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74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悼念三弟李年春

[复制链接]

1057

主题

161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7 20:1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悼念三弟李年春

李   石

        李年春,诨名“黑篼”,谱名泰若,书名敏然。夏历壬午年古12月22日(即1943年1月27日)寅时出生,高中文化,小教一级职称,中共党员,退休后,被本村广大党员选为村支部纪检委员。其妻邓路英,其子女冬梅、雪梅、文龙,其婿蒋国平,媳唐艳萍,其孙蒋菁、蒋芸、宝金、蒋宝银、李薇和语男等。

        1950年上期—1955年上期,在何家村小学读书;1955年下期—1958年上期在大江口完小高级部读书;1958年下期—1961年上期在东安三中初中部读书,三年级里两度担任班长;1961年在生产队当会计;1963年—1964年在江永县供销社桃川分社当营业员兼读业余职工高中。19649月起,先后在花坞井小学、庙门口小学、石桥小学、易家小学、花坞井联校,连续工作37年,并从1971年下期起,一直分别被任命和被选举为片组长和联校校长。在此期间,还曾被上级抽调到大江口公社担任“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队长,主持全队工作。2003年9月退休。

        2016年初,因身体不适,送长沙湘雅附一医院查出肝疾,11月30日再度进入东安县人民医院治疗,12月12日后,病情恶化,主动要求回家,遂于2016年12月13日16时20分,安详长逝。享年74岁。

       住院期间,家人、亲友、学区领导和生前好友,都先后前去看望或发短信和电话进行慰问,远在全国各地工作的侄儿侄女和外甥闻讯后,都发回电信或打回电话,深表关切。

      李年春出生时,全国正处抗战最艰苦时期,前方战事吃紧,家乡土匪横行,全家被人陷害,逃到荷池深山苟且偷生,接着就是民国三十四年的全省大旱,可怜七口之家,饥寒交迫,几使他瘦骨嶙嶙,性命难保,幸亏父母决定再喂他一次复奶,才得活下命来。

其后,父亲早去,家人悲痛欲绝,孤儿寡母,赊借无门,生活极度艰难。严酷的现实生活,使他不断清醒,不断提高,不断增长知识,不断增强才干,逐渐成长为一个在本乡本土人们心目中不可多得的优秀人物。他的艰苦生涯和人生道路,给人留下了许多很难磨灭的光荣——

       他是一个品德高尚和忠于职守的人。当上教师后,他潜心教学,被群众称之为“黄牛老师”。据不完全统计,37年里,他先后9次出席县、局表彰大会,21次出席区、乡先进工作者会议,还多次在区、乡教学经验交流会上进行现场教学,介绍经验。他坚守在花坞井村小,在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敦请村干部,发动群众,想方设法建起了全县农村小学第一座教学楼房,受到县委和县政府的高度赞扬,永州市委曾昭薰副书记和湖南省副省长储波都曾到校视察,给予充分肯定。

       他当组长和校长期间,带领一班子人,不仅思想挂帅,关心学生,还刻苦钻研,积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教学效果不断刷新。在全学区或全县村小统考中,各个年级人平成绩多次名列前茅,合格率和升学率也多首屈一指,被永州市有关部门认定为模范村级小学。

他是一个坚持原则、讲究礼义、顾全大局、不怕困难、广交朋友的人。他少年丧父,自学成才,七十二行他都曾问讯,三教九流也曾结交。他见大不怕,见善不欺。在十年浩劫中,有人阴谋要将村里几个“四类分子”推进大河,他作为普通民兵,敢于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因而保全了村里几个家庭的完整,维护了党在人民中的崇高威望。他从教三十多年,无论当普通教师,还是兼任联校校长,从来都与广大教职员工和广大村民打成一片,不摆架子,不牟私利,对弱者更是满怀同情。尤其是村民家里操办红白喜事,求写对联,他都有求必应。一旦遇到什么困难请他帮助,他都热心到场,出钱出力。平时哪里出了问题,只要请他到场,大多矛盾都可迎刃而解。

