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近日,“一箱硬币”突然出现在广州、成都、沈阳、合肥、郑州、重庆、南昌等城市,旁边有块告示牌:“如你急需用钱,请自取,每人最多5元。”多地的测试结果极其相似:几乎没有人突破最多只能拿5个硬币的规则,有人拿硬币,也有人投硬币,在个别城市,盒子里的硬币最终比原先还多了。此事在网上疯转,后被指是一场商业策划。 华商报发表朱昌俊的观点:类似的街头道德测试实验并不少见。有测试老人倒地扶不扶的,有测试能否“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还有无人商店测试等等。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测试场景下,结果并不一致。试图拿一种测试来衡量一座城市市民的道德水准,不仅结果容易失真,也是对道德的浅薄认知。某种程度上,类似的测试,除了商业因素的驱动之外,更是对当前社会非黑即白的二元式道德观的迎合。这次硬币测试,它就预设了这样一种隐性的道德观:少拿、不拿是道德的,而多拿则是非道德。但退一步想,若真有急需,拿六块硬币的人与没有需要而拿两块的人,在道德水准上,真有那么大的区别吗?任何一个社会,习惯在种种测试中确立道德基准线,至少证明这个社会还是不够成熟与理性的。每个人都得明白,靠这种方式来测试道德与人性,终究是不恰当的,也无法测出社会真实的道德发育状况,当真你就输了。 一个正常的社会,有基本的道德与价值观,还有法治与规则的约束。所以,绝大多数人会循规蹈矩地生活与作为。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社会难免存在个别行为不佳者乃至违法犯罪者。由于个别行为不良的人的出现就否定一切,或是鉴于多数人的循规蹈矩而选择性忽略某些不良行为,都不客观。我们或可得出如下结论,正常的社会,既不像涂脂抹粉“扮靓”的那样完美无缺,又不像恶意贬损“展示”的那样令人皱眉。理解了这一点,再看一些新闻,你可能更有辨识力,更懂得自己不应被没准是源于策划与炒作的新闻所左右情绪乃至行为。这也是为什么虽然遇到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常被热议,但见义勇为的人与事从来没有因为“风险”而消失。本例这种测试,似有“正面导向”,又因商业策划而被削弱真实性。对个人而言,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总是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