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3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反向营销父母,代际关系还需沟通之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90后女生徐睿阳因与家人观念分歧,做“专家营销号”对父母进行反向营销,她使用AI生成“静叔”形象,并且学着用中老年人熟悉的专家话语体系,去包装自己的想法,与父母进行迂回沟通。话题包括“莫催婚”“别轻信保健品”“免费鸡蛋骗局别上当”等等。她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这一想法后,吸引超过40万人围观,不少年轻人出谋划策,催她快落实,甚至愿意去给新账号当“水军”。(3月30日 《羊城晚报》)

徐睿阳的“反向营销”受到大量年轻人的鼓励和支持,这背后反映出当代年轻人与父母间存在较为严重的代际沟通问题。其实,父母与子女的想法都没有真正的对与错,只是父母与子女所经历的时代不同,而导致的观念不同,他们需要沟通桥梁和合适的沟通方式进行思想的交换。

父母给孩子转发营销号视频的行为常在互联网被网友戏谑,但这何尝不是父母想与子女进行沟通做出的努力。但当下时代技术不断革新,长辈们并不能很快地适应技术的快节奏,也不能很好地甄别信息真伪。短视频算法反复给长辈们推送“大师”们的视频,家长们看多了自然信以为真,并视作“真理”,希望孩子也可以从中“受益”。子女们劝说,也未能降低父母对这些营销视频的信服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代际间沟通的复杂。也极有可能是因为子女以批评或指责的方式进行劝说,而非深切的理解与耐心的引导,这容易使父母产生抵触情绪,认为是子女们“不听话”。

父母日常忙于工作和家庭琐事,子女专注于学业和事业,彼此之间的交流常常流于表面,难以触及彼此内心真实想法,长期的无效沟通进一步加剧了代际之间的陌生感与隔阂。徐睿阳借助“反向营销”的方式无疑是一次创新的尝试,她以恰当的方式鼓励中老年人转变观念,多爱自己,与孩子进行良性交流。她的视频和想法也得到了许多中老年人的认可和点赞,同时让一些家庭的关系得到了缓和。

“反向营销”是一种缓和家庭关系的方式,并非是对抗父母想法的手段,它的本质是为了打破代际沟通的壁垒,实现真正的相互理解与尊重。但想真正解决代际矛盾,还需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子女在忙碌之余可以与父母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多关心父母的生活和心理需求,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同时,父母也要尊重子女的选择和决定,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子女们面对的问题。

家庭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父母与子女应珍惜每一次的相处时光,用合适的方式在爱中将沟通桥梁越筑越宽,越建越牢。

作者:郑乐怡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