们的精准扶贫,也应多在大城市里下功夫。
非但如此,考虑到现在这里面很多流动人口,和老家的关系基本只剩下了户口,其劳动关系、对社会贡献与获得,都发生在大城市里,大城市也该是关照他们的主体。
一座健康的城市犹如一座地基稳固的大厦,他们也是这座大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权益保障,也该眷顾到他们。这些关怀与保障,或许难解“古墓派”农民工们的燃眉之急,却能让他们生活得更有质量,也多些从“临时庇护所”到“安居之处”的可能。
□与归(媒体人)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cw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