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联合报社论指,尽管选前各民调都显示曾俊华的支持度远远超前,但香港特首选举出炉,北京属意的林郑月娥仍以极高的票数当选。这除了显示中共党意和香港的民意落差,也说明两年多前香港民主派未能“袋住先”接受政改方案,恐是失策。
这次特首选举,仍是由选举委员间接选出。虽仅一小撮人获准投票,称不上民主,但过程仍是秘密投票,选举委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投票,多少反映了香港人民代表的意向。较之以往的选举,这次三位候选人有更激烈的竞争,选举造势和宣传都见创新手法;尤其前政务司长林郑月娥与前财政司长曾俊华之间激烈交锋,整体选战品质颇有进步,辩论的火花也提供港人思考未来方向。
这样的选制当然不能令人满意,但香港如果要追求更充分的民主及更有效的改革,下一步应该怎么走,各党派都必须冷静思考。
首先,是“屋子里的大象”──北京,对香港选举的影响如何?北京的态度当然具有关键的影响力;但看待此事不能仅无力地说“还投甚么投,当然就是林郑了”,或随着政治耳语“其实习并没有偏好”,“中南海对港澳办与中联办不满”起舞,这都无济于事。北京对香港的控制,早从港英统治时期就已经开始,控制水源、控制粮菜,香港选举要完全隔绝北京的影响力绝无可能。但是,要说北京的影响力大到足以左右每一张选票,恐怕也是假话;否则,不会有四一七张选票“跑票”。
现在香港社会普遍忧心的是,北京对香港“五十年不变”的承诺已经质变,所以希望透过直选维持香港自治的正当性。但换一个角度看,正可能是北京感到香港已经失控,才要伸手干预。两者互为恶性循环,使一国两制形同具文。回归基本面谈,要保障香港的自由与法制,除了直选与民主,还要靠北京对一国两制的承诺与尊重,两者缺一不可。香港民主派充斥着理想主义,但考量北京在香港与全球影响力,香港各界的现实主义不能或缺。
其次,新任特首能否团结香港?香港各派都忧心香港已成为一个“撕裂”的社会,但至少在表面上还都呼吁要团结。林郑月娥在当选感言中强调,她的首要工作是“修补撕裂”,有信心和泛民合作,“不论派别邀请贤能之士加入政府”,暗示会邀请泛民加入政府。她还强调,要针对青年的不满,推动青年工作。
问题在,投给她的票几乎都来自建制派,民主派选委几乎都表明不会投票给她,这也意味林郑月娥日后施政较难取得民主派支持。林郑月娥当选时的民调,也较前三届特首上任时为低,这是她必须克服的难题。所幸,现在香港各界普遍希望休养生息,弥平裂痕,因此“修补撕裂”尚有可为。
最后,我们也要提醒香港人,尤其是民主派,必须学习政治手腕和妥协策略,在迂回中求取进展。三年前北京提出“政改方案”,同意让选民直接选举特首,但是候选人必须要得到北京的批准;结果却因社会气氛紧绷,民主派希望能一步到位,拒绝了政改方案。但如今回看,假如当时同意政改方案,这次选举即使民主派没有推举自己的候选人,以曾俊华民调之高,五百万港人普选仍有可能选出民主派支持的特首。
政治的成熟化需要时间,民主追求原就难以一步到位,审时度势迂回而进,有时比硬冲硬闯更能达到效果。尽管民主派仍然坚称不后悔当初反对政改的决定,但是,当时若懂得退一进二接受妥协的话,便能“袋住先”,这次的特首选举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香港政治近年受台湾的影响颇大,包括政党运作、选举策略,乃至学运和政治的呼应,都看得到类似的影子。但是,双方主客观条件完全不同,只能说: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吧!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cw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