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标题: 戴笠胡宗南浴室密谋 蒋介石得知内容后几乎气死 [打印本页]

作者: 微言网编辑部    时间: 2021-10-2 15:58
标题: 戴笠胡宗南浴室密谋 蒋介石得知内容后几乎气死

戴笠究竟怎么死的,几十年来众说纷纭。

时至今日,所有的证据和当事人都没了,无法查证。但一代枭雄以飞机失事的方式结束生命,总归不太正常。

笔者翻阅资料,意外从沈醉的回忆录中发现一桩隐秘材料,或可揭示戴笠之死的隐情。

一、浴室密谋

大概在1944年,也就是戴笠死前2年,胡宗南曾跑到重庆戴公馆,神神秘秘地和戴笠聊了两个多小时。密聊开始前,戴笠叫所有人都不能靠近,可见谈话秘级之高。

聊天地点在戴公馆新装修好的室内浴室,我们姑且称这次密聊为“浴室密谋”。

谈了什么呢?

主题思想就4个字:平分天下。

具体来说,胡宗南与戴笠约定,待蒋介石死后,胡、戴二人要将国民党大权夺过来。胡宗南主抓军事,戴笠则主抓政治和经济部门。

这个资料即使现在看起来,仍然觉得太过骇人听闻。国民党在大陆期间,蒋介石曾经3次被赶下台,但无论是国民党元老派还是地方实力派,都没人想要蒋介石的命。

胡宗南和戴笠都是蒋介石的小马仔,别看胡宗南是西北王,也别管戴笠有多么手眼通天,蒋介石动动指头都能要了他们的命。戴笠、胡宗南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要杀蒋介石,但言语之中尽显野心,如果时机成熟,他们肯定会起不臣之心。

那么问题来了,胡、戴二人这么狂妄露骨地密谋,彼此都很放心对方吗?就不怕对方打小报告?这可是一桩绝命的交易啊!

还真不怕。戴笠和胡宗南的关系非同寻常。

二人的交往,一开始就是利益交换。

无论何时,人与人的交往只要与利益牢牢结合起来,就很容易维持。

戴笠和胡宗南都是浙江人,戴是浙江江山人,胡是浙江宁波人。后来都在黄埔军校上学,胡宗南是黄埔一期,戴笠是六期。

因为这两层关系,胡宗南对戴笠一直很关照,不断向蒋介石推荐戴笠,所以戴笠才能走上特务头子的高位。

胡宗南的这项人情投资后来也收到了回报,戴笠管情报,经常通过秘密渠道向蒋介石提供各级高官的活动情况。戴笠交待军统,只要有胡宗南的情报,他都要亲自过问,好的自然原样上报,不好的都进行过滤,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蒋介石得到的对胡宗南的评价因此越来越好。

戴笠和胡宗南各自成了气候之后,因为早年的渊源,更加同气连枝,互相帮助。

胡宗南管军队,戴笠也想弄起来一点私人武装,胡宗南便给他派去不少西北的军官。

戴笠对女色有爱好,胡宗南曾一次性地从中央陆军大学第七分校(开设在西安),挑选了60多名女学生送给戴笠,名义上归入戴笠的特务培训班,其实暗地里有多少被派作他用,天知道。

胡宗南和戴笠之间,据军统人员回忆,已经达到不分你我的程度。

举一个例子。

戴笠生活上非常讲究,他的吃穿住用的东西,绝不允许别人碰。一来这是特务头子的职业病,怕人对他下黑手。二来也是天性挑剔。

但有一次胡宗南到重庆住在戴公馆,却像住在自己家一样,想吃就吃,想用就用。根本无所忌讳。戴笠后来听说了,直夸手下人办事得当,把老大哥招待的很好。

所以说,也只有这样亲密的关系,戴笠才会把胡宗南安排到自己的浴室休息室密聊。也只有这样的密聊,才能真正保密。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次密聊,其实当时就被人听见了。

当时沈醉在戴公馆进进出出,负责胡、戴两人的安保,还张罗一些招待上的事情,他几次靠近休息室的外间,因为身份极高,又是戴笠心腹中的心腹,戴笠并没有太防备他。沈醉听到了这些事,几十年来,他写在了自己的回忆录里。

沈醉能听见,自然会有其他人听见。蒋介石当时派遣唐纵在军统当帮办,肯定会有不少秘密渠道,对戴笠进行有限度的监视。

蒋介石后来也听说了一些片断的消息,两个最放心的心腹,居然讨论自己的身后之事,还要平分天下,真是反了。

但当时正是抗战紧要关头,蒋介石对胡宗南、戴笠仍很倚重,并没有表现出什么。

这次密谋以往很少有人注意,也没有和戴笠突然死亡联系起来。但笔者认为,这两件事之间有莫大关联。

二、人际圈暴露戴笠野心

关联在哪?

