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啸山林
昨晚,中央电视台的3.15晚会再次曝光了一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公司和企业: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销售劣质卫生巾、婴儿纸尿裤;商丘市梦阳服饰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一次性内裤未经灭菌、江苏省盐城市海创源食品有限公司增重虾仁被点名、河南省商丘市有多家服饰加工企业生产的一次性内裤并不卫生,也不会杀菌等等问题。济宁市、商丘市、盐城市、虞城县、南宁市等地迅速组成联合调查组,对相关涉事单位进行了查处。这一行动无疑令人振奋,也让我们看到了正义的力量。
然而,在欣慰之余,我不禁产生疑问:这些违法的公司和企业就在我们身边,为何只有在媒体曝光后才被查处?每个地方都设有市场监督局、城管局、公安、租赁办、消费者协会等职能部门,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是否真正履行了日常监管职责?难道他们只是坐在办公室里,等待问题被曝光后才行动吗?如果各职能部门能够加强协作,实现信息共享和联动执法,任何危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都难以逃脱法律的制裁。
媒体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其发现和调查问题的能力毕竟有限。如果仅仅依赖媒体曝光才采取行动,那么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将永远无法根除。曝光一次,查处一次,这种“运动式”的执法方式,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监管和查处不能成为常态化的工作,而是流于形式,那么消费者的权益将永远得不到真正的保障。
事实上,许多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并非隐蔽难寻,而是长期存在于我们身边。问题在于,相关职能部门是否真正履行了日常监管职责。市场监督局、城管局、公安、消费者协会等机构,本应通过常态化巡查、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行为。然而,现实却是,许多问题只有在媒体曝光后才被重视,这种被动的处理方式显然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安全消费环境的期待。
因此,必须从制度层面入手,推动监管工作的常态化和规范化。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对不作为、慢作为的监管部门进行严肃追责,确保其履职尽责;另一方面,要完善日常巡查和举报机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良好氛围。
此外,广大民众也应提高自身的维权意识,像北京朝阳群众那样,以敏锐的眼光、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精神,勇于揭露和举报违法行为。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才能让那些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无处藏身,才能真正构建一个公平、透明、安全的消费环境。
总之,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不能仅仅依赖媒体的曝光,更需要常态化的监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安心消费、放心生活。
在此, 微言网呼吁国家应制定相关问责制度,对那些不作为、慢作为的监管部门进行严肃处理。否则,这种不作为不仅苦了百姓,也损害了国家的利益,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绝不能容忍的。
同时,我们广大民众也应具备北京朝阳群众那样的敏锐眼光、犀利洞察力、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公无私的精神。我们应勇于检举,让那些危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无处遁形。这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利益,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共建一个更加公正、透明的消费环境,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