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的台海危机,解放台湾的机会并不成熟?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逝世,李登辉上台。此后,两岸关系发展从前进转向急速倒退。从 1994 年起,台湾当局在两岸关系问题上不断挑起争端。这样的局面在 1995 年 6 月李登辉访美时达到高潮。
1995年6月 9日,李在康奈尔大学发表了名为“民之所欲,长在我心”的演讲,声称要 “突破外交孤立”,强化台美关系,政治色彩浓厚。
鼓吹 “台独”的李登辉与其“ 继任者 ”陈水扁
▲ 96 台海危机的源起
对此,中国政府启动了一系列对抗措施。
6月16日,中国召回驻美大使李道豫,同时中央各层领导人开始向外密集释放:“ 如果台湾宣布独立,一定武力解决的 ” 信号。
同年 7~10 月,解放军在东南沿海进行了多次导弹试射和海空演习。
部队也是在此时转入战备状态:所有军官和士兵一律停止休假,返回岗位;特别是东南沿海的一线部队,进入战前训练状态。甚至连位于二线的济南军区部队都开始进行两栖训练。这是自 1958 年 10 月 5 日大规模的金门炮战结束之后,台海两岸近 40 年来最大的一次军事集结。
▲台海危机前我军开始列装 DF-15 弹道导弹,一度是我军对台军事威慑的底牌,但是数量上不足以封锁台湾海空,更无法威胁到美国航母战斗群
1996年3月,伴随着我军在台海进行第二次导弹试射,台海对峙达到最高潮。当时还是一名海军中校的我从海军航空兵机关到台海前线的雷达部队蹲点。
那时候部队已经进入一等战备状态。在上面下达的情况通报中,军委主要领导在内部讲话中明确提到:解放台湾要有时间表!并要求部队“随时做好对台军事斗争准备 ”。而在我蹲点的部队,上级下发给我们的对士兵教育材料上则明确了中央的底线:只要李登辉宣布独立,就立即解放台湾!
军营里到处是“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标语口号。
▲台海危机期间集结在东南沿海的演习部队,可以看出单兵装备依然比较落后
后来根据美国方面解密的材料我才知道:美国军方提交给克林顿总统的报告是——大陆可能故意把飞弹瞄准台湾目标,解放军已集结在台湾对岸的十五万名部队将攻占台湾所控制的金门、马祖等外岛。美国必须做好介入台海军事冲突的准备。
3 月 11 日,美国 " 尼米兹 " 号航母战斗群自波斯湾赶赴台湾海域,计划与独立号航空母舰战斗群会合,对中国军队可能的军事行动进行干预。
海峡两岸战云密布,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无奈现实:实力不足的解放军海空军
然而,相比部队上下昂扬的士气与决心,令人感到苦涩的却是当年两岸的军力对比。
除了陆军因为庞大的数量而占据优势之外,我军的海空力量相比台湾甚至都略处下风。海空军空有数量优势,而在台海这个相对有限的战场空间上,数量并不足以弥补问题。
彼时,我军海空军主力仍为二代机。大量的歼-7、少量的歼-8(及改进型)以及刚刚列装的首批24架简化版SU-27SK 战斗机构成空中作战的中坚。除 SU-27SK 有中距离雷达警戒和打击能力以外,其余战机均装备的是红外格斗导弹,超视距能力更无从谈起。
▲当时中国空军仅装备少量 Su-27SK 战斗机,这种战机尽管在中国海空军中算得上先进,可是也只能勉强压过台军 IDF,无力对抗美军的航母舰载机联队。
而海峡对面的台军账面上有约60架幻影2000和150架F16,但在96台海危机时,这两种三代机都尚未交付,其主力是以大约两个中队40余架IDF经国号为基干,大量F-5E 构成。只不过,体系对抗台湾方面拥有 E2 预警机,“ 天弓 ”防空导弹和 “长白”相控阵雷达等支持,而我军对于海空力量的运用依然停留在 70 年代。
▲当时台军手中最先进的三代机 IDF 经国号
相比空军,我海军的装备劣势要更加明显。当时我军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区防空能力,仅有 8 艘战舰具备初步的近程对点防空能力,使用的红旗 -61 导弹性能落后,无法拦截低空目标。而仿制自“冥河 ”导弹的鹰击 -8 有效射程在 40 公里内,反舰能力同台湾海军的 " 雄风 " 相当,但是数量却处于劣势。
▲ 051“旅大”级驱逐舰是当时海军的主力舰种,仍然延续火炮驱逐舰的设计思路防空、反舰能力仅相当于冷战初期水准,图为服役至今的 109 开封舰
这意味着当时的中国海军连存在舰队都算不上,只能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下活动。不仅导弹系统落后,电子设备更是陈旧不堪,在 1995~1996 年期间的演习中,甚至有使用老式设备的舰艇无法发现几海里外目标的情况出现。
