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开国元帅,功勋累累。
上世纪六十年代,贺龙因一封“投降信”丢掉工作,帅位不保。 “贺龙愿投诚蒋先生,为您鞍前马后…” 关键时刻,周总理挺身而出,将贺龙安排到西花厅,和自己一起生活。 在这里,贺龙受到周总理保护,过了一段好日子。 但好景不长,贺龙最后还是被秘密转移,离开周总理视线。 1969年,贺龙含冤而死。 这件事被封锁起来,周总理也是在两年后才知道。 “没想到贺老总两年前就走了,我一定要还他个清白!” 几年后,形势有所转变,周总理要求彻查当年的“投降信”事件,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
这一查不要紧,没想到真查出了事:那封“投降信”,竟然是伪造的! 工作人员会这么判断,是因为有两条证据。 第一:文笔。 “投降信”上的字迹虽和贺龙的相似,但造句、用词全然不同。 贺龙是个“粗人”,行事比较大大咧咧。 “投降信”用词细腻,文笔风雅,完全不像贺龙的风格。 第二:材料。 经检查,“投降信”的信件和墨迹都来自建国后,明显是有心之人伪造的! 这个消息震惊中央,周总理下令,迅速找到幕后黑手。 一番调查后,工作人员找到罪魁祸首——李仲公。
李仲公:建国前追随老蒋,建国后任民革常委。 李仲公会陷害贺龙,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人恩怨。 内战期间,李仲公曾做过老蒋的说客,劝贺龙背叛革命。 贺龙立场坚定,把李仲公抓起来,规规矩矩送走。 这段“俘虏”历史让李仲公倍感耻辱,因此对贺龙心生怨恨。 第二:仕途不顺。 建国后,李仲公多次毛遂自荐,谋求高官厚禄。 由于他能力有限,中央拒绝这一请求。 李仲公把自己仕途失意的原因,归结到贺龙身上,怨天尤人,心生报复。 于是,一场阴谋诞生了。 李仲公精心模仿贺龙笔记,写下那封臭名昭著的投降信。
“蒋先生有心,我贺龙怎会无意?他日我一定弃暗投明,鼎力相助…” 如今,事情真相水落石出,贺龙终于沉冤昭雪。 周总理知道这事后,动情落泪。 “贺老总终于清白了,我也安心了。” “总理,李仲公该如何处置?判多少年合适?” “李仲公就别处理了,我们放过他吧。” 周总理会放过李仲公,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冤冤相报何时了。 贺龙已经去世,再怎么惩罚李仲公也于事无补。
与其用酷刑惩戒罪犯,不如用教育感化。 惩罚一个坏人,很简单。但让一个坏人回头,很难。 第二:年事太高。 李仲公当时已八十多岁,半截入土,完全没必要把他请到监狱。 或许,让他的余生在愧疚中度过,就是最好的惩罚。 1969年,贺龙含冤而死。 几年后,幕后黑手李仲公被找到,贺龙平反昭雪。 周总理几经思考后,放过李仲公,用意颇深。
谨以此文,纪念贺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