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节气霜降的一个疑问
凡遇列圣、列后诸圣诞、忌辰及元宵、清明、中元、霜降、岁除等日,于后殿行礼,神位前设有镫酒、脯果实焉。
——昭梿《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
但凡提起节气,我们总要谈的是其对物候变化的描述,以此了解自然变化并用以指导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此,节气这套关于时间的知识及其实践内容迅速引起各方关注。
但翻阅古籍,出现在《啸亭杂录》的这则材料却不禁令人困惑。此处不谈其他节气,也不谈物候,却单单把霜降拿出来与节日元宵、清明、中元和除夕并提,此举实在令人费解。细细斟酌,此处以时间为序,从正月十五、清明、七月十五,再到霜降、除夕;习俗上均有祀祖追宗的内容,文中还简述了祭礼与祭品。其用意显然,霜降是被当做节日对待的。此外,在这6个节日中,清明最为特殊,它既是节气,也是节日,且在后世的发展中融合了寒食节的习俗文化。霜降出现在此处,说明其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堪比清明,既是节气也是节日,且同样会祭祀祖先神灵。
上述史料并非孤证。在全国各地的地方志中,也多有提及“霜降节”、“祭祖”等字眼。《云阳县志》称:“县中大姓类有祠,其春秋祠祀亦不尽废,或即以清明会为春祭,霜降为秋祭,大抵视承祀者贤否。”中国自古有春、秋二祭,秋天万物丰收,粮食满仓,于是人们便会择时祭拜先祖,请先祖品尝新稻谷,感恩他们的护佑。至于秋祭时间,各地不一,有的是在秋分,有的是在重阳节。《云阳县志》认为秋祭的日子并非固定不变,“祭日无定,要在二分前后”,但根据县志如通化、福山、登州、泰兴等地的记载,霜降节敬荐岁事确为常例,对此,《周庄镇志》还特地进行了一番解释:
“每岁于二至日、清明节、七月望、十月朔、除夕,设案于厅事,......,曰‘过时节’,非古也。至清明日具酒馔诣墓拜扫,曰‘上坟’。《通礼》有‘或霜降’一语,故郡城更于重阳节拜扫,吾镇不行也。”
这段话明确地告诉我们,每逢春夏秋冬的特殊节点,无论节气的还是节日的,都要荐飨先祖,春有清明,那么秋就有霜降,一春一秋,时间上彼此呼应,至于近代的重阳扫墓,其实说的就是霜降的祭祖。节气15天,节日1天,重阳节与霜降多在时间上重合,加之重阳自古便有敬老文化,因此重阳慢慢发展出了礼敬老人、关照生死的文化内涵。九月重阳十月朔,“十月朔,送寒衣”,《登州县志》中载“霜降”道:“民间复拜扫先墓,自是日至十月朔日,各属不同。”霜降作为秋天最后一个节气,处于秋冬交替之际,气候变化最为明显,人们在追思祖先,想把丰收的果实第一时间捧给祖先分享喜悦、感念恩情的同时,还不忘捎去暖衣、送去暖意。在充满温情的表达中,霜降节寄予了人们对家人、对现世、对彼岸的关照。
二、秋日的果子与生命力的转移
十月年间霜降来,花在高坡无人采,花在高坡无人讨,摘朵鲜花黄子开。
——《定番县乡土教材调查报告》
秋天是金色的,是丰粮满仓的收获季节。赶在冰天雪地来临之前,人们还会在户外进行最后的狂欢。此时秋高气爽、江天廖阔,中国的大地上正上演着最浪漫的桥段。《诗经》中《蒹葭》一诗极为出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们无不沉醉于其清远缥缈的意境,每逢白露节气,此诗必定会被人们反复吟诵。然而白露降落成霜的清冷时节又怎会是白露呢?“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简单的说,白露节气是露水凝结的时候,露水成霜还要稍晚一段时间,“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的白露到九月才能成霜,亦即霜降。
在霜降下来之前,果实入库,农事收尾。“‘霜降日’,农人涤耒耜藏于室,谓之‘洗泥’”(《叙州府志》)。虽然这一时节农业不见得能够完完全全结束,但通过农民着手清洗农具的举动至少说明人们已忙完秋,大体上田间作物已被收入家中,最为紧张、繁忙的丰收季走向尾声,“风至授寒服,霜降休百工”(谢瞻《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紧接着,社会该进入冬闲期了。
那么,这段时间做什么?对于青年男女而言,那就是情歌互答,相约成期。葛兰言说:“雷、雪、风、露、雨和虹等天候,或者收获,果实和草药的采集都为情感的表露提供了一个框架或契机”,“有时,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棵生机盎然的书,当人们赞美它的花、果、枝叶时,似乎在植物的生长与人类心灵的觉醒之间画上了一条平衡线”(《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霜降恰是此良机,硕果累累,有丰收的喜悦,有刚刚结束秋忙期的松弛,人们在身体和精神两方面都处于一种清爽、欢快的舒坦状态。我们常常讲的顺其自然其实就是人体要顺应自然时序,要感知自然变化,按照自然规律安排生命活动。《诗经》中有诸多篇目涉及秋日情丝,有如《蒹葭》一般朦朦胧胧的爱而不得,亦有含蓄的男女相会场景,且多涉及果实、树木等意象。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其著作《金枝》中曾用“交感巫术”的概念来分析先民们认识自然、解释自然的思维方式:
