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标题: 冷知识:“重阳”与九月初九真的是一回事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来碗泪流满面    时间: 2019-10-8 09:50
标题: 冷知识:“重阳”与九月初九真的是一回事吗?

为什么九月初九被定为重阳节呢?一般,我们会把源头追溯到《易经》那里,“阳爻为九”,故“九”为阳数,又因数字当中“九”最大,所以,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是为“重阳”,且此日阳气达到极盛点,数理上说九九归一,一元肇始,因此重阳节还是个万象更新的吉祥日子。这样看来,九月初九好像就是重阳节或者说重阳节和九月初九语指相同。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们往往会犯一个逻辑错误,好像一提到古书古籍,这事儿就显得很有传统基础和历史底蕴,简单地说,存在时间越长,文化传统或者民俗事象就仿佛越有权威感,越是高大上。今日屡屡出现的“拟古”现象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重阳节也如此,搬出一部《易经》就好像这个节日从一开始就是这样。《易经》成书于西周,年头确实够久,但《易经》成书的时间并不等于重阳节形成的时间,汉代人可以用《易经》,清代人也可以,这也就意味着九月初九随时都可以进入到《易经》的解释体系当中,“重阳节”也就随时都可能形成和固定。

况且,《易经》当中,数字“五”、“七”、“九”均为阳数,按照上述所说,岂不是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都是“重阳”了吗?九九重阳节的命名归因于《易经》的做法显然不可取,也绝不是其成立的根本原因。

想要厘清九月初九和重阳节的关系,首先要搞清楚九月初九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一、九月初九服菊英以吸收日月精华

大自然的每日每夜、每时每刻都仅仅是普通的一环,时间不会厚此薄彼,然而一旦某个时间节点被人类所感知,进入人类的认知系统,便逐渐会有文化事象的累积和丰富,慢慢发展成为一个特殊的存在。

中国自古便是农业大国,历法的制定往往以农时为依据,以服务农事为目的。千年前,九月就是人们的重点关注对象,此时正值作物丰收,农事繁忙。《豳风·七月》是《诗经》当中最长的一首诗,全篇以时间为序尽言农桑,从中我们可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活动窥探一二。诗中“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九月筑场圃”等句分别描述了打谷摘菜并存储等事。实际上,不管是衣还是食,九月都很关键,“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九月丝麻入家,天气也转凉,此时农妇们要开始做冬衣为御寒做准备了,因此,九月又被称为“授衣月”。看来,九月之所以受到重视,最重要的原因当是其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

先秦时,除却农作物,人们还注意到了菊花的盛放。《吕氏春秋》载:

季秋之月......其数九......菊有黄华......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用物候提醒农时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并且是常见的纪时手段,最为出名的如二十四番花信、七十二物候等。在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的同时,人们也对时间运行有了大致的概念。菊花于九月烂漫,自然承担起计时的功能。到了东汉末,九月九日采菊之俗业已成型。曹丕《与钟繇九日送菊书》云:

岁往月来,忽逢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惟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餐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

在这则材料里,貌似九月初九被解读为“重阳”的说法呼之欲出,然而曹丕的目的却仅仅在于分析九月九日寓意长长久久、延年益寿的原因,他将九月九日餐菊长寿的原因总结为二:一是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应,且“九九”谐音“久久”,即长长久久;二是九月惟有菊花灿烂,因其吸收了日月之精华,服之自然延年。此时虽然有九为阳数的说法,但九月九日的“重阳”概念不曾出现。

二、上重阳清天拜见祖先神

词汇“重阳”古已有存,其产生远远早于被固定到九月初九指称节日的时间,其本意为“天”,或者说当时人多用其指天外之天,那里是最最靠近神灵的地方。

战国时的屈原极有浪漫情怀,其想象天马行空,虽然说楚地一贯巫觋神鬼氛围浓郁,但在他笔下,鬼魅神仙格外玄幻迷人、诡谲瑰丽。屈原在《远游》当中讲述了自己上重阳帝宫拜访祖先祝融的经历,“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洪兴祖补注说:“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阳。”按照他的意思,“重阳”当指九重天。

