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 排名: 8 
妙文共享

妙文共享

+收藏 (4)

版主:暂无版主 点击申请

  • 共有主题2126
  • 24时新帖1

文热点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化身神祇:古代瘟疫预警者们与地方民间信俗 attach_img

1958年夏,毛泽东从《人民日报》得知江西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后,欣然写下名为《送瘟神》的诗歌,其中有句“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古时瘟疫肆虐而医学不昌,人们只得求助于神力。那送“纸船”出海和烧香烛举行迎神赛会,都是将瘟疫驱逐出境的仪式。电影《大明劫》中的送瘟神仪式那么,谁是瘟神?瘟神是如何产生的?《礼记》中曾讨论符合哪些条件才能成为神灵得到祭祀:“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18 03677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18 17:47
中国的情人节不是七夕不是元宵节 古人这天过情人节 attach_img

公历2月14日是欧美国家的情人节,国内很多商家看到了情人节巨大的商机,于是打造了“多个”中国情人节,最广为人知的当然是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这个概念被很多人接受。当然也有人持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元宵节才是中国情人节,因为这一天,男女都出来赏灯,也是约会的时候,但实际上,古人过的情人节并不是这两个节日,这两个节日就是七夕和元宵节,古人有自己的情人节,而且已经有两三三千年的历史。古人的情人节的从《诗经...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16 03440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16 17:45
红楼梦:林黛玉的病为什么没有传染给别人?

新型肺炎肆虐中华大地,大街小巷,再不见往日的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偶尔经过的三三两两的行人车辆,亦仿佛是冬天枝头,瑟瑟发抖的最后的黄叶,说不尽的萧索荒凉、凄清落寞。忽然就想到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据说也是生着肺病,还有人考证说是肺结核;但是偌大的贾府,也没见对黛玉有过什么防范隔离措施;或者其他主子们见到她便远远躲着绕着走,回到自家屋内拼命洗手,玩命喝抗病毒中药;但是竟也没有一个被传染上;连终日和黛玉耳磨...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15 03735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15 22:45
“风月同天”提醒了我们,还有一种斯文值得追寻

因对“为什么别人会写‘风月同天’,而你只会喊‘武汉加油’”这种表述不满,《长江日报》撰写题为《“相比‘风月同天’,我更想听到‘武汉加油’》的文章予以驳斥,并引“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作为结语。首先,引奥斯维辛一语实在不伦不类,有偷换概念之嫌,阿多诺之谓“写诗是野蛮的”有着更复杂的语境和更深刻的本意。其次,“加油”一词也并非纯粹的脱口而出,它也曾在作者鄙夷的“艺术史”中经历了漫长的演化。其三,...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14 02727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14 16:48
广东唯一“0确诊”的地方,神仙小城 attach_img

©图虫 流氓兔视觉这座神仙宝藏小城,终于在全国火了!在新型冠状病毒肆意入侵的时刻,全国几乎没有一个地方能置身事外,特别是人口流动大的广东,成为仅次于湖北的“第二重灾区”。但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广东却有一座城市亮了,在周围城市都被“染红”的环境下,0确诊、0疑似!被称为“广东最后一片净土”!如此硬核的战“疫”成绩,这是什么神仙城市?!一下子吸引全国人民的目光,也终于可以让大家知道,广东有个地方叫云...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13 02879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13 16:08
公元217年的一场瘟疫,带走了五位文坛巨星 attach_img

壹建安七子是文学史上的男子天团,响当当的存在。我们可能无法想象,这个风华绝代的组合,几乎是以团灭的方式倏然凋零的。事情发生在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一场瘟疫席卷了华夏大地。和以往很多次瘟疫一样,最初沾染的是前线士卒,逐渐才蔓延到了寻常百姓家。没人搞得清病源来自何处,关于传染渠道的讨论也是众说纷纭。至于疫情严重到什么程度?平头百姓虽然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曹操的爱子曹植还是如实写出了当时的惨...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11 02891 微言网编辑部 2020-2-11 15:52
日本援助中国的物资箱上,因何贴出这句偈语 attach_img

建国后,周恩来总理曾多次向日本朋友表示:中国与日本两千多年来一直和平共处,虽然近代五十年里处于敌对状态,但与两千年历史相比只是一瞬间。大国总理的气度无疑是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当今中国人面对日本之时的重要镜鉴。如今正值新冠状病毒疫情期间,不仅是日本政府不分国籍、为全部境内感染者提供免费医疗,民间更是掀起“为武汉募捐”的活动。日本媒体报道的民间“为武汉募捐”活动近两日的一篇报道更引人注目...

