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 排名: 8 
妙文共享

妙文共享

+收藏 (4)

版主:暂无版主 点击申请

  • 共有主题2125
  • 24时新帖0

文热点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我要为水的雅性讴歌(随笔)

我要为水的雅性讴歌(随笔) 桑开柱 “金木水火土” 。我们的祖先太伟大了,很早就把世界上所有的物质划分为五大类,叫做“五行”,水就是此中“五行”之一,即世上五大类物质的一大类,也是人们最常见最切身最重要的一大类。可以说,没有了水,也就没有了这个世界,更没有了人类。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就曾深刻指出:生命起源于水。生命学家,更曾告诉我们,构成生命的绝大部分是水;没有水,也就没有了生命,...

李浩然 2020-4-26 05762 李浩然 2020-4-26 16:55
荣善友的传说

荣善友的传说(节选自作者《潇湘传闻》团结出版社) 李 石 荣善友,传说是东安大坪村人,家里很穷,智谋过人,好打抱不平。大坪村四周几十里内外的人,都流传着他的传说—— 【报 复】一天中午,他们村一户人家正办结婚酒,那些男女送亲客酒醉饭饱之后,借口主人家有人挖苦他们,将餐桌上的酒杯、调羮连同碗筷全部扫下地去。主人反复赔礼道歉都无济于事。最后...

李浩然 2020-4-22 03666 李浩然 2020-4-22 14:58
独学孤行的钱锺书 attach_img

钱锺书先生自少年起,才情已经毕露,二战后《围城》与《谈艺录》两书问世,声名鹊起,惟因时局骤变,沉潜约三十载;至改革开放、中美建交后学术交流,钱先生随团赴美,于寻常谈话间,即出语不凡,无意间展露字正腔圆的外文、淹博的中西学问,令举座惊艳,遂名驰遐迩;一生积学用之一朝,挥洒自如,势所必然。自海外载誉归来后,国内知吾华有此奇才,始大轰动。又适逢《管锥编》巨著问世,虽文意深奥,不妨畅销;新著之外,久已绝版...

微言网编辑部 2020-3-21 05743 微言网编辑部 2020-3-21 17:23
李敖:我就不信什么“人死为大” attach_img

李敖去世两周年了。 在过去半个世纪里,他长期活跃在热点之中,可谓是最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 他的言论一呼百应,也招致无数骂名。 他得知自己罹患脑瘤后,写了一封公开的绝笔信:“我这一生当中,骂过很多人,伤过很多人;仇敌无数,朋友不多。”李敖(1935年4月25日-2018年3月18日)李敖的可贵在于敢说真话,能舍弃知识分子一贯爱惜的名声。他在一篇《牺牲自己的名誉去奋斗》中说:“大丈夫没有正常管道的用武之地,要想出头...

微言网编辑部 2020-3-18 04760 微言网编辑部 2020-3-18 16:39
她不仅塑造了弗兰肯斯坦,还写了全球瘟疫留下的最后一人 attach_img

1840年,英国皇家学院展出了Richard Rothwell所绘制的《玛丽·雪莱画像》,并配以珀西·雪莱的诗,称她是“爱与光明之子”。 来自wiki2017年是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的玛丽·雪莱诞辰220周年,当年9月份,一部同名传记片也于多伦多电影节首映,以纪念这位传奇女性的卓越文学贡献。从电影本身而言,只能说拍得中规中矩,基本上围绕着玛丽和珀西之间的爱情故事展开,以及她如何撰写出《弗兰肯斯坦》的过程。这当中玛丽遇见了几个重...

微言网编辑部 2020-3-16 04585 微言网编辑部 2020-3-16 16:54
他是民国奇人,慈禧六十大寿时写诗讽刺,袁世凯死后连唱三天堂会 attach_img

民国虽然是个军阀混战的时代,但是却也盛产了不少的国学大师,其中有些国学大师,也是那个时代的奇人。在那个时代,每个国学大师都有属于自己的标签,贴在辜鸿铭一生的标签便是保皇。辜鸿铭的一生,都致力于研究中西方的文化,很小的时候他就远赴英国,学习了西洋科学,并且拿到了国外13个博士学位,并且还精通九国语言。可以说在当时的民国,辜鸿铭的学识无出其右,但是见识广阔的辜鸿铭,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保皇派。在当时都在讲...