蒋介石察觉到了戴笠的野心。

从戴笠和国民党要员,包括胡宗南在内,一些重要交往情况,可以看出戴笠此人野心不小。

国民党当时几大实力派,以军界土木系大佬陈诚、西北王胡宗南、党务派兼中统派大佬二陈兄弟、财经大佬孔祥熙和宋子文为主。

戴笠是个自负甚高的人,但他却不断折节屈己,厚着脸皮和这几方面的大佬交往。

但是经常热脸贴人家冷屁股。

陈诚对军统最看不上,多次扬言党国不需要打黑枪、背地里说坏话的特务政治。戴笠拉起来忠义救国军这支武装后,更是触了陈诚的逆鳞,陈诚认为戴笠要向军界发展,便以军政部长的身份,宣称要对全国杂牌部队进行整编,绝不允许随便什么阿猫阿狗就能掌握军队。

而且陈诚还反守为攻,宣称加强战区情报机关的作用,进而取代军统局。

戴笠吓得赶忙托中间人向陈诚示好,还主动公开讲,陈诚是当今大将中唯一不爱钱而又肯苦干的,我们应当向陈辞修先生学习。

还托陈诚的亲戚谭伯羽代为疏通关系,又是送重礼,又是拍马屁。但这也只是换来陈诚不予追究私建忠义救国军之事,陈诚对军统、对戴笠仍是不冷不热。

对宋子文,戴笠更是极尽巴结之能事。

宋子文受过西式教育,对法西斯惯用的特务政治看不入眼,起初对戴笠很冷淡。戴笠不怕冷淡,就怕找不到机会接近宋子文。有一次宋子文在上海被王亚樵刺杀,受了重伤,戴笠一边保护他治伤,一边卖力地追查凶手。从此宋子文改变了对戴笠的态度,非常友善。

1933年时,宋子文因为拒绝蒋介石无限制提取国库经费,与蒋介石爆发严重争吵,蒋介石气急之下,抡起手掌扇了宋子文一巴掌。宋子文乃是谦谦君子,宁可说破嘴皮绝不动手的,哪受得了这般奇耻大辱,一气之下辞职出国。

对这样一个失势的人,谁还愿意与他接近。但是戴笠却反其道而行之,与远在美国的宋子文经常保持联系,向他“汇报”国内情况。包括蒋介石在外交系统的用人情况,各地军阀活动情况,国内经济界动向,各地反对孔、宋家族的情报,等等。俨然成了宋子文在国内的耳目。后来宋子文杀回中国,担任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长,在对美外交上成绩频出。臭名昭著的中美合作所,就是在宋子文穿针引线之下建立的,戴笠的军统局在美国人帮助之下获得极大发展。

戴笠还积极地向国民党元老、蒋介石两大文胆之一的戴季陶示好,曾经有一次,戴季陶家里丢了一只古董陶瓶,既没有报警,也没有向外透露。但戴笠不知道从何处得知,便派手下干将沈醉亲自登门拜访,询问是否需要帮助找回那瓶子。

戴季陶当时没报警,是判定家贼所为,没理会沈醉。但这也让戴季陶感到了戴笠的好意。

有人不免要问。花这么大代价,戴笠总得图点儿什么吧?

那是自然。

戴笠结交的要人,仔细一看就能发现,覆盖范围很广,军界、政界、党务系统无所不包,他只是个干情报的,与这些军政党大佬结交,明显跨界。图什么呢?就是为了向各个系统发展铺路,把军统局从单纯的情报机关,拓展为独立的实力派系,与陈诚、CC、政学、胡宗南等大佬鼎足而立。

