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对父母更加关爱,心比较细”,这句话由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说出来,似乎与一般父母说出来意义不太一样。杨文庄强调的是国人生育观念的改变,很多地方对女孩的喜爱程度在上升,尤其是农村地区比较明显。 作为一个农村出身并时不时返回农村的观察者,我的观感与杨司长的判断大体一致,即这几年农村人确实更喜欢女孩了。但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不是“性别歧视被消除”“生育观念在进步”等,而是有更实际的动因。报道里也说了,“男孩娶一个媳妇确实要花许多钱,女孩在这方面,父母的负担就轻一点。”
以前农村人重男轻女是要养儿防老,但是儿子长大之后,农村人开始意识到这是一厢情愿的打算。还没有等到儿子给自己养老,自己却先为儿子娶亲背上巨债。近年农村地区结婚彩礼数额迅速攀升,经过媒体的报道,天价彩礼的故事已为国人遍知。“万紫千红一片绿”,三种颜色形容的分别是五元、百元、五十元纸币;“一动不动”说的是车和房,房不是村里的房,而是县城的房。
城镇化的负担通过代际剥削的方式,转嫁到一辈子辛苦务农、打工的农村老一辈人身上。他们终于体会到“儿子的代价”。为什么农村彩礼这几年疯涨?有人说是由于越穷越攀比、越爱面子,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残酷的市场法则,供求关系变了,男多女少,娶老婆自然成了卖方市场,据报道,山东某地区适婚男女青年比例达到惊人的4:1。因此我最近回到家或与朋友聊天,总能听说一些很传奇的故事,比如某条件并不好的女孩,家门前却排起长长的相亲队伍;再如,以前被人嫌弃的“二婚”,现在也没人在乎了。
儿子沉重的结婚负担,让农村人念起女儿的好。观念改变的结果似乎是好的,男女更趋平等,但原因却令人五味杂陈。人们希望看到的是,农村人因为意识到性别歧视是不对的,所以更喜欢女孩。而由于经济学上供求关系造成的观念改变,似乎让人很难承认这是“进步”。
然而从历史上来看,许多进步正是建基于经济规律之上。比如奴隶制被废除,就与其在经济上的低效有关。马克思主义史学更讲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过拿这个去套农村生男生女的问题也太僵硬死板了。
我想说明的是,对于“文明观念的普及”来讲,理性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指望一种文明的观念自己具有征服世界的能量,似乎总是很难。而一些“不文明”的因素却能促成某些文明观念的普及。大喇叭喊再多遍“生男生女都一样”,都不如彩礼钱对农村人观念的改变有效。
为了防老而生儿子,为了日后没负担而生女儿,无论怎样都达不到康德在几百年前为现代世界规划的境界———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当然,我们也无可苛责当下的农村人,他们中又有几个是一向被作为“目的”对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