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6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美龄曾因怀疑和猜忌蒋纬国身事 长期滞留香港不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16:42: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研究蒋介石生平的史家们还另有一种说法,即蒋介石在日本学习军事时,曾经结识一位日本女子重松金子,不久两人即在军校附近的山间别墅里同居。蒋与重松金子生活期间,共生养了两个儿子,一为安国,二是纬国。蒋介石回到中国以后,因好友戴季陶膝下无子,于是便把安国交给戴季陶,请其妻纽氏代为抚养,改名为戴安国,而另一子则由蒋介石交给爱妾姚冶诚收养,取名蒋纬国。

宋美龄对于戴安国和蒋纬国的出身及生母等问题,始终疑惑重重。她甚至对戴安国和蒋纬国两人的名字,也提出了异议。宋认为蒋在为蒋纬国取名时,曾经煞费了一番苦心。那时蒋纬国还小,由姚冶诚抚养,但他的名字是该进入蒋家族谱的。宋美龄据此质问蒋说,蒋经国的名字是蒋家族谱中“国”字辈推衍而来,曾经叫过“国金”,如果按照这一逻辑行事,那么蒋介石的次子理当叫“国银”才对,可为什么后来却要改为蒋经国和蒋纬国呢?

蒋介石的解释是,“国金”和“国银”确实有些俗气了,为了让他们将来长大后能成为政治人物,所以最初时他为这两个孩子取名“国经”和“国营”,有意避开了“金”、“银”两字。这样既可免去了世间的俗气,同时叫起来也上口一些。不过这时军界又有人提醒他说,如果将来让两个孩子从政为官,那么叫他们“国经”和“国营”也显得不伦不类。像这样的名号,将来必定难成大气候。这样,他翻阅了古今辞书,在一本经书中发现了“经”、“纬”两字。这让他茅塞顿开,于是,才把两个孩子分别取名为“国经”和“国纬”。不料张静江先生听了不以为然,他说这种叫法不妥,只要两人的名字中有一个“国”字就行了,何必计较“国”字是否在名字的中间。他要求蒋介石最好把名字重新改过来,分别叫他们“经国”和“纬国”。改了名字以后,果然既有内涵又很上口,将来他们有一天要掌管军政大事,这样的名字也不显得俗气。

宋美龄对蒋介石关于蒋纬国身世的解释,一直持有极大的怀疑。此前宋美龄曾经从蒋介石口中得到另外一种解释:蒋经国和蒋纬国的名字,是他依据蒋氏族谱而刻意命名,蒋经国原名“建丰”,蒋纬国原名“建镐”。这是因为蒋家在浙江奉化溪口镇上的老宅就取名“丰镐房”。如今蒋介石为了应付外界对蒋纬国生母的猜测,又胡乱以“国经”和“国营”加以诠释。宋美龄的这种怀疑,直到抗战时期他们从南京移居重庆时仍然纠缠不清。这些纠纷和谜团,使得宋美龄对蒋产生了种种怀疑和猜忌,甚至认为蒋氏在与她结婚之前,曾与多位中日女性都有暧昧关系,故而后来才有宋美龄假借前去香港医牙之名,长期滞留在港不归的事情发生。

关于蒋纬国究竟系何人所生,台湾《联合报》记者汪士淳在蒋纬国生前为其作自述时,曾根据蒋纬国本人的谈话,撰写了《千山独行 》一书,其中这样写道:“蒋中正在日本与戴季陶共同生活时期,戴季陶结识了当地的女护士重松金子。彼此频繁地交往之中,戴氏致重松金子怀孕,并于民国五年十月六日产下一子。这个儿子,就是蒋介石后来的次子蒋纬国。蒋纬国的生母,外界一直传为另一名叫津渊美智子的日本女子,其实此言不实。重松金子生下蒋纬国没有几年,这位苦命的女人就过世了。蒋纬国正如外界所知,他几乎是刚生下来就成了蒋中正的儿子。当初之所以如此,据了解,主要是因为生父戴季陶的元配纽有恒女士性情较烈,如果她知道丈夫出轨的话,肯定就要闹翻天了。所幸虽然同在日本,这段露水姻缘总算保密到家,纽有恒始终不知道有重松金子这么个女人,戴季陶很容易地就瞒过了她。事后他和好友蒋中正说好,由蒋认其为子。这个男孩一生下来,就由对中国革命同样热心的日本人山田纯太郎带回了中国,交与在上海的蒋介石小妾姚冶诚全力抚养。当年蒋介石给纬国取名字时,还有一段不为外人所知的有趣经过……”

这种说法虽然来自于蒋纬国先生本人,但仍然有经不起推敲的瑕疵。比如说戴季陶是因为惧内(纽有恒性格暴烈)而把纬国交给好友蒋中正代为抚养,既然如此,他为什么却把与日本女子所生的另一男孩戴安国,坦然交给了纽有恒来抚养呢?显然,这还不是蒋纬国交蒋抚育的真正原因。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