骠骑兵 摘要:薛岳,现在几乎已经被吹捧到了抗战军神的地位,是国军抗战将领中被捧得最高的两位之一。而他的战绩,自然就是三次长沙会战,那么薛岳在这三次长沙会战表现究竟如何?真的连续三次都击退日军的进攻? 薛岳,现在几乎已经被吹捧到了抗战军神的地位,是国军抗战将领中被捧得最高的两位之一。而他的战绩,自然就是三次长沙会战,那么薛岳在这三次长沙会战表现究竟如何?真的连续三次都击退日军的进攻? 先来看看三次长沙会战的简要情况。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集中10万余兵力,由赣北、鄂南、湘北分路进犯长沙,企图在最短期间内将中国第九战区主力歼灭,当时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就设在长沙。双方在新墙河、汨罗江一线展开激战,都付出了惨重伤亡,最终日军放弃了进攻长沙的计划撤回原防,中国军队乘势追击,恢复战前态势。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日军投入12万兵力大举进攻长沙,很快就突破了第九战区的防御,中国统帅部急调战略总预备队74军紧急驰援,但由于密码被日军破译,因此在春华山地区遭到日军伏击,损失惨重。日军于9月30日占领长沙。但中国军队第三、五、六战区为策应长沙会战向各自当面日军发起了猛烈进攻,尤其第六战区对宜昌的反攻,更是打在日军的软肋上,因此日军不得不放弃长沙,撤回汨罗江以北。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2年1月,日军第11军投入30个大队约6万人,原来是为策应对香港的进攻而湖南战场发起的牵制性攻击。由于前期进展顺利,日军竟然觉得有机会攻占长沙,便直扑长沙。第10军在长沙顽强奋战,屡挫日军攻势,此时外围中国军队正陆续赶来,对日军形成合围态势,日军不得不由攻转守,撤回原防。 严格说起来,其实不存在薛岳在长沙连续击退日军三次进攻的事。按日本方面相关记录,日本真正对长沙的攻略只有两次,即第三次长沙会战和后来1944年的豫湘桂战役。而我们所说的长沙会战,就是包括了第一、二、三次长沙会战和豫湘桂战役,总共有四次大战,这里所说的薛岳击退了日军三次进攻,当然不会说最终丢了长沙的豫湘桂战役,只能是指前三次长沙会战。关于这三次大战,我也看到许多主流评价:一平一负一胜。 但是我的观点是第一次长沙会战小负,第二次长沙会战大负,第三次长沙会战小胜。我很理解各位渴望那个年代的胜利消息,可惜历史就是历史,由于离我们不远,想要彻底涂抹都没办法。你去百度一下三次长沙会战,国军用阵亡、被俘、失踪总共九万余人的代价,取得了击毙日军十一万人的结果,这种观点居然成为了主流观点,你信吗?尽管国军就代表那个年代我们国家的颜面,但事实就是那个年代我们实在是毫无颜面可言。 日本侵略中国,是做了大半个世纪的充分准备,笔者父母是六、七十年代的林垦战士,后来转入城建工作,工作原因曾到过很多我们国家的偏远地区,工作需要最细致最准确的地图,然而在八十年代后期,新的卫星地图普及之前,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得到时最好的地图,全是日本人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绘制的中国地图,一比五万的大比例地形图几乎可以覆盖我国绝大部分地区,这就是日本侵华可以看到的基础工作中的冰山一角。 军事上,日本是岛国,自然更倾力建设海军,陆军所获得的资源极其有限,现在事后来看,日本侵华主要靠陆军,而这些陆军部队,装备情况其实也不是很先进,放在世界范围来看,大约就是西方强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的装备水平,还只是指步兵装备,重炮、坦克等重武器不能算进去。 然而日本在发动侵华战争前,已经是亚洲唯一完成初步工业化的国家,国民教育水平普及了高中——今天我们都还没赶上,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国家,这就是对当时我国形成总体上的社会代差。软实力可以碾压我国的基础。在这种基础上,日本陆军步兵火力其实没并能对当时国军部队形成绝对优势,日军是通过针对性战术设置来完成碾压优势的,首先是步兵射击水平极高,利用栓动步枪远距离精确射击来提高火力输出效率。用掷弹筒压制国军的机枪火力。但是在进攻上,真正对当时中国军队形成压制,还是日军的炮兵,尤其是在大队(营)级单位的大队炮——每个大队装备两门70毫米九二步兵炮,没错就是两门,这点炮兵对于西方国家陆军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对于中国军队来说,就已经是到天了。