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3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伏尔加河畔回到祖国怀抱:土尔扈特东归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7 21:26:4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9年9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凉州会盟、瓦氏夫人抗倭、土尔扈特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戍边等就是这样的历史佳话。”

围绕“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等六段历史佳话,国家人文历史将做成专辑详细解说。今天发布第五期——土尔扈特万里东归。

渥巴锡汗带领土尔扈特部东归。来源/电视剧《东归英雄传》剧照

乾隆时期,曾有位部落首领带领几十万族人从伏尔加河流域历经艰难回到祖国,这一伟大举动便是“土尔扈特东归”。此事距今虽已两个半世纪,但东归精神所体现的爱国之心仍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值得细细体悟。

西迁的历史

土尔扈特是我国古老的蒙古族部落,是卫拉特 (清朝称厄鲁特) 四部之一,部落祖上曾担任过成吉思汗的护卫。卫拉特在明朝时被称为瓦剌,到也先掌权时势力达到极盛,发动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也先死后,瓦剌逐渐衰落,迁移到新疆地区。

明清之际,卫拉特蒙古主要有四个部落,包括土尔扈特部、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以及让康熙帝头疼的准噶尔部。17世纪20年代,因准噶尔部日益强大而寻求盟主地位,卫拉特各部之间内讧不断,加之牧场缺乏造成土尔扈特人严重的经济危机,当时的首领和鄂尔勒克决定率部西迁。

伏尔加河。摄影/KVN1777,来源/Adobe Stock图虫创意

伏尔加河下游乃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水草丰美、气候适宜,此时沙俄势力尚未控制此地,而原有的诺盖人已迁徙,乃是以游牧为业的土尔扈特蒙古人的理想乐园,故而和鄂尔勒克率领族人在此建立了新的游牧政权——“土尔扈特汗国”,但好景不长,沙俄的侵略随即接踵而至。

极力扩张的沙俄政府将伏尔加河流域视为自己的领地,但酷爱自由的土尔扈特人从未有过臣服的想法,这引起沙俄强烈不满。

因此,自从土尔扈特部来到伏尔加河流域,双方之间武装冲突时有发生。沙俄为了压制土尔扈特人,将凶狠残暴的哥萨克从顿河草原迁到伏尔加河草原,使得土尔扈特人的可用牧场越来越少,严重阻碍了土尔扈特游牧经济的发展。

此外,叶卡捷琳娜二世登上沙皇宝座后,坚定地推行彼得一世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不断发动对外战争。据统计,1762年至1769年间,沙俄共征兵32次,人数超过125万。英勇善战的土尔扈特人自然是征兵的重要对象,自阿玉奇汗开始无数土尔扈特人被迫前往战场,归来者仅十分之一,数万土尔扈特人因为沙俄的扩张战争战死,何其悲怆!

渥巴锡执政时,沙俄政府又征调两万多土尔扈特人参加沙俄对土耳其的战争,但是战后土尔扈特人不仅未受到任何嘉奖,身为统帅的渥巴锡还被俄军将领羞辱。一位西方记者曾这样描述:“沙俄官员和司令们纵容自己下级对野蛮人的宗教和卡尔梅克喇嘛的迷信仪式态度,粗暴地进行侮辱”。

渥巴锡画像。来源/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土尔扈特虽然西迁,但其与中原王朝的联系始终未断。1646年,土尔扈特首领书库尔岱青就派其弟前往北京,向大清进贡。之后1651年、1655年、1709年又多次遣使入贡。1712年使臣萨穆坦抵达北京后,向康熙帝表达了土尔扈特部希望回归祖国的意愿。康熙帝甚为高兴,立即派出图理琛等32人使团前往土尔扈特部。雍正、乾隆时期,双方继续友好往来。这些交往为后来渥巴锡汗的回归埋下了种子。

18世纪60年代,长久的压迫与奴役使得土尔扈特人面临严重危机,以至民间哀叹“土尔扈特人的末日到了”。是继续逆来顺受、屈辱生存还是反抗自救,成为首领渥巴锡亟需进行的抉择。恰在此时,沙俄又要求渥巴锡交出一个儿子作为人质,还需一并交出三百个显贵名门的儿子,而渥巴锡的兄长萨赖正是死于幽禁之所,沙俄的压迫与祖国的友好形成鲜明对比,渥巴锡毅然决定“举族东迁,回归故土”。

东归先驱在祖国受到礼遇。来源/CCTV10《探索·发现》栏目:《土尔扈特部东归 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民族大迁徙》截图

历经艰险,万里东归

渥巴锡的东返计划,最迟在1767年便已开始,到1770年,时机已趋成熟,1771年1月5日,是土尔扈特蒙古历史上的光辉时刻。

就是在这一天,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人举行了反抗沙俄压迫的武装起义,并踏上了举世闻名的东归征程。这天清晨,东归队伍遗弃了不能带走的锅灶、粮食、铜钱等物品,渥巴锡更是带头点燃了自己的宫殿,一霎时,无数村落随之燃烧,熊熊烈火在辽阔的草原上燃烧,显示出东归队伍破釜沉舟的决心。

伏尔加河下游一月初正是隆冬季节,寒风凛冽,白雪皑皑,在这冰雪中,成千上万的土尔扈特人一队接着一队陆续出发,彻底离开了他们居住一个半世纪的异乡。渥巴锡所率东返队伍共三万三千三百六十余户,总计十六万八千余人,均是伏尔加河东岸的土尔扈特部众,伏尔加河西岸的部众因为河水的阻隔并未跟随渥巴锡一起东返。土尔扈特人民起义东返的消息传到彼得堡后,叶卡捷琳娜女皇大发雷霆,认为这是罗曼诺夫家族和头戴彼得大帝王冠的守护神鹰永不磨灭的耻辱,下令要尽一切努力追回土尔扈特东返部队,让他们重新回到伏尔加河流域。但一切为时已晚,此时的土尔扈特蒙古军民已渡过雅依克河,奔入哈萨克大草原。

