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1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避免“镉粮”入口刻不容缓

[复制链接]

7976

主题

7979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4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09:0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前,河南新乡再被曝光麦样麦粒总镉不达标,引发关注。6月21日,环保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河南省已启动粮食安全应急机制。环保部还表示,将对“涉镉”小麦收割、运输、仓储情况全程监控。

此事已引起环保部和当地的重视,“涉镉”麦田已被“冻结”,公众无须过分担心。近年来,由于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粮食安全日益重视,“镉麦”“镉米”屡屡成为热议话题。与此同时,对问题粮食的治理已经进入议事日程。

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开展调查、摸清底数,推进立法、完善标准,明确责任、强化监管等方面提出工作要求。划定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最大限度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目前全局层面的土壤污染治理正在稳步推进之中。

粮食安全无小事。“镉麦”、“镉米”的根源都是被污染的耕地,治理也要从源头着手。

新乡的耕地污染不是偶然,2016年就被曝光过小麦含镉量超标。这与当地“中国电池工业之都”的身份不无关系。今天表现在农业上的污染,大都是过去工业粗放发展的遗留问题。

据报道,近年来新乡已关停数百家小散乱污染企业,电池生产也已由高污染的镍镉电池,转变为更加环保的锂电池。但被污染的土壤不会自动消失,治理起来既有难度又要成本。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一般每亩农用地修复成本为几千元,有的甚至高达一万到两万元。这是关于发展模式的教训,当地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不过必须正视的是,土壤污染治理有一个过程。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我国将在2018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调查需要时间,治理更非朝夕之功,但避免“镉粮”入口刻不容缓。

当务之急是在农产品收购和流通环节加强检验。我国目前有小麦和水稻的托市收购政策,但国家收购小麦的主要检测标准包括容重、水分、杂质、不完善粒等指标。在收购粮食入库检测过程中,并未含有镉、呕吐霉素等检验指标。增加检验指标,可以将相当一部分问题粮食挡在粮库和市场之外。

在此之外,还要对土壤污染高发地区进行密切监控,一是关注污染土地的实际使用,防止偷种;二是防止问题粮食从其他渠道流入市场。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