相比起来,台军几乎所有大型军舰都配备了防空导弹,还有近 20 艘驱护舰装备了射程近 40 公里的“标准” 区域防空导弹和 “雄风 1”反舰导弹,能够有效威胁我军的海空力量。
在美军的评估中,台湾海军在反舰、防空和反潜上相对解放军都有一定优势。解放军唯一具备优势的陆军,很难展开两栖作战,更无法在台登陆。
▲美国海军“ 独立”号航空母舰,该舰属 “福莱斯特”级航母,建造于 1955 年搭载战机 80 架。该舰最终于 1998 年 9 月退役
至于中美之间的海空力量对比,差距更加悬殊。按照海军内部的评估,一个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基本可以相当于整个中国海军。
而当时美军调来两支航母编队号称能在 6 个小时之内让中国海军全军覆没,这并非危言耸听。所以美国海军的“尼米兹”号和 " 独立 " 号两个航母战斗群抵近台湾海峡附近后,直接否决了解放军发动大规模渡海登陆进攻台湾本岛的可能性。
兰德公司在《中美军力记分卡:1996-2017》中对 96 台海危机时中国空军的评估是:消灭它需要美军两个战斗机联队。而 2 艘航母 2 个舰载机联队搭载有超过 150 架各型舰载机,加上驻扎在冲绳美军基地的美军战机,战斗力远远超过 " 两个战斗机联队 " 的标准。
▲网传美国海军 96 台海危机行动纪念章
章下部文字为美国海军 " 独立 " 号航母
和 " 邦克山 " 号导弹巡洋舰舰名
当时中国海军的两艘当家花旦是 052 级的哈尔滨号与青岛号,其中青岛舰在台海危机时甚至尚未服役,直到危机结束两个月后才正式加入作战序列。
该级舰满载排水量只有 4000 余吨,同近万吨级排水量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相比,根本不是一个级别。更何况美军的作战核心是航母和提康德罗家级巡洋舰。而我海军其余大中型主战舰艇都是老旧的 051 级驱逐舰,这在美国海军眼里就是二战时期的军舰。
▲当时最现代化的 " 哈尔滨 " 号导弹驱逐舰,该舰1994年加入北海舰队作战序列装备有8枚 C-801反舰导弹主要防空火力为1座8联装“”响尾蛇“”导弹发射器,备弹 26 枚
新中国自建国之后就没有进行过真正意义上的海空对抗,作战经验匮乏,技术装备的代差更让人绝望。
更何况,当时我们的军队并没有长距离跨海进行两栖作战的经验,缺少专业登陆舰艇、海上支援火力也严重不足,作战思想更停留在万船齐发的解放战争时期。为了解决舰载火力不足的问题,军方甚至做出了 " 陆炮上船 " 的实验项目,这是那个时代我们的屈辱与无奈。
▲作为权宜之计的陆炮上舰实验项目,其最终结论为火炮精度无法,满足对岸火力支援的需要
至于在电子战、信息战方面,我们几乎是空白。沿海的制电磁权被美军牢牢掌控,即使单独面对台军,我们也没有必胜的把我;更何况与美军发生军事碰撞。
诚然,我们的军队有热血和牺牲精神,可是军队不能永远凭借热血和牺牲战斗下去。尤其是在军事技术的信息化革命之后——很明显,以当时孱弱的军事实力去解放台湾,谁的心里也没把握。
(另外还有一个难以启齿的重要原因是:军方高层内部叛徒的出卖,请见下篇:《我军历史上最大间谍案全解密:谁把对台军事斗争的底牌偷给了台湾?》)。
“联合 96”:一次不完全的武力威慑
从 1995 年夏天,福建沿海就一直在进行不间断的导弹试射和两栖攻防演练。这样的演习一直持续到 96 年春。具体过程目前网络上的资料已经很详细,在此我只简单罗列重要事件,以证实当年演习和台海对抗的密集程度。
1995 年 7 月 21 日至 28 日,解放军二炮部队在台海进行了第一次导弹试射,从江西铅山导弹基地朝向距离台湾基隆港约 56 公里的彭佳屿海域试射了东风 15 导弹 6 枚,均命中目标。
1995 年 8 月 15 日至 8 月 25 日,解放军南京军区出动舰艇 59 艘,飞机 192 架次,在东引北方约 28 海里处,进行海上攻防演练。
1995 年 9 月 15 日至 10 月 20 日,解放军陆、海、空部队在闽南沿海地区展开大规模军事演习,展示舰艇有 81 艘,飞机 610 架次。
▲我军在东南沿海地区频繁举行两栖登陆演习,有传言称 96 年时的“联合96”军演,旨在借机收服若干台湾外岛
1995年10月31日到11月23日,解放军位于东山岛举行两栖登陆作战操演,出动兵力包括步兵第 91 师、舰船 63 艘、飞机 50 架。
而在1996年,解放军准备在台海进行了第二次导弹发射及军事演习。
1996年3月6日,美国海军独立号航母战斗群穿越吕宋海峡向台湾岛以东洋面航行。3 月 11 日,美国海军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亦从波斯湾开赴台海。