说到胡宗南,戴笠与胡宗南关系中的异常现象,也足以说明戴笠包藏着不为人知的用心。

戴笠与胡宗南的交往,也是亲密中加着提防。

前面我们提到过戴笠组建忠义救国军的事。

戴笠起初向胡宗南提出要几名懂军事、会指挥的高级军官,帮助他组建救国军。

戴笠最想要的是范汉杰,此人军事资历较深,也会打硬仗。但胡宗南没舍得放,派马志超帮助戴笠。

戴笠虽然面子上很高兴,指示手下专门给马志超配备了精锐的警卫班,还从自己的收藏品里挑了一支非常好的外国手枪送给马志超。

但这个马志超只在忠义救国军没干多久,便被戴笠找碴罢免了,总指挥一职被戴笠自己的心腹抢走了。

戴笠表面上吹嘘胡宗南军事上无人可比,推崇他将来可以统抓军事。但背地里戴笠并不信服胡宗南,在军事上并不全部依赖胡宗南。

胡宗南、叶霞翟夫妇

胡宗南自己培养军官,主要依靠中央军校第七分校。照理说你戴笠和胡宗南这么亲密,把你的军官派到七分校学习,或者直接从七分校选用军官吧?戴笠可没那么傻,他仍然以中央军校为主,军统干部培训,都是到那里去。选用新干部,也都经过自己的培训班强化培训,撇清与任何军队大佬的关系,胡宗南也不例外。

前面我们还有文章剖析过,戴笠自抗战时开始,到1946年,曾三次图谋组建部队,还想出任重建后的国民党军海军司令。

野心之大,昭然若揭。

蒋介石虽然才能一般,但在国民党内,论用人,论权术,论眼光,没有几个能比得过他的。戴笠的野心逐步膨胀,蒋介石自然是看在眼里的。1943年时,蒋介石就曾敲打过戴笠,叫他专心抓军统,不要涉足太多其他事务。

浴室密谋被蒋介石知道,蒋介石当时没说什么,但后来与戴笠干的各种出格的事逐一印证,引发蒋介石极度不满,甚至对戴笠起了杀心,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三、戴笠死因疑云

1946年3月戴笠死前的种种作为,处处透着奇怪。

第一个古怪是自废武功。

戴笠当时飞赴北平,处理马汉三大搞抗日劫收、贪污巨资的事。但他在北平期间,却紧锣密鼓地布置精简军统力量的事,准备把军统势力化整为零,分散到警署、交通警、国防部等各个单位。

为什么要化整为零?就是因为蒋介石嫌军统过于庞大,不仅中统无法限制它了,连其他领域都被军统威胁。

所以戴笠以这样自废武功的姿态,企图挽回蒋介石的信任。

但他这种化整为零的把戏,根本就是作假戏。军统势力虽然分散出去了,但军统核心机关仍在,分散出去的势力又如同种子一样,在别的系统生根发芽。蒋介石对这套鬼把戏更加厌恶。

第二个古怪是向蒋介石吐槽。

蒋介石借商议建立警察总署一事,连连发电报催戴笠回重庆合议。

戴笠很生气,知道蒋介石这是要回去裁减军统势力。鸟尽弓藏,卸磨杀驴!哪有这么干的。戴笠于是用罕见的不满语气给蒋介石回电:

校座钧鉴:电谕敬悉。本当遵谕返渝,因平津宁沪巨案尚待清理,本月中旬始能面聆教诲,敬乞示遵。生云天在望,惟命是从。讵料煮豆燃萁,相煎何急。生效忠钧座,敢云无一念之私,不得已而晋忠言,冒死陈词,伏乞明察,生戴笠。

翻译翻译,是这个意思:

我本来想回重庆,只是北平、天津、南京、上海这边还有很多贪污大案没处理完,我要到本月中旬才能回重庆。你看着办吧!我对校长你惟命是从,谁料你却逼我逼得像曹植!

戴笠一贯在蒋介石面前以奴才自居,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的,这次却这么高调,看来确实是动了怒,对蒋介石卸磨杀驴很不满。

第三个古怪是绕道青岛。

从北平飞重庆本有捷径,可由西安转重庆,这样最快。但戴笠却先转济南,后到青岛,并且好整以暇地青岛会见了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司令柯克上将。

中戴大檐帽者即柯克上将

蒋介石在重庆日夜催促他回去,他却在绕道青岛会见美国人,不怕蒋介石真的动怒吗?怕自然是怕,但戴笠有他的小九九。

戴笠已然洞悉内战要大打的势头,以及蒋介石不打到底决不罢休的意图。会见柯克上将,就是想通过个人努力,争取美军介入内战,一同打击中共军队。

戴笠会见了这一次还不过瘾,又与柯克商定,待柯克到了上海,他们再谈一次。

目的是什么?就是想在打内战方面立下功劳,捞取政治资本。

可以说,这三件事,件件都超出了蒋介石的控制,引起蒋介石极大不满。

军统要留要废,那是我蒋委员长的事,你戴笠一个奴才而已,怎么能抢在我前面自削机构?

