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1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族资产解冻”何以成“打不死的小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27 08:0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去鸟巢参加‘最高解冻委员会’组织的民族大业国际市场启动大会,只需缴纳10元的胸牌制作费!”今年4月20日左右,天津大港人陈某英在其组织的微信群中广泛散布这一“紧急通知”。据介绍,她的这一消息来自杨某兴,自称是“民族资产解冻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天津市公安局接到公安部通报后迅速开展侦查,截至目前,成功抓获杨某兴、陈某英等涉案人员44人,查明“民族资产解冻”这个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出现的骗局,再次蛊惑了百姓。 (5月26日 《人民日报》)

  “民族资产解冻”属于一个“古老”的骗局,更是一个华丽丽的“神话”。一些别有用心者打着张作霖、李宗仁、李烈钧等后裔的旗号,以解冻民族资产、造福民众为幌子,编造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童话对人进行游说、甚至洗脑,导致个别人“利令智昏”、匆匆下水,最终落入骗子们设置好的圈套,最终落得个倾家荡产的结局。“民族资产解冻”骗局屡屡得手,而且惶惑之间多少个冬夏与春秋,足以令公众惊诧莫名了。

  打着慈善富民的旗号,编造民族资产解冻的故事,的确令人怦然心动,但如此的套路深不可测吗?非也。20多年来,媒体对相关案例的报道不能说不多,舆论对“民族资产解冻”骗局的指责已经是连篇累牍了。然而,“民族资产解冻”竟然成了“打不死的小强”,仍然顽强的生存在中华大地上,每年依然有设局者在堂而皇之发展会员,每年都会有部分民众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此情此景,无论是社会管理部门,还是民众个体都需要反思。

  “民族资产解冻”的案件被警方破获之后,警方每次都会在媒体上发出警示,要求民众擦亮自己的慧眼,切勿轻信上当,然而等到风头一过,设局者依然我行我素,四处招摇撞骗,“捕猎”的一些中老年人,这就需要各地公安部门不仅对“民族资产解冻”的设局者重拳打击,更需要做到常态化和持续性。只有在公安部门的高压之下,才能对那些违法犯罪分子形成震慑。


 骗术并不高明,媒体时有报道,然而还是有人上当,被骗得“片甲不留”,归结起来无非就是“利”字作祟。设若每个人都能遏制人性的贪婪,即便骗子“口吐莲花”又能奈之我何呢?骗子的“谎言”虽低级,但其充满的诱惑性却能让人贪婪的本性展现出来,相信天上会掉下一块大大的馅饼砸到自己头上,被人骗了还帮人数钱也就见怪不怪了。“民族资产解冻”等类似的骗局之所以能一直“涛声依旧”,击中的恰恰是人性贪婪的本质。因此,每个人都需要认真审视自己,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时时遏制贪婪的本性,才能纵然你说得天花乱坠,我也能岿然不动。否则,指望剑走偏锋、走旁门左道,只能是最终害了自己。

  纵观“民族资产解冻”等类似骗局,瞄准的大都是中老年人,也值得警惕。一则这个群体信息来源相对闭塞,因此更容易被骗子牵着鼻子走;二则由于人们流动的加剧,中老年人普遍存在孤独感,骗子正是利用了他们的这个特性进行精准诈骗;三则这个群体生活稳定,大多积累有不少财富,而财商却不足,被骗子们挖掘其“商业价值”也在所难免了。因此,我们的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不仅要通过举案说法的形式,让这个群体对骗术了解知晓,而且还需对他们开展财商教育,引导他们合理的理财投资等。

  “民族资产解冻”不能成“打不死的小强”,不能让其继续祸害更多民众了!(樊树林)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