土尔扈特部东归路线图。来源/网络

进入哈萨克大草原后,狂暴的风雪和食物的匮乏,使得土尔扈特人不得不停留在恩巴河一带,耐心等待气候的转变。当寒冷的二、三月份过去,万物复苏,春光温暖大地,土尔扈特人决定于四月初继续启程。但在此时,又出现哈萨克骑兵的袭击,土尔扈特人奋起反抗,虽击退了敌人,自己亦伤亡惨重,再加上缺乏食物和水,处境艰难,为了避开袭击,土尔扈特人选择了一条通往沙石地区的道路。

1771年7月8日,东归的前锋部队与前来相迎的清军在伊犁河流域的察林河畔相遇。7月16日,清军总管伊昌阿、硕通在伊犁河畔会见了刚刚抵达的渥巴锡、舍楞及土尔扈特东归的主力部队及家属。随后,渥巴锡一行前往伊犁,参赞大臣舒赫德特将从北京“六百里加急驰递”的《乾隆谕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舍楞敕书》交给渥巴锡等,谕旨声明土尔扈特人与沙俄信仰不同,如今归顺清廷,行为可嘉,清朝必会尊重其信仰,并表示已命伊犁将军选择水草丰美之地,作为土尔扈特人歇身安居之所。

乾隆帝友好的态度解除了渥巴锡等人的担忧,随后,渥巴锡等首领于8月5日离开伊犁,直奔承德朝觐。

至此,历时八月有余,行程近万里的土尔扈特东归结束,土尔扈特人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让人哀伤的是,据《满文录副奏折》记载,离开伏尔加河的近十七万土尔扈特人,因战争、疾病、饥饿等困难,到达伊犁的仅有一半,一半人在路上牺牲了生命。

万里东归路上,土尔扈特人冲破沙俄军队重重阻截,战胜严寒与瘟疫侵袭,终于重返祖国母亲怀抱。来源/CCTV10《探索·发现》栏目:《土尔扈特部东归 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民族大迁徙》截图

妥善安置、幸福生活

清朝为接见渥巴锡,作了精心准备。乾隆帝传谕沿途官员对渥巴锡一行要设宴款待,充分显示大方热情之意。对于渥巴锡一行所需的马匹、牲畜,也下令提前备好,以免耽误行程。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帝对沿途玩忽职守、接待不周的官员均予以革职,包括总兵恒德、陕西按察使德文、知府博尔敦、怀安知县何燧、口北道明琦,山西巡抚鄂宝、直隶总督杨廷璋也因督察不利受到申斥,足见乾隆帝的重视。

1771年10月中旬,渥巴锡一行在木兰围场觐见乾隆帝,进献礼品,乾隆帝以蒙古语问候之,并在蒙古包里以茶食招待,足见乾隆帝的精心准备。

次日,渥巴锡等人在苍山滴翠的伊绵峪参加了规模盛大的一年一度围猎,恰巧遇见已经归顺的杜尔伯特部首领车凌乌巴什,双方本是老相识,一时感慨万千,发誓永远效忠天朝,传为佳话。

10月24日,在避暑山庄,乾隆帝对来归的土尔扈特蒙古大小首领予以封赐,随后,乾隆帝又多次召见渥巴锡并与之长谈,渥巴锡亦向乾隆帝面述东归的悲壮征程和祖辈的光荣历史。正值普陀宗胜庙落成典礼,渥巴锡一行与喀尔喀、内蒙古、青海、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王公贵族一起瞻仰礼佛,乾隆帝还在普陀宗胜之庙内建立《土尔扈特全部归顺纪》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座巨型石碑,以资纪念。在优待土尔扈特贵族的同时,乾隆帝对土尔扈特人民及时采取了赈济措施。

东归后的土尔扈特人民历经长途跋涉、艰苦奋斗,几乎丧失了所有牲畜,很多人衣不蔽体,面容枯槁,对此,乾隆帝立即下令采取措施,据《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伊犁将军负责统筹,需使得土尔扈特人民丰衣足食,分地安居;张家口都统负责提供游牧之牧群;陕甘总督负责准备茶叶、牛羊等物。

短短几月间,新疆、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古等地支援,调集的物资计有:马牛羊20余万头,米麦4万多石,茶2万余封,羊裘5万多件,棉布6万多匹,棉花近6万斤,以及大量毡庐等。这些物资雪中送炭,使得土尔扈特人能在祖国安居生活。清代对蒙古实行盟旗制度,土尔扈特来归后亦是如此。为了妥善安置归来的土尔扈特部众,清廷派人勘查水草丰美之地,将巴音布鲁克、乌苏、科布多等地划给土尔扈特人作牧场,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东归人民。来源/大型实景剧《东归·印象》剧照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历经千难万险,是一部真正的英雄史诗。土尔扈特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对祖国的忠诚与认同。土尔扈特的东归精神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证实了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土尔扈特部虽离开故土一个半世纪之久,但始终在情感上和文化上与祖国保持着血肉联系。

以渥巴锡为代表的土尔扈特首领毅然决定东归,彰显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正是各民族对祖国的强烈认同,推动着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不断发展。

土尔扈特东归英雄纪念塔。摄影/库鲁克下的11G,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马汝珩、马大正:《漂落异域的民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刘春莉:《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原因综述》,《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1期。

END

作者丨叶盈语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