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成都双流机场再遭无人机干扰,共造成备降外场航班4架次。另据媒体报道,有网友发微博称,影响民航飞行的为两个航模飞行器。而在此前,成都双流机场已遭到数次无人机干扰,同在西南地区的重庆江北机场、昆明长水机场也曾遭受不同程度的无人机干扰。 为此,民航局已召开无人驾驶航空器专项整治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5月16日宣布,已经初步完成民用无人机登记注册系统的开发,同时,正在建立无人机登记数据共享和查询制度实现与无人机运行云平台的实时交联。 不得不说,此次有关部门对无人机干扰机场事件的响应处理和关注都十分迅速,成都、昆明等城市此前均及时发布了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图、无人机放飞管理规定等,并通过短信等多形式予以公开告知;成都警方已将立案对此前多次的无人机干扰案件进行侦破。但由媒体报道可知,这些管控的实际成效并不显著,成都警方也尚未公布案件侦破进展,无人机干扰机场事件并无断绝。有网友臆测说,这已经不是普通无人机玩家的“黑飞”行为,不知背后是否有利益链条。 而网友所言,并非没有依据。5月1日,央视新闻微博的相关报道中写道,“目前,飞友们可通过两种途径进行申请:第一种为自己准备材料,向西部战区和民航西南局提交申请;第二种为通过‘西南无人机飞行服务中心’提交”。报道中所提到的“西南无人机飞行服务中心”,由成都市郫县人民政府、成都工业学院、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四川省通用航空协会签订多方协议成立的。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信息披露,该部署了飞云无人机监管服务系统,同西南空管局、西部战区直接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但据媒体报道,该中心负责人张伟,即四川省通用航空协会常务秘书长还有另一重身份——开发出飞云系统的成都福来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个商业公司开发的系统,如通过正常招标采购成为政府指定运营的系统,无可厚非。但一个带有官方背景、具有一定管辖无人机权力的“中心”,使用的系统来自这个“中心”负责人担任法人的公司开发出来的系统,这背后的商业动机、利益纠葛,也就不得不让网友们遐想联翩:为什么无人机干扰总发生在西南地区的机场?有谁会在夜晚驾驶无人机航拍并无多少照明的机场呢? 当然,无人机监管或存商业利益的背后,是近些年民用无人机的发展迅速。民用无人机的迅速发展,给相关无人机制造公司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使得有关部门对这一领域产生了监管空白。而其本质,则是反复提及的国内空域管理问题。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低空空域开放进展缓慢,空域管理也十分僵化。低空开放缓慢、审批复杂,导致通用航空发展受阻;民航空域可使用面积小,使得民航航班准点率低、航道密度大……近段时间频繁的无人机干扰机场,也是因为无人机暂属无明确、有力的机构管辖阶段,其飞行范围基本属于通用航空发展的低空空域。所以,无人机如何管理的问题,也就可能一拖再拖。 在一些低空空域开放较好的国家,对于放飞无人机的标准也相对宽松。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对无人机使用的管理规定,仅作了需注册登记后使用、飞行高度不超过120米、在可视范围内飞行、不得靠近机场和政府重要建筑等,至今也未见有影响民航安全的报道。这或许值得我们借鉴研究。 无人机被纳有效管理渠道,势在必行;但是,既定的“低空空域开放”改革不能被搁置,也要防止无人机管理受商业利益干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