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陕西西安曲江新区东三爻堡村的村民来到管委会反映拆迁问题,规划局的一名负责人在答复时“从厕所窗户逃走了”。事情发生在10月28日,视频发布者表示:“我们家附近正在拆迁,但近期规划不断变动,导致原本该分配住房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与之前提出的方案截然不同。在与规划局负责人交流时,为了回避问题,该负责人竟偷偷从厕所跳窗逃跑了。”(10月29日《潇湘晨报》) 这则新闻乍一看让人啼笑皆非,规划局负责人竟然和“跳窗”“逃跑”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一方面,这种逃避问题的行为损害了基层政府的公信力;另一方面,我们不禁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压力或无奈让人选择“从厕所开溜”? 在后续的跟踪报道中,工作人员回应称:该规划局负责人从早上九点多开始接访,一直被市民围在接待室到下午一点多,连续接待4个小时,跳窗属无奈之举。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负责人做出如此令人哭笑不得的行为?基层工作的艰巨性是一个重要因素。更高层级的工作主要在宏观层面上进行决策、规划、指导和监督,而基层工作面对的则是活生生的人、解决的是最具体的问题。 以上述案例为例,拆迁规划的频繁变动使分配住房的位置与前期方案不同。这就意味着安置房的采光、朝向、交通便利性、子女入学条件等切实影响群众利益的问题随之改变。而基层工作少不了对村民家庭情况、经济状况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制定合理的方案,甚至在难以协调时,明确说明情况并协商补偿款的数额。 其次,若将目光集中于“连续接待4小时”这一事实,负责人跳窗带有几分“末路”之感,仿佛“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无奈选择。媒体并未披露更多细节,我们不排除该负责人推诿扯皮、未妥善回应群众的可能,也不排除部分群众组织无序、诉求过度的情况。 前者揭示的是部分基层干部对民众切身利益问题的消极态度,后者则显示出基层干部与群众间沟通的低效与困难。那么,面对这种局面,该如何做?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即便基层工作具有一定艰巨性,逃避问题绝非解决之道。首先,应当端正对待问题的态度,倾听群众诉求,之后才能讨论解决方案。如果连倾听都做不到,又谈何解决?其次,矛盾发生时,双方必定都有各自的难处和诉求,这也是基层治理难以兼顾的问题之一。针对双方各执己见、沟通低效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一些行之有效的调解经验。 党的二十大以来,为“完善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多地已开始推行相关措施。如广西天等县龙茗镇古棣屯推行的“村民议事会”制度,每周一、周五大家聚在一起交流,随后乡政府职能部门在“呗哝”调解室进行进一步调解,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西藏曲水县则依托乡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现了“调解在前、激化在后”的目标,成功调解各类复杂纠纷58件。 群众提出的问题再难,“跳窗逃走”也不是干部该有的姿势。这起事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基层治理的窗口:要成为合格的基层干部,不仅要有智慧和责任心,更要直面群众问题、重视群众需求。而群众诉求与政府安排的矛盾,也需要行之有效的机制加以调解,做到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才能让基层治理更高效和谐。 作者:刘奕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