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新宁县常务副县长孙洪波,不但被这名声称“省里、中央有人”的女子王毅骗去1500万,还充当了这名其貌不扬、大他7岁的女子在长沙活动时的临时“面首”。王毅是长沙的一名女子,今年52岁,有诈骗犯罪前科。与孙洪波交往时,自称国务院某部委领导的亲属,可以帮助孙洪波得到提拔或者调京工作。
贪官因为买官被骗曝光落马的先例比比皆是。吉林延边州政府原副秘书长车钟日,花费180万买官,结果骗子意外被警方抓获,由此也牵出他贪污、接受开发商性贿赂的犯罪事实;江苏省徐州原市委副书记陈耀南在任镇江市委副书记时,为了就地“扶正”,跑官受骗。
更搞笑的是,据新世纪周刊报道,官员王昆山就任保定市委书记之前,为了能安稳当选市委书记,他就向企业索贿,然后“进贡”给一位自称是中央高级领导人身边红人的“贵人”。这名所谓的“贵人”其实只是一个诈骗犯。不久,骗子落网了,“一下子就把王昆山咬出来了”。结果,王因此成了“最短命的书记”。
我们乐于见到骗子被绳之以法,但近年来冒充官员或官员亲属行骗的案件屡屡曝光而又屡屡得逞,我们有必要反思这种不正常现象背后的深层矛盾和问题。到底是“受害人”真的很傻很天真,还是骗子的招术精明得让他们看不清?仔细分析案件,可以看出,行骗者文化水平并不高,作案手段也并不新鲜,只要稍加留意完全可以将其打回原形,让人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拜倒在权力的荣光之下,很少去查证、质疑“官员”的真实身份。
就像此案中,孙洪波为什么会如此相信并讨好王毅?一位熟悉孙洪波的邵阳官员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想升官,借助王毅往上爬。”有网友评论,“小学生都不会上的当,一个常务副县长居然上当了。”这种失财又失身的经历,竟然出现在一名年轻的副县长身上,不可思议。这智商真是叹为观止。
如此“弱智”,实际上与长期存在的官场潜规则有很大的关系:“不跑不送,降职使用;只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官运亨通”。试想,如果送钱无门,跑官无望,就是有谁怀揣巨额现金支票,想体验一把上当受骗的莫名滋味,那也难以如愿以偿啊!
其实,骗子们本事一般,行骗的手法也不高明,无非抓住了官员们“媚权”“畏权”的心理而已,俗话也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若是官员们坐得端、行得正的话,何妨不来个义正言辞?又何惧向骗子的“不正当”要求不说呢?
“买官被骗”中呈现出一种勾肩搭背的官商关系,即官员有任何需要,都有商人愿鞍前马后、出钱出力。所谓“无利不起早”,这些商人当然不傻,今天为权力买单,明天就能得到回报。
“买官卖官”之所以屡禁不止,关键是缺乏对选人用人权力的有效约束。官员的选拔任用,按规定有一套完备细致的程序,但在干部任免的实际操作中,主要领导人的意图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权力握在少数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手中,且这种“少数人选人”和“个别人说了算”的权力难以实施制约,“领导说了算、下面跟着办” ,这无疑成为了权力寻租的对象,为“跑官要官”提供了生存空间。
对政府而言,要尽快填补权力分配漏洞,打破权力过分集中的束缚,规范官员权力运作程序,让官员手握重权却不敢肆意挥霍;让公权时时刻刻在阳光下运行。在中国,“官在一级压死人”的理念不破除,暗箱操作是不可能根治的,暗箱操作必有猫腻,这是经过无数贪官的经历所验证过的。官员手中的绝对权力必然会造就一群依附权力的人,同时也无形地造就了无数“假高官”、高官亲属,诱使那些想通过“捷径”的官员上当受骗。
作者:风青杨 :知名评论人。一个有趣的人,分享一些有趣的事。嫉恶如仇,从善如流! 微信公众号:风青杨 作者微博@风青杨V (本文为原创首发,转载请勿必注明出处并附此简介,违者必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