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标题:
欧家桥的往事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浩然
时间:
2013-12-13 15:38
标题:
欧家桥的往事
欧家桥的往事
李浩然
这个欧家桥,就是专指如今东安耀祥中学(即原东安二中)原校门对河、芦江岸边的那个小村庄。
1971年暑期,我被安排在东安二中师训班(中训班)学习,担任班里的宣传干事,主要任务就是每天早晚一个人都拿只铁皮喇叭和报纸,到欧家桥南岸的高坡上,向广大农村喊广播,宣传大好形势。
大约是七月底的某天傍晚,社员正忙“双抢”,当我喊完广播,天已全不黑下来了。我也像往常一样,一个人回学校去。可这天有些特别,当我刚走上木桥,就听见对岸有几个人在大哭小叫。我心里想:可能是谁家小孩在河里洗澡出事了。
人命关天,我不得不加快脚步,迅速跑过木桥,丢下广播和报纸,用力拨开人群,挤到出事现场。
夜色中,只见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赤条条地摊在湿地上,他的刚从田里赶来的父母,都趴在泥地上哭得不省人事。有几个男社员,还拿来了孩子大约洗澡前脱下的衣裤,要给他套穿;还有一个,端来一只木箱,大约是想用它装载死者的遗体。
我挤进后,就蹲下身去用手去探那孩子的全身,只觉他眼睛紧闭,牙口咬得很紧。心想:生还的希望已经不大。可当我探到他的腋窝时,觉得那儿尚有几分温暖,于是就大声说:“都不要哭了,这孩子还能有救!——赶快端到木桥上去!”
孩子的父亲一听,好像立即见到了特大救星,几步就将小孩抱上了不远的木桥。
木桥不宽,都由碗口大的杉木拼成,我再也不顾喇叭和报纸,首先就将孩子倒着倒水,紧接着就在桥上给他做人工呼吸,还叫他父亲捏住孩子的上下嘴唇,配合我的按压给他吹气和吸气。
这时,只听人群七嘴八舌,有人说希望这老师有神功;也有人说,浮出水面已经漂了半里多路;还有的说:端到这桥上来,他娘更抵不住了……
三分钟过了,五分钟过了,七八分钟过了,还不见孩子有生还的迹象,天很闷热,四围的饿蚊又拼命向我进攻,我已全身已经湿透,人也乏了,也确实生出了几分放弃的念头。
也许这孩子真的还没注定要死,紧急中,我突然生起一个新的念头:人已经到了这地步,干脆下个狠心!于是就对他父亲说:“我做我的,你来咬他脚后跟,用劲!猛咬!”
也就在这个时候,奇迹出现了!黑暗中,只听孩子低低地“嗯”了一声。
我听得真切,心中快要息灭的信心又猛然陡长。我仍然坚持有节奏地按压,安排他父亲给其寽手脚,抹脖颈,按人中。大约又忙了七八分钟,孩子终于清醒过来了。
我临走时,反复招呼孩子父母不能放松警惕,要马上去看赤脚医生。
那时正值
文化
大革命,我反复宣读毛主席《纪念白求恩》这篇著作和它的光辉思想,回到学校后,同学们正在自习,为了不打扰大家,什么也没说,临别时,也没问过那孩子和他父母的姓名。
直到第三天傍晚,有同学对其他人说:下午有个三十多岁的妇女,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学校里寻找那救活她孩子的老师,因为不知道他是那个班的,也不知他叫什么名字,一直没打听到,最后走了。我心里当然明白,可我就是没想说。
师训快要结束的某一天,只听班里的临时党支部书记刘柱元(可能是大庙口区人)说:“人家李浩然,救过人家小孩子的命也没宣讲呢。”
现在,我早已年过古稀,这个小男孩也会有四十好几了,他的父母要是健在,对这件事一定还会记忆犹新。
我今天之所以还旧事重提,小则也可说权当自我安慰,最大的目的就是想借此告诉人们:人若溺水了,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要轻言放弃!
作者:
醉猫
时间:
2014-1-23 01: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爱情买卖
时间:
2014-1-23 06: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我来了
时间:
2014-1-23 11: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小李子
时间:
2014-1-23 15: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cw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