内战要打要停,要不要美国人帮助,那也是我蒋委员长的事,你一个情报头子,谁要你管起来外交的事?

更不要说发电报吐槽,自家养的狗,居然敢朝主人狂叫,这不是逼主人下死手吗?

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坐的美国飞机,飞到上海因为天气不好,转飞南京,谁料南京天气也不好,云层非常厚,飞机下降途中,因为错判高度,一头撞在仅有200米高的岱山,一声巨响,机毁人亡。

这次飞机失事,疑点重重。

一是临时更换了飞行员。起初驾驶美国飞机的飞行员,是赵新和冯俊忠,但临飞之际,主驾驶员赵新换成了另外一人,张远仁。

赵新后来回忆说,之所以换成张远仁,是他向航空队长提出,想借这个机会到上海汇兑一些黄金、美钞。队长便同意了。

赵新和张远仁这么一换,非常微妙。赵新接受过美军训练,会使用机上的无线通信设备,懂得穿云下降的飞行技能,尤其适合在阴雨天飞行,这就可以准确地判定飞机高度。

而张远仁虽然也在中国的航校培训过,驾驶技能也算过得硬,但驾驶美制飞机尤其是穿云下降技能不够。这是后来撞山的关键原因。

再往深处琢磨一下。戴笠专机的飞行员安排,这是一般人能决定的吗?是一个航空队长说换就换的吗?背后肯定有极高级别的人安排指使。至于是谁,没有资料支持,咱也不敢乱说。

二是飞机携带燃油过多。该机自青岛起飞时,加注了800加仑燃油。这些油量飞到上海能无疑显得过多。据当事人回忆,机组原有一个打算,如果上海不好降落,则直接转道向西,直飞重庆。

这一说法也经不起推敲。如果多加一些油,以防上海无法降落,在上海附近城市降落,这是可以理解。从重庆到上海太过遥远,飞机备份这么多油量,太过突兀。

飞机撞山后,据目击者朱沛莲在1982年回忆称,飞机撞山后,燃油立即点燃,发出巨大火光,在雨中足足烧了两个小时。

从结果看,那些超出正常数量的燃油显然另有目的,不光要置戴笠于死地,还要把机上携带的某些见不得人的资料全都烧光。

三是蒋介石的反应。

戴笠的座机失联后,毛人凤第一时间向蒋介石汇报。但蒋介石平静的竟连一句话也没说。沉默了好一会儿,蒋介石终于拿起电话,向航空委员会询问飞机去向。当得知飞机确实神秘失踪后,蒋介石一再强调,“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哪怕是普通党政大员失联——而且坠机死亡可能性极大时,蒋介石都不可能如此平静。

种种疑点,我们都可以推断出,戴笠之死,绝非寻常意外坠机。其中必然掩藏着不可言说的一桩大秘密。

后来坊间议论,不乏认为是蒋介石授意害死戴笠的。

理由很充足:

1.应对社会上汹汹之议论,撤销法西斯特务机构。但戴笠的阻力实在太大,只好杀之以平民愤。

2.戴笠主管军统局,势力发展的太快、太大,无人能够制衡。连蒋介石本人都不敢对戴笠假以辞色,何况其他大佬。

3.大概就是蒋介石听说了戴笠和胡宗南密谋平分天下。二人虽没有明说要害蒋介石,但一掌大军,一掌情报机构,都拥有暗杀或兵变的巨大能量。二人联手,细思极恐。所以蒋介石提前出手,制裁了戴笠。

无论何种猜测,虽有因有,但没有十分史料,我们也不敢妄下结论。

四、胡宗南过得也不如意

回过头来再看浴室密谋中另一位主角,胡宗南的下场。

胡宗南命运也走了一条超出常理的抛物线。

抛物线顶端,便是1947年3月攻占延安。此后便一路走低,到1950年4月,他手下数十军队丧亡一空,坐飞机撤离大陆,已是落魄之极。

蒋介石虽然一直信任胡宗南,但明里暗里对胡宗南也有许多限制。

胡宗南起初是名符其实的西北王,自潼关以西,直至新疆,莫不受其节制,马家军都是胡宗南名义上的部属。

但随着胡宗南在陕北连吃败仗,蒋介石对其不满之意渐渐显露。后来便将西北军政大权一分为二,大部分仍在西安绥靖公署,小部分分到西北军政长官公署,西北军政长官更是干脆让给了马步芳。后来西北二马与胡宗南互相提防、互相牵制,胡宗南也是叫苦不迭。

