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 排名: 8 
妙文共享

妙文共享

+收藏 (4)

版主:暂无版主 点击申请

  • 共有主题2125
  • 24时新帖0

文热点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我的多弯的人生旅途(散文)

我的多弯的人生旅途(散文) 李 石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出生于1936年11月。八十多年来,祖国深爱着我,我也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实实在在说来,这种爱多是在灵与肉的激烈撞击中悄然前行。 1944年夏秋时节,我7岁多,日本鬼子就打到了我们家乡。眼看着他们一边狂轰滥炸,一边烧杀抢掠,许多无辜男女老少一瞬间就成了他们淫威下的鬼魂,身为青壮劳力的父亲只得领...

李浩然 2019-9-22 02002 李浩然 2019-9-22 20:05
从“不怕死”到“不想死”:秦始皇在求仙路上做了啥?

在中国,至迟在1.3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时期,人们开始在亲人的尸体周边撒放朱砂粉,表明灵魂观念已经存在。春秋战国之际,原始“灵魂不灭”的思想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魂”“魄”二元观,阴阳、五行观念也在此时大行其道。人们认为,人死后“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礼记·中庸》云:“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厚葬构成了此阶段人们的丧葬观。战国后期社会上出现追求长生不老的求仙观,人们慢慢地相信,通过修行或求得长生不死...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19 03178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19 09:07
人文学科拿什么来自我拯救?

当年,鲁迅和郭沫若从“医”转“文”的事情,现在听起来仿佛是天方夜谭,现在还有谁会这么傻,愿意丢掉金饭碗去端泥饭碗?所以,中国也好,外国也好,人文学科都似乎岌岌可危。葛兆光(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现为上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宗教、思想和文化史。)人文学科越来越边缘化陆陆续续传来的消息,对于人文学科来说,似乎都让人沮丧。人文学科越来越边缘化,似乎已...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19 02065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19 09:05
“十三朝古都”长安,为什么会被改名为西安?是谁改的? attach_img

“十三朝古都”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位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同时,长安还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以及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然而到了如今,古都“长安”之名早已不在,而是被“西安”取而代之。长安有长治久安之寓意,为什么会被改名为西安?又是谁改的呢?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长安”之名的由来。据史料记载,长安最...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18 02397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18 08:34
为什么要阅读经典?

朱敬一院士发起在高中生人文社会科学营十周年之际讲读中西经典,我相当赞同这个提议。日前他的文章中提到奥巴马的演讲,这使我想起另一位大演说家林肯。林肯正式的教育背景很浅,可是他的文章和演讲却极为动人,我认为他主要的精神及思想资源是不断地精读包括《圣经》在内的经典。这些经典深入他的精神层次,除了源源不断地提供许多精彩的养分之外,也形成了一个规模、一个框架、一种内在的雄浑的气氛与节奏,再加上他在适当的时候...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18 02049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18 08:31
再看王阳明热:500年后又成显学 今人该学什么

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导言】最近30年里,除了康雍乾、唐宗宋祖、秦皇汉武等帝王故事外,还有两个历史人物在中国大陆掀起的阅读热潮,也是风光无比:一个是曾国藩,一个是王阳明。无论公务员,商界领袖,知识精英,或是稍有点文化的平常百姓,坐而论道时多少会有所涉及。相比于前者,王阳明热稍晚,这与最高层领导人的关注和阐述有关,而其来势之盛,可谓蔚为壮观。且不说文化旅游、高峰论坛、公共讲座喜欢围绕二者展开,坊间书店...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16 03691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16 10:02
儒家VS萨特: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

伴随近代以来的挫败和西学东渐,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实现现代转换?为此,一代又一代思想者艰难地探索。从胡适、陈寅恪、熊十力、冯友兰,到唐君毅、牟宗三等,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大陆学者从上世纪80年代起继续这一进程,哲学家李泽厚出版多部有关传统文化的论著,他的弟子、清华国学院副院长刘东也投身其中。《天边有一块乌云:儒学与存在主义》一书,即是刘东探索成果的见证。《天边有一块乌云:儒学与存在...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16 02071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16 10:00
除了吃月饼 “祛魅”时代中秋节如何回归?