张衡在《西京赋》中有:“消雾埃于中宸,即重阳之清澄。”中宸是“天地之交宇”,在天地相交处尘埃消散,而到了九重天,阳气清明。

庾信在《周巳圆丘歌·昭夏》中描述了当时的祭天仪式,管弦交奏,声势浩大,辞一开头就言明了仪式的目的——禋祀重阳。

在后世发展中,重阳的神圣意味淡去,常常是指天、天空。唐朝人李贤在为《后汉书·马融传》中“超荒忽,出重阳,历云汉,横天潢”的“重阳”作注时,直解其为“天也”。

于是,一方面九月初九因为时间与人文的交融而渐渐有了采菊、登高等习俗活动,而另一方面“重阳”也一度成为人们心目当中的纯清之境。

三、作为节日的重阳

从现有的资料看,九月九日开始被冠以“重阳”之称最早是在梁朝庾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中,诗云“献寿重阳节,回銮上苑中。”但同时期不见他人用此称。到了唐朝初期,“重阳节”再次在王勃的《九日》中出现:“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到了贞元四年,九月九日被官方定为固定节日。《旧唐书》云:

九月丙午,诏: “比者卿士内外,左右朕躬,朝夕公门,勤劳庶务。今方隅无事,烝庶小康,其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三节日,宜任文武百僚选胜地追赏为乐。每节宰相及常参官共赐钱五百贯文,......,委度支每节前五日支付,永为常式。”

但有趣的是,被定为节日的是“九月九日”,此处并未明确提出“重阳节”的叫法。此外,晚唐以前,诗人们作诗使用“九月九日”或者“九日”的频率远高于“重阳节”、“重阳”。可以说,九月九日被唤作“重阳”是在唐朝才得以普及,并慢慢成为常识。

其实,重阳节固定在九月初九以前,实际上并非一日,而是指一段时间,也即并非专指九月初九1天。民俗学者萧放通过分析指出,重阳节的节日的形成当源于人们对大火星的观察,自然节气的变化使得人们感知到从寒露到霜降这段自然时间,并以此为根据指导自己的生活。后世,经人文附会九月初九被固定为节日的确切日子,因此有了九九重阳节。这也就是说,九月初九的指涉对象和文化含义从来都不是与“重阳节”完完全全对等的关系。

四、节日命名致使“重阳”式微

如今,“九月九日”早已退出人们的话语,由“重阳”、“重阳节”代替之。“重阳”被用以命名节日不知幸是不幸。如今,一说起“重阳”,人们下意识想到的是作为节日的重阳,是包含诸多民俗文化的重阳。因着节日的复兴,“重阳”鲜活地出现在生活当中。

但与此同时,“重阳”本身的意涵慢慢失去了生存的语境,语义变得单一且固定。但好在武侠小说中的“重阳”依旧保持着拥有独立性。按照五行说,天地一阴一阳,重阳自然是至阳至纯之气。在天人合一的观念熏陶下,人体与自然一样,都讲究阴阳调和。那阳气过盛会怎样呢?扁鹊认为会“周身热,脉盛”,他将这一症状称为“重阳”。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王重阳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他有一阳指等神功护体。《九阳真经》中的氤氲紫气、至阳热气、易筋洗髓等也都是由“重阳”本义生发而来,张无忌中玄冥神掌忍受寒毒煎熬七载,后因习得《九阳真经》成功得救自然不在话下。

“每一种文化和风俗在它产生的时候都有两个系统存在,一个是操作系统,一个是解释系统,当操作系统仍然存在,而解释系统已被人遗忘的时候,则说明此种文化和风俗已传流了相当长的时间。”

九月九日和重阳是一码事吗?是,也不是。重阳节源头遥远,采菊、佩茱萸、食饵等节俗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且“相传自古,莫知其由。”面对这种情况,人们会选择借用各种各样的相关知识来帮助自己理解,并构建一套新的理论解释体系。时间与人文的结合是偶然,但也是必然,重阳节同样如此。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cw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