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已被国外企业收购的日用品牌,不远万里为中国的控烟行动充当背景板,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啊!
7月31日,中国烟草总公司下属的“金叶园会议中心”将北京市卫生监督所人员拒之门外,其间该会议中心工作人员还拿出中华牙膏,试图偷换概念,民警前来调解也无功而返。据悉,这是北京市控烟条例实施两个月来,北京市卫生监督所遭遇的首起抗拒执法事件。
在烟草公司的下属企业搞控烟执法检查,可以想见,一定不会遇到什么好脸色。如果对方大门常打开,笑脸相迎,还有香烟热茶送上,执法人员就要小心了,指不定里头卖的什么药。好在最后的情节是按剧本走的,就是好说歹说拒不配合。控烟执法人员大热天白跑一趟,有勇气也没脾气。
叫人闹心的,是会议中心工作人员摆出中华牙膏说理的梗。所谓“中华牙膏也是中华”,对应的是之前在检查中,执法人员点名批评的一些带有香烟品牌的软广告,如纸巾盒、烟灰缸等。这当然是诡辩,更是脑洞大开,因为一般人断然不可能将中华牙膏和中华烟联系起来。但也不得不说,这一撒泼还是道出部分真相,即在户外广告牌、新媒体上,那么多软性广告不查,非跟小小会议中心的纸巾盒过不去干什么?它的影响力比得上前者?
站在这个角度,可以看出两个问题,一是控烟的初衷虽好,似乎也走向了某种极端。根据广告法等规定,香烟品牌各种打擦边球的广告的确应该被封杀,但烟草企业下属单位使用带有品牌标志的纸巾盒,就是另一回事了。因为除了广告,这也可以看做是一种企业文化,用以增加员工的凝聚力。烟草企业再该死,人家本质上都是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让人家不珍惜自身品牌,甚至看到自家招牌绕着走,这可能吗?
二是控烟规定即便制定得再严厉,如果不从关系到更多数人利益的公共场所着手,势必难以得到舆论支持,也就很难推行下去。我在这条执法人员吃闭门羹的新闻背后,就见到不少帮会议中心说话的。而要创造控烟禁烟的舆论氛围,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比如让商场多建几个吸烟室,保证堵在厕所门口吞云吐雾的男人会少很多,既让他们解决那点事,也不会熏着小姑娘。久而久之,再走在人潮涌动的场合,点上烟飘过,就需要很大勇气了。
烟企和执法机关的这次驳火虽然热闹,我看结局难逃一地鸡毛。倒是躺枪的中华牙膏没处说理,本来是维护健康的正面形象,非被人跟“吸烟有害健康”扯上关系。一个已被国外企业收购的日用品牌,不远万里为中国的控烟行动充当背景板,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