八月十五中秋节,形成于唐代,又称月夕、追月节、拜月节、团圆节,堪称一场基于身体实践的狂欢。时至如今,逢此佳节我们依旧讲团圆,依旧吃月饼,只是,抬头望月时,我们不禁要问:这个节日对当下的我们,还那么重要吗?论月圆,每月十五都当其时,为何八月中秋意义不一般?论习俗,古今生活方式差异甚大,如何从中解读传统寓义?在科技全面影响生活的时代,嫦娥、玉兔的神话早已褪去光华,如何让传统佳节保持应有的温度?凤凰网国...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15 02077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15 16:19
从“俘虏”到“千古第一恶女”妲己形象的变迁

原题:从“俘虏”到“千古第一恶女”妲己形象的变迁昭示中国女子的地位妲己的形象变迁,可以看作中国女性的地位一路走低的缩影。我们从时间线出发,好好梳理下她的形象变迁。商周时期首先,在已发现的甲骨文卜辞中,均找不到对妲己的任何记载。而商代有“妇好”这样能领军出征的女人,自然不会排斥女人干涉政治。从这一点看,后世对妲己的攻击在当时看来根本不算事儿。周朝的记载中,妲己的形象也算不上丑恶,只是一个可怜的女人而...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15 02150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15 16:17
古建专家柳肃:曾国藩墓区问题暴露文化与经济的矛盾

最近几天曾国藩墓的保护问题引起广泛的热议。最初的保护理念和保护规划都是正确的,但是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耽误了10多年的时间。领导换人,开发力度加大,完全改变了原来的思路。由一个本应该以文化保护为主的重要的历史遗迹保护区,变成了一片以经济目的为主的开发区。以致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把原有的历史风貌和田园风光破坏殆尽,不可能再恢复到原来的历史风貌了。曾国藩墓(资料图)曾国藩及周边航拍图(冯凌/图)出现如此...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11 02141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11 17:45
被孔子称为“小人”的弟子做错了什么?

编者按:我们的民族性里面,为什么温柔敦厚的部分常常不见了?在没有读书之前,一个人应该做到什么?你对生命状态与生活方式的看法是否通透?当我们在生活中经受不同的困惑与迷茫,面对生命里或宏大或细碎的命题,儒学可以成为我们赖以汲取力量与信念的重要源泉吗?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我们在现代社会寒耕暑耘,反刍古代中国的传统经典与思想,又能否在绵长的时间里得到一份安身立命的生活态度和正见思维呢?凤凰网国学联合台...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11 02300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11 17:43
雅斯贝尔斯谈中国文化:孔子是创造者 老子有局限性

由于“哲学”一词来自西方,中国有没有哲学迄今仍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中国只有思想而没有哲学;也有人认为,中国哲学拥有无可辩驳的合法性。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早在1957年出版的著作《大哲学家》中,就将孔子归类为思想范式的创造者,将老子归类为原创性形而上学家。一定程度上,这意味着雅思贝尔斯对中国哲学的承认。甚至可以说,中国有没有哲学在雅思贝尔斯这里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6 02155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6 09:38
吴钩:宋朝皇帝平时吃什么饭菜?

吃饭的时候,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古代皇帝平日吃的到底是什么饭菜?恰好,周密《武林旧事》与陈世崇《随隐漫录》均收录有绍兴二十一年(1151)十月清河郡王张俊宴请宋高宗的菜单,从这份菜单,你可以了解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豪华天宴,相比之下,什么“40万元一餐”的所谓豪宴未免显得太乡土味了。张俊豪华到什么程度呢?不需要用华丽的文字来形容,我们直接抄菜单就行了——No.1餐前小吃(小坐时食用)1.水果盘——绣花高饤...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6 01957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6 09:34
孔子如何成为“至圣先师”?关键是这两个字

孔子为何每十年“上个台阶”中国的很多城市有文庙,文庙正殿会悬挂孔子画像,上面通常会题写“大成至圣先师”或“万世师表”几个字,意思是最有成就的、达到圣人境界的老师,是后世的表率。那么,孔子是如何成为“至圣先师”的呢?孔子像(资料图)史书记载,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十七岁时,母亲也离世了,天地间只剩下他孤零零一个人。种种不利条件没有阻止孔子的向学之心。孔子晚年回忆:自己十五岁就立志向学,坚持十五年,...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5 02004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5 08:47
一直被教育要谦卑的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自恋的?

