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山东济南一女子发视频称打12315投诉至市监所后,因漏接电话被市监所工作人员骂“狗东西”,引发网络热议。次日,济南市市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作出回应,对涉事的两名工作人员予以停职,所长调离工作岗位,并责令相关人员向消费者赔礼道歉。(11月6日 封面新闻) 济南市市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这一系列“组合拳”虽然彰显了市场监管部门对此事的零容忍态度,但事件背后所折射出的公共服务顽疾,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公职人员队伍中的种种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公职人员,作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纽带,本应是人民的“贴心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在市场监管这一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公职人员的服务态度更是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切身利益与信任感。此次事件中的工作人员却将手中的权力视为“尚方宝剑”,对人民心生怨怼,甚至辱骂消费者。这种行径不仅严重违背了公职人员的职业操守,更是对政府公信力的一次严重损害。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骂人风波”并非孤例。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公职人员态度傲慢、言语粗鲁的现象如同“顽疾”,屡禁不止。这不仅反映出一些公职人员在服务意识、职业素养上的严重缺失,更暴露出相关部门在队伍管理、监督问责机制上的漏洞与不足。 面对这样的顽疾,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惩处上,更要从源头上加强公职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要通过系统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公职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让他们真正明白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对公职人员的言行举止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确保他们在工作中始终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 此外,公众也应成为监督公职人员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对公职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监督和评价,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公职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这一次“骂人风波”虽然只是个别事件,但其所反映出的问题却具有普遍性。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对公职人员队伍中的顽疾进行彻底整治,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同时,也期待每一位公职人员都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用实际行动赢得民众的信任与尊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的社会。 作者:肖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