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方甄选的风波引发了广泛关注。作为新东方创始人的俞敏洪,对此事进行了回应。他恳请公众不要攻击任何主播,特别是像宇辉这样的年轻主播,称他们还是孩子,并自责自己没有保护好他们。这一番肺腑之言,不仅体现了他作为企业领导者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更彰显了他对和谐清朗网络环境的深切期盼。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俞敏洪不要攻击的呼吁却遭到了部分网友的攻击。“老头,别那么虚伪行吗?”“为什么风波不断!铁公鸡功不可没!”“一群售货员,戏还真多”……这些带有攻击性的留言,显然与善意和理性平和相去甚远。这些言辞不仅无视了俞敏洪的真诚呼吁,也进一步凸显了建设理性平和、清朗和谐网络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俞敏洪的呼吁是真诚且有价值的。他虽然是在保护自己的主播,但更多的是表达了对理性平和、清朗和谐网络环境的期盼。他说:“大家不管在哪里发言,都用理性平和的语言表达观点,多包容一点,多一点善意,给孩子们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 在这个信息爆炸、网络舆论纷繁复杂的时代,公众人物往往更容易成为网络暴力的目标。他们可能因为一句无心之言、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遭到铺天盖地的指责和谩骂。这种无端的攻击不仅伤害了被攻击者的感情,也破坏了网络的和谐与秩序。因此,俞敏洪站出来,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年轻主播发声,实际上是在呼吁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网络环境的健康与和谐。 网络暴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们往往更容易失去理性和约束,对他人进行无端的攻击和谩骂。这种网络暴力不仅伤害了被攻击者,也破坏了网络的和谐与秩序。它像一把无形的刀,割裂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友善,让网络空间充满了恶意和仇恨。因此,我们需要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这不仅需要公众的自觉和自律,更需要相关部门和平台的共同努力。 构建清朗和谐网络环境,政府一直在努力。通过加强对网络暴力的监管和打击力度,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让网络环境在持续好转。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网络素养教育的投入,提高公众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和审美水平,从而培养出更加理性、文明的网络公民。 网络平台作为网络内容的主要传播者,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他们应加强对用户言论的审核和管理,及时清理和屏蔽恶意攻击和谩骂的言论。同时,也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等,对网络暴力进行自动识别和拦截,从而有效净化网络环境。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让网络成为传播正能量和智慧的桥梁,而不是恶意和仇恨的温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这不仅是俞敏洪的期盼,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心愿。 作者:王麓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