微言网编辑部 2020-3-13 05564 微言网编辑部 2020-3-13 22:52
在那个没有月亮的晚上,郁达夫失踪了 attach_img

我对于郁达夫死于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七日的旧说法一直存疑,也十分不满意。郁达夫死亡的消息最早披露于一九四五年十月五日,据胡愈之说,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九日晚上:八点钟以后,有一个人在叩门,郁达夫走到门口,和那人讲了几句话,达夫回到客厅里,向大家说,有些事情,要出去一会就回来,他和那人出了门,从此达夫就不回来了。第二天,郁达夫在当地的妻子为他生下遗腹女,距他的死亡时间也许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当时所有...

微言网编辑部 2020-3-11 04797 微言网编辑部 2020-3-11 17:20
你可以嘲笑饭圈,但无法质疑时代 attach_img

饭圈相残,其实就是升级版的文人相轻,艺人相倾。文人可以毒舌到什么程度?有个例子,章太炎衔恨维新教父康有为,苦思一联,“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上下句隐去妖、贼二字,联起来正好是“有为妖贼”,可谓骂人不吐脏字。比这过分的就更多了,鲁迅说王国维“老实得像根火腿”,毛姆说“济慈夭折,华兹华斯长寿,是英国文坛之大不幸”。艺人斗心眼儿是愿者上钩。郭德纲曾经在微博发图,一只青色蝈蝈伏于笔墨之上,配文是“...

微言网编辑部 2020-3-9 04741 微言网编辑部 2020-3-9 16:58
苏东坡让药方“圣散子”之名变得天下皆知? attach_img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位超级吃货,他不但爱吃、会吃,还善于烹调,经他发明、调制出的各种美味,例如东坡肉、东坡酒等等美食,至今还在让人们大快朵颐、津津乐道。吃货的眼光是独特的,可以说,苏东坡所到之处,满眼都是美食。在贬谪地黄州,他写诗赞美到:“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他一边嘲笑自己整日都在为口腹奔忙,一边又觉得黄州这里漫山遍野都是好吃的,既然是命中注定,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在贬谪地惠州,他写诗...

微言网编辑部 2020-3-8 04673 微言网编辑部 2020-3-8 21:34
740年,一个布衣诗人死了,半个盛唐心碎了 attach_img

图源/摄图网作者:最爱君李白给孟浩然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赠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朋友间的一片深情,全在诗中。1大唐诗人 孟浩然 (689—740)是一个怪咖,一个一辈子的布衣,一个矛盾的隐居者,一个倒霉的求职者,一个像李白一样的狂人,一个不要命的性情中人。他死的时候,半个盛唐心都碎了。他的诗写得好,好极了。闻一多评价说,唐诗到了孟浩然手里,产...

微言网编辑部 2020-3-2 05367 微言网编辑部 2020-3-2 21:18
传统工艺里的蝙蝠: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attach_img

虽然新冠病毒的原始宿主与蝙蝠不无关系,然而蝙蝠何罪?“蝙蝠”,在汉字中谐音通"遍福”,即”遍地是福”,可表祈福纳吉之意。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如果要选一个应用最广泛、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物的的话,蝙蝠一定是少不了的。故宫博物院藏的金镶宝石蝙蝠簪提起蝙蝠,由于习于夜间活动,一般人对其印象似乎并不佳,在民间故事中,也多是充当“骑墙派”的典型。然而,在中国吉祥崇尚习俗中,因其谐音,却是“福”的象征,堪称是中...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27 04370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27 17:26
二月二龙抬头,指的究竟是什么“龙”? attach_img

二月二日/白居易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星子微闪,夜气清寒。春来得张扬,在世人的一片赞美声中,恨不能一朝繁花似锦。然草木有时令,并不应人情而变。当头顶上的龙星悄悄抬了头,这才到了二月二日,这是一个绝无仅有的祥和时日,唯有到了这天,春气才开始暄丽起来。二月二,并不似其他节日那样源远流长,其为之节不过是唐朝的事,那时候的习俗内容主要以挑菜、踏青、迎富为主,此后又...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24 04688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24 17:21
700人从武汉返国无一人感染!印度人是怎么做到的? attach_img