▲美国海军“尼米兹 ”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其与独立号两个航母战斗群出现在台海,对我军实行事实上的军事吓阻
1996年3月8日至3月15 日,解放军在福建永安和南平导弹部队基地,进行 “联合96” 导弹射击演习,共发射四枚导弹。
在这里我要说一句,网上传言,其中有两枚导弹被美国关闭 GPS 而未能命中目标是纯粹是谣言。因为弹道导弹使用的是复合制导,除惯性制导之外还有无线电制导、星象 - 惯性制导等方式。所谓的 GPS 制导是为了提高精度而使用的。
弹道导弹在当时第一对于精度的要求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第二,作为一个国家的战略打击力量,怎么可能会将制导能力把握他国手中?因此,关闭之后会受影响纯属无稽之谈。
1996 年 3 月 12 日至 3 月 20 日间,解放军海、空部队在东海与南海展开第二次实弹军事演习。航空兵力之战术操演和编队航行、火炮、导弹射击及海空联训,该岛离台湾当局实际控制的岛屿不足 10 海里。
1996 年 3 月 18 日至 3 月 25 日间,解放军海、陆、空部队展开第三次登联合作战的军事演习。演练项目包括三栖登陆、空降及山地作战演练。
▲ 96 台海危机时,依然停留在万船齐发战术理念下的我军两栖作战部队
纵观整个危机,我军的武力恫吓在初期的确收获了部分成效,台湾岛内引发了百姓对于战争的恐慌,投资也在不断撤离,然而在美国以明确姿态进行军事介入之后,我军的武力威慑就变得空洞,最终流于形式。甚至让台湾当局看到了当时我军实力不足的真实情况,从而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所以仅从武力威慑的出发点来讲,96 台海危机中我军进行的军事威慑是不完全的。然而,其对台海局势、对中国军队,尤其是海空力量的现代化与信息化所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这一点,我将在后文继续论述。
黑色幽默:美军航母群撤离台海
历史总会带着一丝黑色幽默的戏谑。卷入 96 台海危机的各方力量都无法目睹它的全貌,所以难免作出难以预测的误判。
如果说美国双航母战斗群在台海巡弋将台海局势推向了对抗的最高潮,那么接下来的一幕无疑充满着浓重的戏剧性。因为在一番耀武扬威之后,美军航母竟然以局势得到缓和为由,撤出台湾附近海域。
▲军事爱好者用兵棋软件 CMANO 模拟台海危机,最终美军航母编队以 0 战损完胜我军则损失大量海空力量
从当时的情况来讲,中国常规军事力量是无力阻止美军航母介入的。所以,美航母群的撤退在 22 年来,一直是个谜。
比较官方的说法是:避免中美两国发生正面冲突、保持台海稳定,是中美双方共同利益之所在。
当美方获知“如果美国介入台海问题,中国有可能使用核武器”时,克林顿开始要求他的国家安全事务助手们,尽一切努力防止中美军队的冲突升级为核战争的局面出现。为此,美国航母战斗群向后撤离了 200 海里,以主动向中国政府表明 " 无意使冲突升级。"
▲时任美国总统的比尔 · 克林顿,其任期内对华政策几度发生重大调整
此外还有许多坊间传闻。比如,台湾海峡气候不良限制了中方继续演习的规模和时间,再比如美国政府获得信息,中国宣布导弹试射已经完成,有意放缓威胁姿态。其中可信度比较高的是由于中国的两艘战略导弹核潜艇突然消失。
危机开始后,美军情报分析部门一直未能掌握中国两艘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动向。因此,在对抗达到高潮时,美方持重判断中国的核潜艇消失是有可能突破了岛链直接开向美国本土进行核威慑,于是下令航母编队紧急撤离,以使局势降温。
▲传闻中使台海局势降温的 092 型战略导弹核潜艇,当时应已具备打击 3000 公里外战略目标的能力
然而,在 96 台海危机结束后不久,我却在中国北方某潜艇基地内见到了这两艘传说中的核潜艇。当时这两艘潜艇都在大修,给我的印象就是“开膛破肚”:核反应堆已经拆下,所有的部件都拆开了,基本上只剩下一个壳子。基地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台海危机以前这两艘核潜艇就在这里大修。这样戏剧性的情境,为台海危机平添了一丝戏剧色彩。
3 月 25 日,中国宣布在台海地区的军事演习结束。数日后,“独立”号航母返回日本冲绳基地;“尼米兹 ”号航母也返回驻地,第四次台海危机宣告正式结束。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cw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