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标题: 规范政务公开离不开政务媒体协同配合 [打印本页]

作者: 110    时间: 2019-5-1 11:38
标题: 规范政务公开离不开政务媒体协同配合

4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这是国办连续第八年印发工作要点,列明政务公开的“清单”。工作要点对财政信息公开的细化提出新要求。为了保证落实,工作要点还提出,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严格落实把政务公开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且分值权重不低于4%,以推动政务公开的落实。

    梳理近年文件内容,不难发现其中规律,一般而言,文件都对当年政务公开焦点议题作出了回应。比如2017年提出加强解读回应,扩大公众参与;2018年提出建立政务舆情回应问责制度。今年的工作要点中,比如“涉企政策制定时要主动向有代表性的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以及律师协会问计求策”,再如“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要及时依法公开相关信息,同时要推进全国统一的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此前这些话题的社会反响可谓足够热烈。

    公众对政务公开提出新要求,当年的政务公开工作要点顺应新形势及时作出回应,提出解决办法,这样的互动已经司空见惯。现代政府优化自身治理能力的过程,必然伴随着政务公开工作的完善,要求会越来越细致,越来越严格。这看似理所当然,但从规定何种政务信息要公开到该如何公开,即公开工作的具体落地,需要经历一个相对曲折的过程。能否提供一个清晰可操作的工作思路,对于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推动政务公开的具体落实,这方面工作已经引起足够重视。参照过去经验,具体做法是,先在部分地区开展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系列举措。按照工作计划,下一步国务院办公厅将结合地方经验制定相关重点领域政务公开标准指引,制定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的指导文件,为地方政务公开提供具体指导。

    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对于政府部门而言,标准化规范化往往意味着科学化,工作因此变得简单易操作,这会大大减轻工作压力。而对于公众而言,这将提升用户体验,人们能获得规范准确的政务信息。

    上述一系列标准化规范化改造,是否就是政务公开工作的终点?评价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可以有诸多标准,但归根结底还在于用户体验。受众日常的感知,人们的具体评价,应该是政务公开工作最为看重的。而对公众而言,政务公开工作目前所经历的标准化改造,当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体验,但客观地说这并不是决定性的。首先,公众希望获得规范准确的政务信息,其次,他们还关心从何种渠道获得信息。前一个问题是今年工作要点所着力解决的,而后一个问题,也就是政务公开渠道的规范化,其涉及到政务媒体的规范发展,亦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今年的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提出进一步清理整合政务热线,除因专业性强、咨询服务量大确需保留的政务热线外,其他政务热线实现“一号对外”。政务热线太多,对此可以理解为政府职能增加导致的,但也可能因为对热线缺乏整合。这只是较为典型的现象,事实上,政务媒体近年发展迅速,政务热线、政府网站、新媒体、办事大厅等,各种平台各类技术让人目不暇接,同时也带来不少困扰。对于公众而言,选择何种渠道获取自己需要的政务信息,难免经历一番筛查,合理利用现有政务媒体,降低公众的时间成本,无疑是政务公开工作所面临的一道课题。

    出于提升公众体验的考虑,政务媒体要避免重复建设。技术的发展必然会衍生新的政务媒体,新老交替如何进行,各个政务媒体之间如何分工,都将考验政府部门的整合能力。4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版《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针对政务新媒体的“体检”步入常态。政务公开与政务媒体需要协同发展,可以预见,出于完善政务公开工作的考虑,政务媒体今后也需要经历一番标准化规范化改造。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cw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