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0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键4分钟”更应成可贵的公众素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6 14:5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突发急性心梗,到医院时心脏已停跳近1个小时,但最终抢救成功,逃离鬼门关。这是近日发生在黄陂赵先生身上的奇迹。医生说,这要归功于患者的妻子在等待救护车时不停歇地做心肺复苏,为抢救赢得了最宝贵的关键4分钟。(10月4日《武汉晚报》)

  有的时候,生与死总在一线之间。对心源性猝死病人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如果在关键的前4分钟,有第一目击者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的可能性就会达到50%,反之若不能得到及时的抢救,那么活过来的概率不到1%。从1%到50%的概率提升,到最后的抢救成功,把一个人从鬼门关拉回来的,则是“关键4分钟”。因而,与其说患者有一个好妻子,不如说身边人拥有急救常识的弥足珍贵。

  多一技伴身则多一种生命的保障。身边拥有一个懂得心肺复苏方法的人固然难得,所有人都具有此等急救常识,才是最应实现的目标。CPR对猝死病人来说事至关重要,因为心源性疾病患者的发病机率极高,随时都需要得到别人的救助。在现实中,经常会出现心脏病患者倒地之后,由于周围的人不懂得CPR急救知识,结果错过了最关键的救治时间,从而导致了猝死的悲剧。

  国人急救知识包括科学素养不足是不争的事实,也是遇上需要急救的患者而手足无措的原因。2015年北京市卫生统计公报显示,北京具有专业急救知识的市民只占全市人口的0.2%。新加坡每5个人就有1人接受过急救知识培训,美国每4人中就有1人能实施急救,而在北京,参与过急救知识培训的人数与市民比例仅为1:150。美国大城市中,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最高可达16.3%,但在中国,这个数字不到3%。很多病人家属之所以掌握了这种知识,更多源于家中有需要帮助的病人,而不是因为受过专业的训练,而使之成为一种基本素养。

  事实上也是如此,具有CPR急救知识的妻子,其能力来源“网上视频”,也就是通过自学的方式而来。虽然自学也是获得急救能力的渠道,不过实施急救知识国家培训则更为重要。在国外,学习急救知识是公民必须承担的义务,并且通过立法给予严格的保障,比如德国每个成年人必须在服兵役或参加7年义务急救中,任选其一参加;在日本,公民拿到驾照之前必须要参加“应急救护处置讲习”课程。反之,国内学习更多基于个人的自觉与自愿,结果在缺乏应有的促进机制下,包括公共组织机构和培训组织在内的培训体系都没有发挥作用,也无以提高公众参与的自觉性。

  公众急救素养的不足,本质上还是培训机制存在巨大缺陷。若是没有一个成熟而有效的动员与培训机制,那么“没几个人懂得急救知识”的短板,就很难得到弥补。比如防震等应急能力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也是遇险之后“自我救护”的关键之举。然而这种应急能力的培训工作开展严重不足,缺乏体系化的运作模式,更没有强力的促进机制。结果要么从未开展类似的能力培训,要么则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甚至有形式主义之嫌。因而,基于公众急救素养提升为目的,启动急救常识培训的国家工程,既实现参训人员的数量增长,又能实现群体质量的提升,弥补了培训体系上的短板,“关键4分钟”才能成为所有生命的幸运。(堂吉伟德)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