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成都一格斗俱乐部的“格斗孤儿”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有观点认为,应当解救“格斗孤儿”,让他们回家接受义务教育;而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这边伙食比家里好,有牛肉、鸡蛋,家里只有洋芋”,还不如让他们继续呆在格斗俱乐部。解不解救“格斗孤儿”似乎成了一个悖论。 这个悖论是一个假悖论,因为“格斗孤儿”并非只有两条出路——要么放弃上学练格斗,要么离开格斗俱乐部回家吃洋芋。有关部门完全可以给他们打通“第三条道路”,即孩子们既有书读,又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得到关爱,衣、食、住不愁,并拥有更加美好的前途命运。 但孩子们面临的现实困境恐怕也是事实,在现实情况下,他们的确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格斗孤儿”来自四川凉山州。凉山教育局官员表示,他们将把“格斗孤儿”接回家,安排他们重返校园。但我们可能已经注意到,近几年隔三差五爆出“凉山童工”事件,比如2008年有媒体报道大量凉山儿童被诱骗到珠三角打工,到2016年问题依然故我,所谓“格斗孤儿”也被舆论称为特殊童工。据说很多凉山童工并不领政府解救他们的情,就是说,他们被解救之后过的生活比当童工还要糟。 解救被孩子们排斥,令他们失望甚至心中惴惴,这才是最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地方。如果童工是“有妈的孩子”,有关部门安排其重返校园不难,但如果他们是留守儿童、父母打工在外,要他们安心上学并不容易。如果孩子真是孤儿,仅仅安排他们读书,而不关心他们的情感方面与安全需要,其实也是一种解救的“半拉子工程”。 敷衍塞责、应付思想是问题的关键。面对类似“格斗孤儿”的问题,有些部门习惯于应付,最优是应对问题,次优是雷厉风行打太极。舆论热的时候他们像热锅上的蚂蚁,舆论风头过去,他们的心就凉了大半截。凉山失学儿童问题之所以绵延至今,显然是没有追根溯源、拿出治本之策。成都“格斗儿童”上百,他们可能来自四川全省甚至五湖四海,但迄今只有凉山州教育局回应,更多的地方无动于衷,这是更值得反思的事情。 可能有人会说,童工、“格斗孤儿”是一定发展阶段难免出现的现象,问题很复杂。但现在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就是要老老实实解决这些复杂问题。 解救只是迈出的第一步,解救不难,难的是解救之后怎么办。止于解救、止于安排上学,本质仍然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2015年各省区主要领导都与中央签订了扶贫军令状,为孤儿、留守儿童上学作出更加人性化的安排符合政策,其实也不会超出政府能力。把“解救之后”诸事安排妥当,解救才会成为童工、“格斗孤儿”翘首以待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