       他是一个勤劳节俭又能吃苦的人。在当年四兄弟共同起造原来的土砖屋中,弟弟年轻,两个兄长在外公干,他与妻子主动承担施工任务,招待工匠,出工出力,不曾懈怠。在他后来为他自己起造的砖房中,孩子年幼,经济拮据,平地基,搬砖瓦,运木材,搞粉刷,他都起早摸黑,精打细算。特别是这座房屋修成后,他便自己动手,既筹木材又当木工,把两间卧室都漫上楼板。其后还打水井,修造杂屋,开辟果园,种植树木,为他的小家庭建设和对儿女的抚育,可以说是呕心沥血,费尽心机。

      他是一个关心家人和左邻右舍的人。村里人遇有红白喜事,他都到场张罗,出谋献策。当年母亲在世,他因为孝道突出,曾被乡里授予“模范之家”的光荣称号。四弟占春读书和成家,他们夫妻都勇于担责。小姑爹家曾遇邻居刁难,他即去前去化解。外甥女英华家与邻居闹了矛盾,他第一个赶到,积极解决问题。今年年初爱华出了车祸,处理过程中,他带病坚持始终。侄男侄女成长,他都关心备至,极力鼓励。前不久,听说侄婿灵生身体出了毛病,他和路英带病赶到县城,最后在自己的养老金中拿出1200元,再三要求捎去长沙。他们在收到钱后,既深深地于心不忍,又长时间地感慨连连。

       他还多才多艺,写得一手好的毛笔字。民间的弹、拉、吹、唱,他样样都会。他说话幽默,谈笑自然,充满乐趣。他会养花、养鸟、养狗、养鱼。他还会做木工、篾工,修理各种细件,编制扫把和鸭笼,早年伟林等人生下来坐的小孩木栏子,如今家里用的许多桌子、凳子和门窗,都是他亲手做的。去年和今年,还在县办的文艺杂志《舜皇山文艺》上,发表了《苍子岭上话沧桑》和《王老五和他的四个儿媳妇》两篇文章,都曾受到广大读者好评。

      父亲在世时,曾经多次这样夸说过:年春心细,胆子大,是众弟兄中之佼佼者。伯父在世时,也曾说过:年春机灵、稳重、有魄力。我也几次说过,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他是沟通的桥梁,聚合的纽带,办事的主心骨,也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的小才子。在他六十寿辰时,我特送他一副对联——“热汗抛江永,心力注东安,首创县内模范村小;少年蓄百艺,中岁友千家,堪称邻里道德文章。”

       他在与疾病的斗争中,表现出了很是顽强的抗争精神。年初查出了顽疾,他还主动去大江源参加新村委会成立研讨会议,积极出谋献策。还建议再次组织弟兄们去春芽甸看望妹夫唐瑞松,多番问及灵生健康状况,关心孙子孙女的学习和工作。在家里,照常下地劳动,承包水塘;寒露到了,还和妻子收摘数百斤茶球,将其晒干选好,榨出茶油;最后一次住院前,还将柴火破好,说,“到时免得没有柴火烧。”离去的前三天,还讲究卫生,自动通身洗澡。听说兄弟们对主治医生工作有意见,他还百般解释和劝阻,最后,将后事一一安排,要求尽快回家,以不为医院和医生增添麻烦……

       现在,他离去了!这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重大损失,也是我们通角丘和花坞井村的重大损失。

      在这个追悼会上,我尤其要提到他去年与我提到他生平中的几件深刻的教训——

      1、当年,他只顾教书做事,很没考虑个人得失,以致民办教师一干就是三十年整,在与比他后参加工作的同志相比,很觉得来得太晚。

      2、平时很没注意自己身体的细微变化,以致后来病情复杂,健康每况愈下,最后不可挽回。

      3、对儿女耐心引导太少,从严要求欠够,具体管教更是缺欠,致使他们都没能学有所成。

      陶渊明说:“悟往昔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希望家中众多后代,都要牢记前人的心愿,学习他们的强项,吸取他们的教训。一个个都必须懂得:不求进取,不仅被人小看,而且决不会有美好的未来!

      仅此,悼之!(胞兄李浩然2016年12月12-14日泪成东安县人民医院)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