110 2020-2-2 03826 110 2020-2-2 21:19
情天孽海中翻滚,酒池肉林里修行 attach_img

到达安达鲁西亚大区已经是傍晚,我们来到塞维利亚,穿过高高的教堂,一些马车排队停在教堂门口,等待揽客,叫我想起北京后海的那些人力车夫。马匹高大,马车锃亮,白色马匹的皮毛在夕阳下闪着光。细细看塞维利亚古城的建筑,有一种伤逝之美。腓尼基人、罗马人、日耳曼人、阿拉伯人……不同种族在这里留下过不同的痕迹,他们顽固的留在建筑上,留在文化里,留在相貌与日常上,也留在吃喝之中。我喜欢的两位西班牙诗人也都曾经在这座...

110 2020-1-26 04116 110 2020-1-26 21:45
你知道过年为什么一定要有瓜子吗? attach_img

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年货大家都买买买齐了吗?在搜索平台输入“年货”两个字,后面自动接的关键词中有一个是瓜子,被称为年货必备品。网友在线疑惑,为什么过年,一定要有瓜子?春节嗑瓜子由来已久事实上,春节和瓜子,早已绑定在一起。明清时期,古人们的春节就离不开瓜子了。《金瓶梅》里,多次出现了瓜子情节。过年了,换新衣服放鞭炮嗑瓜子:重和元年新正月元旦……玳安与王经穿著新衣裳,新靴新帽,在门首踢毽子,放炮仗, ...

110 2020-1-23 02978 110 2020-1-23 17:55
从小年到正月十五,天天都有讲究 attach_img

小年到正月十五的习俗你知道多少?马上就要过年了,从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有哪些习俗讲究吗?看到这些感觉年味越来越浓了,年味和浓浓的亲情,一起看看吧。民间有一首流传很广的《过年歌》: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饺子,大年初一蹶着屁股乱作揖。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每到这一天,各家各户还要烙些包芝麻...

110 2020-1-22 04608 110 2020-1-22 21:58
从医二十年,我妈看尽了人性的黑暗与光明

我妈是北京某三甲医院的护士长,从小到大我听她说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如果将来她有一日进了ICU,要靠呼吸机维持生命,我们一定尽快给她拔管子。我问她为什么不坚持,我妈回答:相比死,她更看重尊严。“看重尊严”这四个字她绝不是说说而已,这事我们真的亲身经历过一次。只是躺在ICU里的不是我妈,是她妈,也就是我姥姥。我高考前的三个月,姥姥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医院。手术还算成功,但姥姥一直没醒过来。我妈做了一个决定——给...

110 2020-1-14 03132 110 2020-1-14 17:33
美国媒体评中印战争:中国打印度“就像小刀切黄油” attach_img

五十四军军长丁盛,在南京高级军事学院报告瓦弄大捷(原文)亲历战场 人物传记对印反击战瓦弄大捷历时21天,共歼灭入侵瓦弄地区印军库马盎第六营、廓尔喀第三营、道格拉第四营全部、锡克营大部和第十一旅直属分队等1256人,其中击毙道格拉第四营中校营长以下754人,俘库马盎第六营及廓尔喀第三营中校营长以下502人。击落、缴获印军飞机各一架,缴获51口径以上火炮62门,各种枪809支(挺),炮弹1万余发,枪弹100万余发。我们今天发表...

110 2020-1-9 03203 110 2020-1-9 16:22
曾国藩为了戒色,想了个什么方法?一般人做不到 attach_img

哪个少年不风流?人人都知道,色字头上一把刀;但是,人人都想多挨几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坐怀不乱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男人还是要乱的,就像郭德纲大爷说的那样:见色不迷,是摸不着!曾国藩也不例外,他年轻时,不仅好色,而且玩得还挺花,比如去风月场所,谈谈诗词,聊聊人生之类的。这在曾国藩全集中,铁证如山。他给几个相好的妓女写了几幅对联:一是:大抵浮生若梦;姑从此处销魂。唐浩明在他的大作《曾国藩》里说,...

110 2020-1-5 03138 110 2020-1-5 14:13
弘一大师出家前给妻子的信:放下你,非我薄情 attach_img

很多年前,我读到李叔同在杭州出家的一段:西湖边杨柳依依、水波滟滟,没有比西湖更合适送别的场景了。1918年的春天,一个日本女人和她的朋友,寻遍了杭州的庙宇,最终在一座叫“虎跑”的寺庙里找到了自己出家的丈夫。38岁的他原来是西湖对岸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教员,不久前辞去教职离开学校,在这里落发为僧。十年前他在日本留学时与妻子结识,此后经历了多次的聚散离合,但这一次已经是最后的送别,丈夫决定离开这繁华世界,...

