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标题: 刘墉下棋胜了乾隆,乾隆怒道:不怕我砍了你?刘墉的回答堪称经典 [打印本页]

作者: 微言网编辑部    时间: 2024-2-16 21:04
标题: 刘墉下棋胜了乾隆,乾隆怒道:不怕我砍了你?刘墉的回答堪称经典
前言
       在明朝时期,朱元璋与刘伯温、徐达等大将曾经下过“君臣棋”,通过这盘棋局,传达了各自的政治理念,成为一段令人称赞的佳话。棋局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政治觉悟的体现。
       在这场“君臣棋”中,朱元璋与刘伯温、徐达通过下棋的方式表达了各自的为政理念。这种通过象棋来沟通政治观点的方式,既增加了趣味性,也使政治思想更加直观地呈现在双方面前。这种做法在历史上被人们传颂,成为一段具有文化内涵和政治深意的佳话。

       另一方面,在乾隆皇帝时期,曾发生过一场刘墉与乾隆下“君臣棋”的故事。刘墉在这场棋局中竟然直接战胜了乾隆皇帝。
       乾隆一怒之下,要杀了刘墉。然而,刘墉机智地说了一句话,化解了危机,还升了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家国脉络福荫显赫
       公元1726年,吴中荆溪县有一名叫做刘统勋的秀才在乡试中夺魁。他是当地一个书香门第的后代,自小也刻苦读书。这一次科考,他终于高中进士,为这个士族披上了光环。
       刘统勋入京任职时年仅二十出头,幸运的是,他很快就赢得了皇帝的赏识。数年间,他逐步升迁,最终官至云南巡抚。刘统勋深得民众爱戴,为官清正,任内政绩斐然。这也为他在朝中赢得“廉吏”的美名,他旗下的官吏也大都清正廉洁。

       值得一提的是,刘统勋夫人出身当地望族,有着良好的教养。这位夫人为刘家育有两子一女,儿子们也都很有学识与见地。
       长子恰逢雍正末年,也参加乡试获了举人头名。这更加彰显了这个家族的荣耀。如今刘家已是朝中翘楚,一时间声名鹊起。于是在父兄荫护下,这长子也被乾隆批准以“恩荫举人”身份直接去京城赴考。
       这长子,就是后来的刘墉。一片天公作美的好条件,让他得以远离科场艰辛,直接入仕任官。

       二、清名宦宇惩恶扬善
       刘墉虽因恩荫得志,却也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他必须以才实报效国家社稷,以廉洁著称,才不负皇恩。果然,刘墉任职后的操守与才干,均让人刮目相看。他历任地方官职,深得民心。在江宁任知府的时候,他就已是个中流砥柱。
       刘知府为政勤勉公正,他多方听取民情,以民为重。许多百姓在他任内得以脱离水灾贫困之苦,因此爱戴他如神明。知府严厉惩处贪污之徒,同时开仓赈济灾民。因此百姓们亲切地称他为“刘青天”或者“包拯再世”。

       有一次,江宁一带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洪灾。众多田土化为黄泛,草木房屋一空。刘墉连夜上奏朝廷,请求赈灾银两用于救济灾民。与此同时自己也率先捐出俸禄,还监督腐败官员也需捐银。最终他总计筹集了数十万两白银,用以救治灾民、安置流离失所者。百姓们得以渡过难关,无不感激。这也让刘墉声名鹊起。
       这位刘知府后来还历任过两淮盐运使、安徽巡抚等要职。他廉政威严、惩恶扬善的作风无处不在。终其一生,刘墉都保持着公正廉洁的品格,深得民众爱戴。此时的刘墉,已成为朝廷重要的中流砥柱。他的政绩与才能,也得到乾隆的肯定。

       三、文韬武略举足轻重
       这刘知府不仅政绩显赫,亦是个才高八斗的文人。他博览群书,能诗善文;通晓经史,对古汉语都有深厚造诣。除此之外,刘墉酷爱书画,并有一手好字。他的山水画,墨韵浓重;他的楷书,力透纸背。
       这正合乾隆的口味。皇上本就是个颇具文人气质的君主,极为欣赏刘墉的才华。他们不仅常就政事商讨往来,私下里也常聚会下棋作诗。
       乾隆甚至在几次大典上,点刘墉之名来撰写御制诗文。这无疑是极高的殊荣。每每合乾隆意旨,刘墉也能立时洋洋洒洒写就几百字的讲演辞或制诰。这更使皇上器重他,称他是“文武全才”。

       因此,当乾隆思虑间需谋士相助,也常召刘墉入宫问计。刘墉的建言中肯睿智,让乾隆也从中获益良多。两人更加投契,经常聚在一起议政论道。
       正因这等出众的资质,刘墉在入仕后数年间便步步高升。他的才干与声望,也使他青云直上,最终登上人生巅峰——官至吏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名列六部之首!登上这人臣最高处,刘墉始终保持谦逊,从不骄矜自满。他只求尽心尽力报效国家。

