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31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本十分沉重的小说(下)

[复制链接]

1057

主题

161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6:5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评:一本十分沉重的小说(下)

                                            ——评李石的长篇小说《沉重的岁月》的“沉重”         

                                            李树人


        再说另一个主人公李坚。他从五六岁起,就在凄风苦雨中穿行,在饥寒交迫中熬煎,在欺凌与反欺凌中抗争。他从懂事起,就亲身经历和亲眼见到了日本侵略者和地主恶霸对他家人与许许多多无辜乡邻进行毁灭性的抢掠和极其残酷的压榨。新中国成立后,在记取伯父的深刻教训后,在解放大军到来的大好形势下,克服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物质困难,由夜校而高小而初中而中专,发愤读书,立志成材,他热爱党,关心他人,坚持真理,主持公道,累得学校当局的表彰和同学们的信赖,二十岁不到,就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并在国内外引起相当反响。也就在他学有小成、自以为可以脱颖而出走出校门,决心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全部精力和才智时,一场大规模急风暴雨的“反右”斗争,把他和全国55万的所谓“极少数”卷入了社会的最低底层,被学校无理地开除团籍学籍并交生产队劳动改造,早就对他抱有支撑家人生活希望的父亲因此而绝望,最后自杀身亡。从此,这两位贫苦出身的伯侄便成了“一丘之貉”。他们的所有权利,都被当地的当权者剥夺殆尽,许多人都可得而欺之,最后,他不得不孤身只影流落到西北边陲,连弥留时刻的母亲都没见上他最后一面……

        该书还写到的许多其他人物,他们的命运也莫不如此。

        比如,龙驰湘。她,天真,纯洁,尊师爱友,热爱故土,热爱祖国,从小就学花木兰,自觉把李清照的“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名句写在座位旁当作自己的座右銘,在日本飞机轰炸零陵古城时候,愤然投笔从戎,冒着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克服重重困难,以身相许,追随矢志抗日的李斗奔赴战火炽热的江浙前线,在枪林弹雨中,救死扶伤,累累立功,可是最后还报国无门、献身无路,在“极左”路线其沉重的政治高压下面和极其艰难的物质生活中,沦为最为下层的普通农妇。又其后,在其丈夫早去以后,她决然毅然挑起家庭重担,扶老携幼,当县里来人邀请她去县里参加县政协会议时,因长时间积劳成疾,以心脏病卒。

        再比如中间人物赵卫兰小姐。她出身富豪人家,很聪明,也很漂亮,按理她可以饭来伸手,茶来张口,有着美好的享受,可她父亲是个只是要钱不要亲情的土财主,为了积更多的谷发更大的财,根本没把她的婚事放在心上,羸弱的母亲为她多番抗争也多无能为力。最后被逼得和曾在他帮过长工的刘春来在旷野里苟合,再最后因家人墙倒众人推,不得不自缢身亡,葬身荒郊。

       还比如那个作恶多端的李方庆。在众多的反面人物中,他可以说很有代表性。他从小就很聪明,常常想到别人还没想到的问题,并且常常做一些别人做不到或者不敢做的事。他除了把李斗一家人整得无路可走外,还出谋献策把解放后的几个很有能力的干部,也整得有些个方向不明,斗志涣散。可他最后也没得到好的结果。到了黔驴技穷灯干油尽的时候,为了活命竟在雨夜偷摘生产队里的的南瓜,滑入大粪池中,到发现时,已经全身糜烂,臭不可闻。

        小说多次委婉指出:如此众多人物,不管他们出身如何,也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最终都逃不出“沉重”的命运。这为什么?社会制度使然!

最后,还想说说该书的情节安排和语言表达,它们也无不叫人生出“沉重”的感觉。

比如,作者在情节的安排上,除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具有一般小说的跌宕起伏悬念叠起外,还特别曲折离奇写到了常人在其他小说中难以读到的情节。如,描写到红军高级指挥员受伤后不甘受辱自己扯断肠子的壮烈,描写到贪生怕死没骨气的癞皮狗被日本鬼子“烤全猪”、“狗吃型”、“吊鲤鱼”的处死,描写到革命队伍中个别败类为达到某个个人目的或出卖老婆或诱奸女生的可耻下场,描写到地主老财要钱不要亲骨肉迫使好色之徒阴差阳错兄妹交媾滑天下之大稽,描写了小丈夫大老婆貌合神离不合情理封建婚姻的纠葛;描写了希图不门当户对尽快找个身强体壮男人解除性饥渴却又十分珍惜自己贞操的大龄少女内心深处强烈矛盾,还有对经常欣赏并多番玩弄自己美丽躯体、卖弄风骚、自作聪明,最后被几个鬼子反复轮奸造成严重后果少妇的悲惨结局……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语言表达方面,也在该严肃时叫人肃穆深思,在诙谐时令人笑不出口。许多用语,是使人读后很难忘却。比如,小说写到最后时,作者写上了这样两段话——

          1、(李斗在主动脉血管阻塞生命的最后时刻)

      “‘我……很可能不行了!’他突然天翻地覆地极端痛苦地蹦跳起来,随即,就心如刀铰,就冷汗直冒,就气喘吁吁,就极度不安!

      “当他再一次看见全家老少都围在他的身旁时,又很是沉重地说:‘你们都是这世界上最高尚的人。你们跟着我吃了这么多的苦头,受了这么多的牵连,特别是驰湘和坚儿,一点也不悔呀……我对不住你们……’说到这里,只见他那干涩的眼睛老泪横浮……”

         2、至于李坚,他的结果,更让人长时间地牵挂不已!

      “他的胞弟李固在追悼母亲的悼词里这样写道:‘她常常念叨我们的大哥,说要不是有人逼得他急,他是不会出走的……如今,也不知他到了什么方了……”

以上这些,都是我一个人的粗浅看法。不一定正确,写出来,愿与大家探讨。

                                                            2011710日作于古城零陵

   

(附注:李树人,湖南隆回人,永州七中退休教师,中国老年书画家协会会员。其作品早被日本、泰国、新加坡和加拿大等国博物馆收藏,其名已被《中国当代艺人名录》收录。他原是李石的中学语文教师和班主任。)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7

主题

161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2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00:51:32 | 只看该作者
必须得顶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