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击行动,在深圳沙头角海关旅检四科办公室,办案人员当场查获108万元,多个信封注明分账“清单”。
走私车辆按次收费,小轿车1200元/次、商务车1500元/次,海关关员每人每月受贿至少几万元。
当街装车,旁若无人,走私在社区居民中已成“公开的秘密”,监察部门却表示“毫不知情”。(2014,11,17“新华网”《深圳海关现惊人腐败窝案:每人每月受贿至少几万元》)
“年初的一场突击行动,在沙头角海关旅检四科办公室里,深圳盐田区检察院反贪局办案人员当场查获108万元”一幕,让我联想到不时发生在各地的扫黄突击行动场景;“而108万元现金,其中70余万元装在多个信封内,每个信封上注明受贿人姓名及金额,信封内还附有纸条,说明行贿人姓名、放行日期、放行次数、金额”一幕,让我联想到KTV“客人”给“坐台小姐”发“小费”时的似曾相识;“内外勾结之下,中英街走私呈现出公开化态势。‘以前走私还隐蔽一些,但现在越来越公开了,发展到老百姓都看不过去的地步。当地社区居民不断反映,举报往往石沉大海,举报电话则成通风报信工具’”一幕,让我联想到“天上人间”之类场所,从地下——到半公开——直至完全公开的一路走来、群众举报的石沉大海之无奈和内外勾结;“令人费解的是,深圳海关监察部门竟然表示,对关员参与走私‘毫不知情’,直至旅检四科被一窝端才‘恍然大悟’”一幕,让我既联想到不少KTV小姐“男友”的“吃软饭”,更让我联想到此类场所“保护伞”们的装B。就这样,我不得不将深圳“沙头角海关落网关员每人每月的受贿款至少有几万元”,看成是就竟如“坐台小姐”的月“小费”收入。于是,有一个问题来了:深圳海关群贪为啥那么像“坐台小姐”?
“深圳海关监察室主任殷玎玓说,沙头角海关管理层级单一,权力过于集中”。这样的事,相关部门是现在才知道,还是原来一直知道?在我看来,如果一定要给出答案,显然属于后者。那么请问,为什么明知如此却一直没有采取措施?
“沙头角海关缺少风险布控机制,查哪部车、不查哪部车完全由旅检四科负责人决定。沙头角海关副关长陈志飞认为,这是旅检四科集体沦陷的重要原因”。这样的原因,也是现在才知道的?在我看来,如果一定要给出答案,显然应该是否定的。正因为如此我想问,为什么眼睁睁看着他们“集体沦陷”?
“记者了解到,沙头角海关内部买官卖官盛行。因‘买官卖官’而落网的沙头角海关原关长吴文奎因受贿35万元,于2014年9月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其中21万元来自旅检四科负责人郑某某”。呵呵,又与“旅检四科”有关?于是我想问,此案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侦查工作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如果联想到各地海关问题频出,我们是不是该问,在这样的情况下,深圳海关监察部门为啥还是不去盯住这个“旅检四科”?如果来一个发散思维,“年初的一场突击行动”是怎么发生的?是不是因为“走私分子当街装车,旁若无人,走私在中英街社区居民中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发展到老百姓都看不过去的地步”,才惊动了上一级,因此才有了深圳海关监察部门真正“毫不知情”的这一行动,才使一切终于水落石出?
这样的事怪在哪里?不怪在已经“天下尽知”,但唯独深圳海关监察部门却“毫不知情”?不怪在当旅检四科终于集体沦陷时,他们才来一个“恍然大悟”?由此,我们有没有理由质疑,当国门为“客人”、“坐台先生”轻松“洞开”之时,深圳海关监察部门是不作为、“吃软饭”,还是“保护伞”?如果全都不是,他们是不是应该出来走几步,给公众一个说得过去的“说法”?
深圳海关群贪为啥那么像“坐台小姐”?小姐“坐台”拿客人的“小费”,靠的是出卖色相或肉体;而深圳海关群贪“坐”在办公室拿走私分子的“小费”,出卖的不就是国家的尊严和国库的钱?二者何其相似。而这样的事,究竟应该由谁来给出答案?而不得不发人深省的是,当这一答案给出时,是不是该连着下一个更令人触目惊心的答案?我们是不是该问,“国门”被“洞开”的真正原因,是不是因为“全线失守”?如果是,在一个“集体沦陷”之后,是不是该有另一个“集体沦陷”跟着?大家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