       四、纵横捭阖皆为棋局
       千钧一发之际,刘相国脱口而出的一句话,竟化解了这场危机。只因一局棋,这位忠良之臣险些丧命帝王暴怒之下!今日一弈,竟堪称生死攸关、荣辱存亡的殊死博弈。这究竟是何等险境?让我们回到那命运的弈局,观其容貌
       这日清晨,刘相国奉召入宫,与乾隆下棋论道。两人遣词造句,气氛和谐。此时已是乾隆中期,刘墉官居要职,更是皇帝肱骨之臣。他们坐于御花园精致的亭子里,周围奢华庭院熠熠生辉。

       待落子行棋,刘相国一不留神,竟占了上风。他想认输圆场,奈何形势已到了回天乏术的地步。一着定输,刘相国心中暗叫不好。果然,乾隆见自己竟输了这臣子,当即勃然大怒,猛拍棋案,将棋子震得七零八落。他喝道
       刘相国脸色瞬间煞白,他立时跪地认错,心中却是凛然有惧。这皇帝一向好弈,岂能容忍败于臣子?自己这下可是滔天大罪,这份蓄势待发的怒火,只消一念之间便可将他付之一炬

       五、殊死一博欲加之罪
       微妙的关头,刘相国不慌不忙。他深知帝王脾性,言辞间需惜字如金。这刘墉平日里便善解人意,深谙权谋。此刻生死关头,他心中虽惊疑不定,面上却丝毫未现。
       刘墉跪地受训,方欲发言,侍卫已然手按腰间佩剑。此时万念俱灰的刘相国只觉天旋地转。他大汗淋漓,心知帝王一念之间就能取他性命。自己这番官运,怕是到头了!

       这时,他脑中电光火石间略一盘算,便下定决心:不管成败,今日便拼命一搏!于是刘相国吸足气力,稳住心神,面不改色恭恭敬敬地开口道:
       “陛下您是盛世天子,心中定怀有天下,九州四海才是陛下您的棋盘。陛下您也定不会在意这方寸之间的输赢,所以臣下才壮着胆子赢了陛下您。”
       这短短数语,既谦逊认错,又顺应了乾隆的心理;它既给了乾隆台阶下,又恰如其分地捧了君主。任谁听了这句话,怒火也该消了大半!这止妄随和语中蕴含的智谋,实在令人折服。

       六、一语双关智慧解围
       果然,乾隆听后脸色缓和,似在深思。这场危机眼见已经过去,刘相国松了口气,方才后怕而心有余悸。
       其实这短短一句话极为精妙,不仅化解危机,亦暗合深意。它既顺应了帝王的虚荣心,又清楚表明了臣子的底线——刘墉分明在告诫帝王,你我之间即便论棋技,也实属无关紧要。这番微辞中的睿谋,可谓信手拈来。
       再细细揣摩这番话,更可理解为在夸奖帝王博大的胸襟和气量。言下之意是,陛下您心胸太过开阔,岂会在乎区区弈局的胜负?臣今日若无故意,陛下也必定会宽宥这番充满智慧的应对,让人不禁对刘知府刮目相看、佩服不已。

       七、权力游戏鸡于无形
       若问君臣弈局何以蕴含险象,此乃源于帝王权力无边。一念之间便可生杀予夺,臣子们必须小心翼翼,方能驾驭君主脾性。
       这日刘相国虽机智脱困,然而历史上也有玉石俱焚的先例。汉景帝年少时曾与一位王世子下棋,技不如人一怒之间,竟当场以棋盘击杀对方。这不但祸及一国之君,数年后更酿成了动摇王朝根基的七国之乱。一个暴君的偏见与怒火,竟毁掉无数生灵。可见一霎时的意气用事,实在可悲可叹。

       若论君主之道,古人讲“塞贤禁锢而不使,谓之藏器”;故晋文公“好善不迫人”,后世之明君皆以任人唯贤。可见一个真正自信与睿智的帝王,是不会因一场棋局的胜负而大动肝火。
       这日乾隆最终没有计较,亦使刘相国见识了君王胸襟。微言大义,尽在弈局一剑之差!其实,宫廷中向来暗潮汹涌,让人捉摸不透。臣子们必须时刻揣摩圣意,谨言慎行,小心驾驭君主想象。这种弈局权力博弈的残酷性,亦印证着封建专制的种种弊端。然而万幸这个弈局化解于无形,刘相国亦重新得以挺立于朝堂之上。

       八、结语
       权力的游戏向来危机四伏,纵然刘相国官运亨通、深得恩宠,一时糊涂也几乎丢了小命。可见封建时代制度弊端的可怕,连极少数贤明之士也难逃厄运。
       然而这场危局最终化解,正显示了刘墉过人的睿智与机变。是他深谙帝王心术,到了那千钧一发之际毫不慌乱。正是有了这样识大体、懂权谋的大儒,这件趋于惨剧的事才没演变为悲剧。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cw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