就连最精锐的中央军部队,步兵团都没有直属的身管炮,能有一个迫击炮连就已经很不错了。这还是日军在编制里就规定的炮兵部队,如果担负的任务比较重要,还会额外加强配属炮兵部队。而绝大部分中国军队,步兵师一级都没有几个在编制里有炮兵营的。再加上炮兵是技术部队,双方炮兵在射术技术上的等级差距,最终造成在战场上,中国军队炮兵被日军炮兵完全压制。 但是,真正用心关心抗战历史的朋友,还是需要沉下心仔细研究这段历史,比如看看日本在1937年全面侵华后的战略态势地图,最好再覆盖一下现在的3D地图来看,你会发现当时日军控制的地区,基本都是平原地区,而且铁路、公路交通越好的地区,日军的管控也就越强。一旦靠近山区、水网发达地区,即使在日军占领区,都是游击区,华北、苏北这些我党领导下的武装活动范围就不说了,大家都很熟悉。就说浙江四明山地区,一共才多大点地方?国军游击队一直坚持到抗日胜利。 而回到今天的话题,湖南长沙,就是我国长江流域东南、中南平原开始向西部山区过渡的地区,也是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反复拉锯、对峙的地区,客观上的地理条件,就是当时中国落后的地理条件,从东部传统发达地区的还有现代意义上的交通,开始从这里朝西部交通比较困难的地区过渡,到达这种山区范围比日本国土都大的地区,日军行动能力被严重限制,尤其是日军炮兵部队,即使代畜卒们极致的发挥了昭和男儿的根性,能把大炮拆散了带上山,可是能带多少炮弹?一旦失去优势火炮,日军凭借军人素质软实力,虽然还是对中国军队占据很大优势,但日军步兵火力密度的降低,使得中国军队人多的优势可以发挥出来,可以用多对一的血肉长城战术和日军形成僵持。
中国方面在这个时代,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社会形态毕竟已经经历过辛亥革命和北伐,完全脱离了封建时代,大多数人确实还处于文盲愚昧状态,但已经有相当数量的精英阶层受到现代科学的洗礼,在他们引导下,中国社会也在朝现代化进步,中国自甲午战争以后,政局动荡不安,整体状况很糟糕,可是说到底,无论哪一方势力,包括割据的军阀,内心都是对于日本的野心有相当的警惕。保定军校蒋百里校长,早就预见到中日必有一战,中国在落后情况下,该如何对应的方略,这个思路在抗日战争时期,演化为持久战思维,国军则是以空间换时间,其实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对于日本,最有效的战略就是一条,打得过要打,打不过也要打!就是不降也不和,拖死你。这就是我们当年的战略,一直拖到到国际时局的大变化,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日本方面,原本侵华是有完备设计和准备的,老实说,如果当时日本下决心,一步步实施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有识之士建立的侵华方略,我们国家才是真正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幸运的是日本的现代化发展中,也遇上了一个现代发展很难避免的社会矛盾,大量受现代教育的人,有了新知识却没有脱离愚昧无知的思想,于是愚昧得以在现代知识的体系下蓬勃发展,尤其当年日本社会的超常规进步,让巨量的社会底层渴望以新知识改变命运,一个是产生大量愚蠢的爱国贼,而且在高层为数不少很坏的爱国贼带领下,形成日本社会主流思潮的军国主义,然后开始绑架整个日本社会,向着激进发展的道路上狂奔。始作俑者,就是日本战略天才石原莞尔,现在我们网络上有个嘲笑当时日本人缺乏有战略头脑的人的主流观点,这是不对的,日本精英阶层并不愚蠢,有的是有战略头脑的人,可是这种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是少数有头脑、有眼光的人,都招架不住汹汹愚者引发的时代大潮,尤其是有很坏的精英在带领这种大潮时。 石原莞尔就是一个非常有战略眼光和头脑的日本人,他甚至还发现原来日本精英们设计的侵华战略方针中,有保守和可供他利用的地方,他可以略微更进一步的加快步骤,而给他个人带来很大好处,这就是中国的军阀割据和混战,对国力的损耗和互相间无法协作,因此石原莞尔利用日本国内激进派思潮,军队内渴欲建功立业的少壮派,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完成对整个东北的吞并,坐大了日本关东军。以石原莞尔的头脑,他不会看不出日本几代精英蚕食中国战略的妙处,可是他忍不住自己人间五十年的寂寞,要从中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当然还希望自己凭此功勋,牢牢把握住少壮派这架战车,来操作以后的日本军队和侵华战略,可是石原莞尔没想到自己为日本打开了通向地狱的大门!