“如果我们分析巫术赖以建立的思想原则,便会发现它们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同类相生’或‘果必同因 ’;第二是‘物体一经相互接触 ,在中断实体接触后还会继续远距离的相互作用 。前者可称为‘相似律 ’,后者可称为‘接触律’。……由于两者都认为物体通过神秘的交感可以远距离地相互作用 ,所以把这两类巫术都归于‘交感巫术’这个总名称之下。”
基于“交感巫术”,《诗经》当中的很多篇目都能得以更为清晰地理解。秋季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季节,这一特性投射在人类身上,那便与生子和旺盛的生命力密切相关,而自然结成的果实则对应新降生的生命,即婴儿。具体地讲,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且能孕育许多果实,对于人类而言,想要具有这样的旺盛的生命力且保证种族繁衍,只需借助果树和果实的力量,因此,树林可以成为男女相会之地(《鄘风·桑中》),女子吞下果子就意味着果实当中生命力转移到人身上,因此,吃果子的女子也就拥有了很强的孕育能力。
正是在这意义上,男女之间的礼物互换更具有神圣意味和现实意义,莫斯将礼物的本质看作是一种“混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礼物是由事物、价值、契约以及其中所表现的人共同形成的混融。”也就是说,人们将灵魂融于事物,也将事物融于灵魂。以《卫风·木瓜》为例,“木瓜”、“木桃”、“木李”对应“琼琚”、“琼瑶”、“琼玖”,男女双方互赠礼物不仅仅情意的体现,更是对对方生命力的祝愿和期待,同时也象征了彼此生活的互通与融合。
贵州歌谣唱道:“十月年间霜降来,花在高坡无人采。”歌里所指的真是“花”吗?显然不是。上述提到,霜降集天时与地利,是恋爱的绝佳时期,能否“人和”就看个人的努力与造化了。
三、婚俗:从霜降到上巳的“六礼”
霜降而妇功成。嫁娶者行焉。冰泮而农事起。婚礼杀于此。自秋至春。辛壬癸甲皆嫁娶之时。
——《孔子家语》
礼俗社会当中,是否合乎礼法在很多程度上也关于是否顺应时序。上一节提到,秋季累累硕果,充满生命力,到了霜降农事俱毕,男女有了约会互诉衷情的时间和条件。加之此时人体可以轻易地借助自然的力量实现种族的繁衍,因此,是行婚嫁的绝佳时期。虽然目前学者们对婚礼的举行时间尚未形成定论,但一般认为,霜降以后人们便已经开始为婚礼做准备。《孔子家语》中有:“霜降而妇功成。嫁娶者行焉。冰泮而农事起。婚礼杀于此。”也就是说,从秋末霜降到春天雨水前的这段时期进行嫁娶喜事。
古代婚礼有六礼,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这六道程序是婚姻成立的必要条件,婚姻的建立是否合乎礼法往往也要看其是否符合六礼的要求。《荀子》中说:“霜降逆女,冰泮杀止。”《诗经·氓》有“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这就告诉我们,婚姻仪式的第一道程序纳采是在秋天霜降后进行的,此时男方应当请媒人出面向女方求亲。“群生闭藏乎阴,阴而为化育之始,圣人因时以合偶男女,穷天数也,霜降而妇功成,嫁娶者行焉。”(《孔子家语》)在古人的观念中,秋天属阴,兴女子,是孕育的时期,而到了霜降,万物结果,正是生命力最饱满的时段,嫁娶美事为着家族着想,也应该抓紧时间进行。于是,“季秋霜降,嫁娶者始于此”。(《太平御览》)纳采在此时被提上了日程。来年开春之际,在冰雪消融、农事开始之前,“亲迎”仪式应当完成,“士如归妻,迨冰未泮。”(《邶风·匏有苦叶》)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虽然各地的婚俗非完全一致,但通过这几则材料,我们至少可以知道,霜降以后,婚礼开始准备,且进行的不仅仅是纳采这一道程序,快则到亲迎,如《氓》诗所说,在桑叶落尽之前,从“秋以为期”、“尔卜尔筮”到“以我贿迁”,男方已然顺利迎娶女方,但这并不见得合乎礼法;慢则在来年农事开始之前完成,否则的话,适龄青年只好去参加仲春的“大型相亲会”寻觅良缘。“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司男女之无夫妇者会之。若无故不用令者,罚之。”(《周礼·媒氏》)媒人掌管男女之事,适龄男女均要成婚。仲春时,尚未成家之人必须参加官方举行的“相亲会”,认识并了解彼此,进而男婚女嫁。
其实,直到近代,许多地区仍然依此时序安排婚事。《福山县志》明确提到每年九月以后“逆女”,即女子出嫁。《邹县续志》也说:“‘霜降’,田家取桑叶为茶,少年入山猎。是月,农事藏,村人嫁娶多以时举。”
“霜始降,则百工休。”(《礼记·月令》),人们顺应天时,不紧不慢地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不违农时又井然有序。秋季是生命力勃发的季节,是新生命降生的良机,人类身处自然当中,希望能够借助自然的力量实现种族的繁衍和昌盛。当霜降到来,天气明显转凉,在一派清冷之气中,追思先祖,温情感念。霜降是自然时间与人文时间的交叠,集中体现了古人的世界观与伦理观,并在后世的发展中愈加丰富和圆满。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cw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