印度这个神奇的国度,在中国的新冠疫情中再现“神光”,自2月4日确诊出3名病例后,立即进行隔离,此后再也无新的确诊病例出现过,并且这3例也已治愈。印度政府派专机来接撤侨人员回国,据当时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月6日国内外1265个航班,共计138750名旅客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筛检后,竟然无人验出有病毒,全部呈现阴性,身体状况相当良好。其中一架从武汉飞往印度的专机上,近700的印度人,全都健康返国。网友都炸锅了,表示应该去印...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23 04209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23 18:17
王熙凤:曹雪芹笔下活得最真实的女性

还记得第一次翻开《红楼梦》是十岁左右,小姑娘的心性着实看不透曹老爷子笔下那番世间百态,人情冷暖。只记得贾宝玉与林黛玉那段凄美的恋爱。然而再长大些,再次翻开《红楼梦》,一样的字句,却有了不一样的思考。都说十二钗的判词写的是她们的生平。其中记忆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写王熙凤的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可惜前半生的轰轰烈烈,依旧抵不过后半生的凄凉。就像那本红楼,...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22 03578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22 11:37
雪后故宫 attach_img

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故宫就成了紫禁城。故宫这座历经600多年岁月沧桑的古老建筑,仿佛一砖一瓦、一柱一椽都拥有了生命的亮色。时光流逝丝毫不减风采,反而更增底蕴,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香,熠熠生辉。雪落故宫,红装素裹,所有的殿宇仿佛萦绕着一种妙不可言的韵律,散发出一种雍容典雅的悠远,好似人间仙境。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21 03649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21 16:36
半盏清茶 观浮沉人生

品一杯清茶,芬芳悠悠、雅韵相伴,不知不觉中心也慢慢沉静下来。观一片茶叶细小纤弱,注入热水的那一刻,却能释放出一切,毫无保留地贡献出全部精华。虽说没有茶叶便不会有诱人的清香,但此时此刻,人们所欣赏,所关注,所品位的已经不再是那片片茶叶,而是这杯中之水了。这一切又何尝不像人的一生!在茫茫人海之中,每个人都宛如一片茶叶,或早或晚要溶入这变化纷纭的大千世界。在融合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从生到死,贡献出自己的...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21 03596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21 12:07
沈从文:你们欣赏我故事的清新,却忽略了背后的热情

(因篇幅所限有删减)四十年前,我和沈先生到一个图书馆去,站在一架一架的图书面前,沈先生说:“看到有那么多人写了那么多书,我真是什么也不想写了!”古往今来,那么多人写了那么多书,书的命运,盈虚消长,起落兴衰,有多少道理可说呢。文如其人。沈先生用手中一支笔写了一生,也用这支笔写了他自己。他本人就像一个作品,一篇他自己所写的作品那样的作品。我觉得沈先生是一个热情的爱国主义者,一个不老的抒情诗人,一个顽强...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19 03542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19 18:28
天一生水草木萌动,吉 attach_img

宋 · 苏轼为向东坡传语,人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所谓七九河开,八九雁来,冬末春初,乍暖还寒。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清初 王翚,杏花春雨江南图「雨」字,上面一横象征天,横下象征云气升腾,无云不成雨。风流云散,别而为雨,古雨字本是四行雨点,每行...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19 03497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19 11:47
1918年“西班牙流感”爆发之际,艺术家们在做什么 attach_img

在“西班牙流感”肆虐的1918至1920年间,艺术家们是否也在家“闭门造车”?当时印象派画家莫奈、雷诺阿均已至暮年,莫奈在吉维尼花园关门创作并计划将作品献给法国。雷诺阿在1919年参观了卢浮宫,亲眼看到了自己的作品挂在展厅。而身处奥地利的维也纳分离派画家克里姆特、席勒等却不幸染病,这也使“维也纳分离派”在开始消亡。蒙德里安、蒙克也染上了“西班牙流感”,但自我隔离之中,他们似乎找到了自己。莫奈为完成《睡莲全景》...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18 03717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18 18:00
化身神祇:古代瘟疫预警者们与地方民间信俗 attach_img

1958年夏,毛泽东从《人民日报》得知江西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后,欣然写下名为《送瘟神》的诗歌,其中有句“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古时瘟疫肆虐而医学不昌,人们只得求助于神力。那送“纸船”出海和烧香烛举行迎神赛会,都是将瘟疫驱逐出境的仪式。电影《大明劫》中的送瘟神仪式那么,谁是瘟神?瘟神是如何产生的?《礼记》中曾讨论符合哪些条件才能成为神灵得到祭祀:“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18 03632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18 17:47
下一页 »

速发帖

还可输入 80 个字符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