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极目新闻报道,近几天,湖南邵阳不少食客关注到了当地一家烧烤店的“麻辣竹签”,有人觉得新奇,特意前去品尝。20日,店主马先生表示,竹签上撒了辣椒粉、烧烤汁、葱花等直接开烤,会有香味,顾客用舌头“嗦”就行。每份“麻辣竹签”50串,定价10元,推出后意外受到顾客尤其是女顾客的青睐,一天能卖几十份甚至上百份。 然而,在这股潮流背后,我们不禁要思考:“麻辣竹签”这样的创新是否真的符合餐饮的本质,又是否会对消费者的健康和行业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麻辣竹签”之所以能够吸引到大波顾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新奇性和话题性。在社交媒体时代,任何具有话题性与争议性的商品或服务往往能够迅速获得关注,进而引发消费热潮。对于消费者而言,出于猎奇心理去尝试新奇的食物不仅能够满足好奇心,还能在社交平台上获得关注和点赞,满足虚荣心。而对于商家来说,在竞争激烈的餐饮行业为了吸引顾客,在菜品上推陈出新本无可厚非。店主马先生观察到爱美女士想吃夜宵又怕长胖的需求,从而推出“麻辣竹签”,这种对潜在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和创新精神值得肯定。通过这种新奇菜品,店铺成功吸引了流量,增加了客流量,短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店铺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然而,当新奇走向极端,就可能变味。这类“奇葩”烧烤的出现,难免会让人质疑是否在玩噱头,给烧烤披上“奇”而不实的“新衣”。以“麻辣竹签”为例,从本质上来说顾客花钱买的更多是一种新奇体验,而非传统意义上可饱腹的美食。长此以往,一旦消费者新鲜感、猎奇心理消退,这类缺乏实质美食内涵的“创新”将难以为继。此前不少网红餐厅凭借新奇噱头火爆一时,但很快就因产品本身缺乏竞争力而倒闭,个别网红餐饮店的生命周期,甚至小于一个月,便是前车之鉴。 在“麻辣竹签”的走红背后,食品安全和卫生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虽然店主马先生表示竹签都是一次性的,用过就扔,但我们无法保证当“麻辣竹签”被各大烧烤店追风推广后,其安全与卫生依然可以做到让顾客放心,这就引发了不少消费者对其卫生状况表示担忧。当竹签从食品载体变为食品本身,对于其清洁和消毒过程必须严格把控,否则很容易滋生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 烧烤,其根本应是以食材为核心,通过独特的烤制手法和美味的调料搭配,为顾客带来味觉上的享受。固然以新奇为噱头能够在社交媒体的加持下迅速吸引流量,但餐饮商家要明白消费者最终看重的还是食物本身的品质、口感和卫生。商家应在保证食品安全和优质服务的基础上,适度创新,将新奇元素与真正的美食体验相结合,打造出既美味又有趣的菜品,才能真正留住顾客的心,实现店铺的长远发展。 “麻辣竹签”这一现象也给餐饮行业提了个醒:创新和吸引眼球固然重要,但切莫让烧烤乃至整个餐饮行业披上“皇帝的新衣”,“奇”而不实、华而不实。只有在美食本身上下功夫,提供好的口感,才能在激烈的餐饮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将客流量真正变为客“留”量。 作者:黎思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