随着石原莞尔功成名就了,土肥原、板垣征四郎、冈村宁次等等这些人就不想要建功立业?所以石原莞尔的成功,和当时中国的虚弱,刺激起无数少壮派更激进的热血。面对这一情况,有着战略头脑的石原莞尔还曾经试图刹车,但立即被当作拦路虎排挤出权力中心,被派到天皇皇宫的某个哨楼担任“凤翔要塞司令”。 于是日本陆军迫不及待的在华北屡屡生事,发动卢沟桥事变绑架日本与中国全面开战之后,日本海军就有些坐不住了,打起了淞沪会战,终于日本迅速投入了全面侵华,这时的日本连全面扩军都没来得及完成,原本最不安分的关东军,又发现自己被苏联拖住,根本无法放手进入关内……。好在中国真的很菜,日本就用自己手头这么点筹码,迅速完成了对中国东南部最富庶最精华地区的战领,可是也就到此为止了,在这个基础上,日本不做总动员,兵力扩张已到极限,对中国富庶地区的占领,由于中国原本的贫穷落后,日本没有资金也没有时间来投入,可以抢劫掠夺点东西,但是对于现代国家战争所需的资源,几近于无,战争再胜利,所需的成本回本遥遥无期,日本发展从明治维新起,始终被资金匮乏困扰,这场没准备充分的战争,严重消耗了日本原本的发展资源。 日本人自己也知道,所谓三个月灭亡中国只是一句口号,他们原本寄希望于国家斩首行动,即占领南京后,跟满清入关一样,天下传檄而定。但国民政府退守武汉,继续抵抗,日本追着打过去,虽然拿下了武汉,但国民政府又退守重庆,一句话:打不过你也不投降!这就麻烦了,天下未定,怎么把占领区的资源消化、发展起来?于是中国战场成了一个大泥潭。 日本在全面入侵之初,几次大会战中,也打算把中国军队主力聚歼,但是都没能得逞,都是打成了击溃战,或者就给中国跳出了合围。中国军队即便伤亡惨重,但建制还在,架子还在。政治上抬出汪伪政府,虽然也混乱了一点人心,但汪精卫原本就是一直斗不过蒋介石,才投靠日本的,总体格局还比不上蒋介石,所以日本高层的激进派和稳健派还是产生了一个默契,希望国际调停,尽快停战,他们的底线是长江流域的占领区可以还给中国,中国承认伪满和黄河以北由日军占领,并且做出战争赔偿。蒋介石的意见是你跑我家打砸一通,我还要赔钱给你?想停战?做梦吧。别说长江流域,连黄河以北都得还回来,一切回到卢沟桥事变之前!钱么,知道你小日本也穷困潦倒,就不找你陪了!实际上日本激进派不愿意退出任何到手的占领地区,稳健派愿意在地盘上退回卢沟桥事变之前的态势,但中国得赔偿巨额军费,双方最后妥协成还长江流域的地盘和大约一半军费。可是蒋介石这时政治上无法认可卢沟桥事变之后的任何占领,经济上兜里比他脑袋都干净,想赔也没钱! 这下把日本人逼急了,手里有锤子,当然看什么问题都是钉子,中国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落到军事解决中国的军事力量上。但实际上日本这时候,在中国战场上的军事力量并不足,维持占领区就占用了很大一部分,长江中游地区的11军,基本就是日本唯一可以实施战略进攻的机动力量。虽然除了11军之外,还有二、三十万兵力,却要面对周边中国军队几个战区百来万人的压力,不过当时中国最能打的几支部队,几乎都集中在薛岳的第九战区,也是日本最重视的一个军事集团,日本对华作战有个战术策略,就是经常集中兵力,围歼他们认为很能打的中国军队,在第九战区,有黄埔一期关麟征的52军,有铁军第4军,有泰山军第10军,也有后来五大王牌之首的74军,还有当时中国唯一的机械化装甲部队第5军等。 日军一则希望逐一围歼这些部队,二则自己机动兵力少,但打击力强,希望用以攻为守的方式,控制周边中国军队军力发展。