导语:我们这个推崇谦卑和虚心的民族,是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自恋的?“自恋”(narcissism)这个词其实是来自西方的词语。在中国的文化当中,原来很少谈到一个人的自恋,我们的文化好像更讲究人要谦卑、要虚心。那些过于肯定自己、凸显自己的人往往是跟我们的文化传统相冲突的。所以“自恋”在我看来,是一个新问题。最近这些年来,自恋似乎成了越来越明显的一个心理现象。人们对自己的外表不满意,于是使用各种各样的化妆技巧,甚...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5 01786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5 08:46
葛兆光:对中国文化最大曲解 是刻意窄化和盲目自大

✪ 葛兆光 | 复旦大学【导读】对于文化的讨论,时常剧烈如风而又衰微如草,风与草之间,看官依旧是五谷难分,六禽不辩。对于何为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特质及其衍更等命题,充塞着多元视角与混沌面向。本文作者试图在长程历史的演变路径中揭示中国文化的典型特质,即汉字表意、家国同构、三教合一、阴阳五行与天下观念,它们从语言、社会、信仰、哲学与秩序等角度,塑造了中国文化的间架结构。历史变动不居,文化与文明亦多有...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2 01879 来碗泪流满面 2019-9-2 11:13
故宫展克里姆林宫宫廷典礼 看俄罗斯文化中的“穆穆之仪”

由故宫博物院和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穆穆之仪:来自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俄罗斯宫廷典礼展”今天在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展厅开幕。展览展出151件(套)展品,均为18—19世纪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的最为重要的宫廷仪式上使用过的艺术珍品,既体现了皇室的尊贵和富有,也反映出俄罗斯高超的工艺制作水准。《叶卡捷琳娜二世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圣母安息大教堂内加冕》油画1896年加冕礼来临之际拟建于莫斯科特维尔广场上的贵...

来碗泪流满面 2019-8-31 01884 来碗泪流满面 2019-8-31 09:13
“汉服国潮”背后有哪些非遗技艺?

今年夏天,你有没有被穿梭于地铁站、商场、步行街、风景区的汉服姑娘惊艳到?2018年,共青团中央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中国华服日”,汉服从小众的“汉服圈”开始走进大众视野。从最初被人们认为的“奇装异服”到如今的“汉民族服饰”,从博物馆的珍藏到如今的日常穿着,汉服之美越来越被认可和接受。穿上汉服的青年似乎具有与生俱来的美,这不仅是外表的华丽和飘逸,更是她背后沉淀了千年的厚重文化,承载着千年的染织绣等杰出...

来碗泪流满面 2019-8-30 01994 来碗泪流满面 2019-8-30 10:04
“墨分五色”是偷懒的借口吗?

人们通常说的文人画,总以意笔为形式,历来于笔墨关注多多,而对用色则不屑,这其实是很值得商榷的。在小品当中,对物象造型的要求往往让位于笔墨趣味的表现,这也是许多画家包括人物画家热衷小品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知道的以指画驰名的画家,几乎都是以毛笔为基础的,或者说在他们的艺术实践中,尽管在指画上投入的精力有多有少,但总体上看,差不多还是可以算作“偶一为之”的。清 高其佩 怒容钟馗图轴 指画明清以...

来碗泪流满面 2019-8-30 01708 来碗泪流满面 2019-8-30 10:03
从“唐太宗游地府”传说看民间道义

在《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缘起唐太宗入冥的故事,背后鲜明地体现了对封建王权的批判,鬼神传说背后的民间道义。故事起因是泾河龙王和算命先生袁天罡打赌。龙王为了赌赢故意克扣雨水点数,犯了天规,天庭选择唐太宗的丞相魏征处斩龙王。于是,泾河龙王便向唐太宗求情,请他阻止魏征行刑。太宗答应帮忙,在行刑时刻故意缠着魏征下棋,没想到魏征在棋盘边睡着了,在梦中斩杀了泾河龙王。龙王之魂怨恨唐太宗失信,天天缠着让唐太宗偿命...

来碗泪流满面 2019-8-29 01924 来碗泪流满面 2019-8-29 09:06
下一页 »

速发帖

还可输入 80 个字符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