而纵观全国其他战场,东北、华北、徐州、华中四大作战区都设立了“剿总”司令部,杜聿明、卫立煌、傅作义、刘峙、白崇禧等人都是军政大权握于一人之手,好不威风。

对比黄埔一期同学杜聿明处处受人推崇、越来越得蒋介石信任的局面,胡宗南只能暗自伤神。

原因是什么?

跟胡宗南和戴笠吹牛逼平分天下不无关系。

不光是戴笠、沈醉觉得他喜欢自夸,自命国民党军治军打仗打一人,连熊向晖也觉得,胡宗南性格与为人粗豪而不精细,轻率而不谨慎,过分自信。特别是在他事业顺利、官运亨通、手中权力急剧膨胀以后,更是自傲轻狂,独断专行,引起包括蒋介石在内的大小政要的反感。

西北解放战争接近尾声之际,中共中央指示西北局做策反胡宗南起义的工作。1949年10月,中共中央西北局派被俘的原国民党军整编第二十四旅旅长张新潜回胡宗南部,向他面交了中共方面呼吁起义的信件及有关文件。胡宗南多年受蒋介石恩宠,无法摆脱同蒋的个人感情。他明确表示不能背叛蒋介石,要做文天祥,愿“为知己者死”。

此事传到蒋介石耳朵里,蒋介石不免又是一顿娘希匹的乱骂。责怪胡宗南有异心,与共军暗通款曲。

其实胡宗南对老蒋还是挺忠心的,为何产生了误会?不过还是当年那次牛逼吹大了,把蒋介石的心里吹出阴影了。

世界上有两件事开不得玩笑:一是权力,一是女人。

一旦开了,你跳进黄河里也说不清。

胡宗南逃到宝岛后,岛内各界对这个败军之将非常不满,各种弹劾雪片般砸到行政院。蒋介石也很恼怒,把刚刚授给胡宗南的“总统府战略顾问”也撤了。

1951年3月,胡离开国民党政权中枢,到大陈岛组织“江浙反共救国军”,任总指挥,化名秦东昌。其含义为,当年兵败三秦,今日东山再起。

然而这个总指挥也太过不堪,手下指挥的不是什么正规军,而是从大陆逃出来的土匪、恶霸、渔霸、流氓。胡宗南当年好歹也是手握几十万正规军、衔居中将的大将,此时竟与杂兵、土匪、恶霸为伍,真乃莫大的讽刺。

对比陈诚、阎锡山、薛岳等人的待遇,胡宗南的状况无疑过于悲惨。

论损兵折将,陈诚断送的国民党军,比胡宗南多几倍。论败亡之惨,阎锡山输得只剩光棍一条。论晚节不保,顾祝同、薛岳等人哪个又比胡宗南强?胡宗南好歹还在大西南坚持了大半年。

但陈诚官居行政院长,阎、顾、薛等人也都得保颜面,体面地终劳。唯独胡宗南,还要亲冒矢石、一线冲锋,而且还羞愧的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可以这样说,蒋介石是在有意折辱胡宗南。

谁让你吹牛!这就胡吹大气的下场。

1955年9月,蒋介石念他几十年军旅生涯,任命他为澎湖列岛防卫司令官。胡此时已进入60周岁,自知花甲之年担任此职,乃老校长念及门生之情。1959年10月,蒋介石复任命他为“总统府战略顾问”,让他荣居二线,颐养天年。而胡宗南却总觉得天不遂人愿,情绪十分低落。1962年2月,胡宗南在郁郁寡欢中病逝台北。

蒋介石顾念旧情,亲自出席了胡宗南的葬礼。望着胡氏遗像,蒋介石五味杂陈。他始终无法明白,为什么党国高官大将,手里刚掌握了一点权力,就要各种胡思乱想,而不是把全副精力投入到反共大计上?

这个终极命题,蒋介石、胡宗南、戴笠都不能解开,而是任由它化作死亡缠绕,为那场不可理解的大失败作注脚。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cw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