国际局势上,日本在诺门坎吃了苏联大亏,密使跟英国会谈,要请英国压迫中国政治解决中日问题,需要打给英国看,表示自己在中国不是不能打,是真心想政治解决问题,于是决心攻击第九战区,主要目的是围歼关麟征52军为核心的第15集团军,并没有攻击占领长沙的目的。 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日军队态势是这样的;日军沿长江南岸,由东向西占领洞庭湖东岸,向南隔新墙河与国军第九战区对峙,如果一路向南推进到长沙,沿途除了地形复杂的山岭外,还需要依次横渡四条东西向的河流,分别为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浏阳河。这在军事上是极为不利的。 1939年9月第一次长沙会战日本方面并没有占领长沙的企图,主要目标就是围歼第15集团军。当然这个目标最后也没有达成,关麟征的部队虽然伤亡惨重,但是处于防御作战,死守血战同时也给进攻方日军也造成相当损失,日军发现已经没有围歼15集团军的机会,遂退回新墙河北岸。薛岳发现这一战当中,对日军造成伤亡最大的,大多都是死战后溃败到附近山里,重新集结的部队攻击日军侧翼造成的战果,于是产生了后来天炉战法的初始想法。
1941年9月,国际局势又有变化,德国在欧洲横扫千军,看到德国的胜利,日本开始头脑发昏,放弃原来对英国承诺的不在华扩大占领区与主动大规模进攻,还准备抽调中国内地原本就紧张的部队到东北地区,积极准备对苏作战,那么华中部队被抽调后,兵力尤显紧张,于是决定在抽调部队前,再对中国第九战区进行一次有力打击,使其在自己抽调部队后也无力反攻。不要奇怪日本为什么盯着第九战区打,原因也很简单,第九战区集中了当时国军一百七十几个十里的五十三个师,近三分之一的战力,而且能打的几支部队也几乎都在这个战区,围着日本华中部队的百多万中国军队,如果敢于主动进攻日军的话,只会是第九战区,所以日军决心再次出击,重点打击第九战区。这次日军也确实得逞了,这一次日本还宣称工作卓越的密码破译人员成功破译了中国军队的密码,其实我个人怀疑是国军漏勺似的保密工作没做好。最关键的是薛岳把不成熟的天炉战法交给各部队实施,这个天炉战法,远远没有后世说的那么神奇,大致上,有点像后来抗美援朝李奇微实施的磁性战术,薛岳不要求部队死战,而是要求他们尽量顶住日本人进攻,觉得顶不住时,可以后撤脱离战场,跑到山里重新休整后,再出来攻击日军侧翼。想法是挺好的,可是国军的套路大家也知道,干脆大家死守作战,那么还能打发了性血性的很,尤其基层官兵,血性起来就是民族英雄的架势,可是战场后撤这种需要高度组织能力的招数,一直到后来被解放军赶出大陆都没学会,这一听可以自己决定后撤,那还要跟日本打到顶不住才撤,那不是傻子吗?!本来还在前面准备苦战的部队也不是没有,这看到自己在打,友军没打就撤,那老子是用命换你快活的?撤!所以相当多部队日本人都没见着呢就跑山里休整去了,傻了眼的薛岳气急败坏,强令各部攻击时,溃败已经形成,即使有部队攻击日军侧翼,日军侧翼也是有保护的,根本没有部队能打穿日军侧翼。这一战日军真的一直打到长沙城下,给九战区造成极大损失,日军算完成了战争目标,然后主动撤到新墙河北岸。 这一战对国军,对薛岳本人都很有触动,国军杀了一批将领,撤了一批将领。薛岳则改进了他的天炉战法。日军内部也产生了极大的争议:既然中国军队已然如此软弱,咱们都已经打到长沙了,干嘛还要保守的退回来?不如直接再占领长沙算了!