110 2020-1-5 03080 110 2020-1-5 12:18
郑板桥为何一生不画梅花 attach_img

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在到扬州之前住在苏州。他在苏州城的桃花巷东头开了一家画寓。以卖画为生。当时在桃花巷的西头,画家吕子敬也开了一家画寓。吕擅长画梅花,并标榜自己画的梅花是‘远看花影动,近闻有花香’。郑板桥来到苏州后,只画竹子,山石,就是不画梅花。而且若有人请郑画梅花时,他总是笑道:“我画的梅花比吕先生差远了。走吧,我领你去找吕先生求画去。”吕子敬是个落第秀才,上有爹娘,下有老婆孩子,自己又多病,生活...

110 2020-1-1 03301 110 2020-1-1 18:14
杜甫《登岳阳楼》:一行泪就是漂泊的一生

公元768年冬天,洞庭湖上,一叶扁舟自浩淼寒烟里缓缓飘来。没有人在意,也没有人等待,更没有人知道那小小船舱里,坐着一个56岁的老人。他,就是被后世称之为“诗圣”的伟大诗人杜甫。那一年,他的船,从白帝城出发,出三峡,过公安,从早春时节一直行至深冬。此时,老人的头发花白,右臂偏枯,眼花了,耳也聋了。自公元759年离开长安,近十年间,由秦州、同谷至成都、夔州,他的脚步始终在异乡漂泊。寂寞、贫穷和疾病从未曾离开过...

110 2019-12-29 03276 110 2019-12-29 11:25
从皇帝祭天节到吃饺子节 谁把我们的冬至文化偷走了 attach_img

冬至的饺子,你是昨晚吃的,还是今早吃的?或者等到今晚再吃?放心,不用觉得自己家乡的吃法最有文化,或者最没文化。啥时间吃饺子,其实跟文化关系都不大,因为冬至吃饺子本身就不是什么传统文化。是不是觉得挺幻灭的?没事,一会儿看完文章,你又会找回自信滴。相信我,不忽悠你。1.古代的冬至,居然比过年还重要冬至,起初只是一个天文学概念。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北半球的这一天,昼最短,夜最长。过了这一天,太...

110 2019-12-22 03257 110 2019-12-22 18:15
二十年过去了,我们为什么依然怀念《大明宫词》?

“太平公主偷跑出宫,逛到长安夜市。人群中,她掀开了一具昆仑奴面具,看到了薛绍。”这是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与薛绍初遇的情景。就在近日,薛绍之墓被发掘,引得一众路人又怀想起了当年观剧时的种种心动与痴迷。二十年过去了,为什么依然有人记得这么一部电视剧,依然愿意不断回味并将其转化为一种时光记忆?它为何如此动人?如今的国产电视剧又为何难以超越它所创下的成就?文 | yuyu01 / 电视剧的精致样板,电视辉煌...

110 2019-12-20 03043 110 2019-12-20 21:28
腊肉,南方人冬日的乡愁 attach_img

转眼在杭州已满六年,交了一些朋友,吃遍大街小巷,深感这是我的第二故乡。但每年只要一入冬,看到菜市场商贩挂起酱鸭来卖,便会徒然地想起家乡来。想起外婆做的腊肉,想起外婆家那栋红砖黑瓦砌成的二层老房子,以及老房子最深处的那间柴火屋。老家入冬后,天气寒冷,乡下都是用柴火取暖。 三五斤重的腊肉,就挂在柴火上方,让一个冬季的烟火慢慢熏制,要吃的时候,便提菜刀斩下一块来,再分切成长方形薄片,蒸熟或与辣椒、...

110 2019-12-7 03696 110 2019-12-7 22:01
《大学》《中庸》重返《礼记》意义何在?

0人参与0评论 作者简介:石立善,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东方学者”特聘教授。文学博士(日本京都大学),《古典学集刊》主编。研究领域为:中国古典学、古代经学、日本汉学。编著《日本先秦两汉诸子研究文献汇编》(全30册,2017)、《日本文献集成》(2016至今)、《日本汉学珍稀文献集成·年号之部》(全5冊,2018)、《东アジアの宗教と文化》(2009),代表论文有《隋刘炫〈孝经述议〉引书考》、《德...

110 2019-12-1 03628 110 2019-12-1 16:53
下一页 »

速发帖

还可输入 80 个字符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