正好日本这时决定向美英开战,实施南下战略,南面首先就要进攻英占香港,希望华中方面军能发起一个攻势,牵制一下第九战区,于是在第二次长沙战役后仅三个月,日军发起了第三次长沙攻略作战。 日本大本营方面的要求是华中方面11军策应牵制第九战区,结果开战没几天香港英军投降了,造成大本营对华中方面军的进攻是应该停还是继续产生了犹豫,而这一次日军11军司令官阿南惟几是明确准备占领长沙的!这也是这次开战后日军的作战命令屡有反复,产生混乱的原因。尽管这一次11军只抽调六万人发起进攻,但是有上一次战绩垫底,以及一贯以来日军在中国战场的优势,日军这一次尤显骄横。 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发动十二万人,补充三千六百多吨物资,而这一次只投入了六万人不说,补充物资只有三百多吨,连上一次的零头都不到。而国军方面,薛岳对天炉战法有所改进,关键就是各部撤退时机由指挥部掌握,撤退后预设二线、三线阵地也先安排好预备队和补给,而作为天炉底的第10军明确命令就是死守,军长戴罪立功。各部重新休整后也不急着攻击日军侧翼,而是等日军后撤时随尾攻击,终于让这一次的国军撤退有了点组织度。离奇的是这一次日军侧翼掩护部队过于骄横,只留小部队掩护,大部分也抢着要去攻击长沙,原本不准备侧击的国军,一旦打成胶着,就发现日军侧翼火力稀疏,自己可以顶住,于是各部真的就打成磁性战术。 这一次日军一路战斗前进,火力密度比前两次低,所遇抵抗强度比前两次高,到长沙城外,国军打死一个少佐大队长,缴获文件上报薛岳,里面是日军装备弹药情况,特别是弹药携带量:步枪子弹120发,轻机枪子弹1000发,重机枪子弹4000发。师团山炮弹150发,小炮弹90发,手榴弹人均一枚……薛岳遂命令各部强力出击,因为他知道如此弹药携带量的日军,一路攻击到长沙城下,已然弹药无多,这一次第10军坚守长沙,岿然不动,赢得了泰山军的名号,正是日军此战已无多余火力拔除城中火力点,还要承受岳麓山上两个国军重炮团的优势火力轰击。阿南惟几还偏不信邪,凭借大和男儿的坚韧和靠空投勉强维持的弹药,硬是扫平了长沙城外的国军阵地,但是这时,国军外围部队也已经围了上来,第4军已经和城内第10军取得了联系,74军已经展开攻击,日军这时才无奈撤退,为时本来已晚,可惜国军组织度稀烂的毛病,令战略上的大建制围歼日军的机会,还是出现无数战术漏洞,一场围歼战勉强打成个击溃战。薛岳外围十来个师预备着闲置,没能赶得及参战。国军一线部队忠勇当然也不用怀疑,但是兵员素质也确实拖累了战果,光是第十军,耗费机步枪子弹六百六十余万发,按战后国军自己报的歼敌五万余人全算第10军打死的,还不计炮毙的,也要一百多枪才打死一个人,而同时期,我军刘伯承元帅在点名批评某部,歼敌时居然要17发枪弹才打死一个敌人……
不过总的来说,第三次长沙保卫战国军确实是艰难的取得了胜利,这一次日军确实是被打的狼狈败退回新墙河北,而不是主动回撤的,所以薛岳只能说在这一次是顶住了日军的进攻。 至于19333年的豫湘桂战役中,薛岳对日军即将展开大规模进攻的迹象和统帅部的警告都视若无睹,自大地以为ijun被第三次长沙会战打怕了,再不敢进攻长沙了。而战役开始,自己就跑到了耒阳。就留下自己的嫡系第4军军长张德能指挥,结果张德能盲目遵照薛岳的布置,不听参谋长的正确建议,最终短短三天就丢了长沙。战后张德能为薛岳背了锅,因为长沙失守被枪决——可见,薛岳的军事指挥能力,也就这样,现在有些文章的吹嘘实在有些离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