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 排名: 4 
历史探秘

历史探秘

+收藏

版主:暂无版主 点击申请

  • 共有主题2787
  • 24时新帖0

文热点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此国民党兵辽沈战役被俘 有何经历94年成解放军上将

战争年代容易出英雄,尤其是能力出众的人,在战场上更能建功立业。新中国的很多上将、中将、少将等都是从普通士兵做起的,最后一步步当上了将军,成为令人倾佩的人。今天我们的故事就是一个连长和一个国军士兵的故事。抗日战争末期,国共两党就有摩擦,其中最大的机会皖南事变了,皖南事变让我军损失重大,此时蒋介石就有发动内战的动机。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党还签订了《双十协定》。但是没想到的是1946年6月国民党以30万的兵力全...

110 2019-12-22 01395 110 2019-12-22 17:47
毛泽东的首名警卫员是谁:朱德做月老 55年授中将衔 attach_img

俗话说“英雄莫问出处”,在开国将军中,有很多将军都是从普通士兵一步步走上将军岗位的,还有一些是警卫员出身,比如中将李作鹏曾做过朱德的警卫员,上将贺炳炎曾做过贺龙的警卫员等等,我们今天说的这位中将是毛泽东警卫员出身,他就是杨梅生中将。杨梅生,1905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田镇(今属株洲市)一个小药商家庭,曾上过两年的私塾,后来因为家庭平困后来到药铺做帮工。1927年2月,杨梅生到长沙做事情,一次偶尔的机会,他接...

110 2019-12-21 01524 110 2019-12-21 18:44
毛泽东一度想用柯庆施取代周恩来 attach_img

文史频道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柯庆施于1954年秋由江苏省委调上海,接替陈毅主持中共上海局,至1965年4月去世,前后整整10年。讣告中称他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系当时中央政治局委员一级的规格。柯庆施1922年入党,是中国共产党内为数不多的见到过列宁的高级干部,30年代担任过中共中央秘书长的要职。抗战时期到延安工作之后,仕途便多坎坷。在整风审干期间挨过整,他的妻子因此自杀。建...

110 2019-12-21 01665 110 2019-12-21 18:29
她叛变致上海的党员全军覆没 毛泽东晚年仍不忘此事 attach_img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曾经因为一个人差的导致整个区域的革命者全军覆没。毛泽东在晚年的时候还对此人念念不忘,由此可见这个人的叛变对我党造成了多大的损失,这个人就会秦曼云。说这个秦曼云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人,但是她的前夫大大有名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均是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关向应。秦曼云出身一个渐趋没落的书香世家(祖籍浙江绍兴),她的兄长就是著名的革命烈士秦茂轩。在女子中学读书时,她结识了结识...

110 2019-12-21 01484 110 2019-12-21 18:13
战争与革命中的流亡大学:东北大学的创办、流亡与复员

在中国近代史上,军阀创办的学校为数不少,但大多无疾而终,因为军阀当政时间大多不长。而如东北大学这种获得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及其子张学良长期支持而迅猛发展的大学更为异数。奉系的支持与熏染使该校的衙门色彩与地域观念十分浓厚,这成为该校发展初期的另一个基调。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随张学良的东北地方势力流亡北平,这期间饱受流亡之苦,“流亡”的境遇与身份使东北大学对救亡和党派活动极为热心,并因政治主张的差异而...

110 2019-12-14 01762 110 2019-12-14 15:28
抗战时国民党情报部门因看错一个字 致广东大部沦陷

抗日战争期间战争是非常残酷的,这主要因为无论是在兵力装备上,还是在作战计划上,我国都是比不上日本的,因此在日本大举进攻时,我们也只有挨打的份。不过好在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中的卧底还是比较厉害的,他们能为前线提供大量有价值的情报,这让战争也少了一点伤亡。[/backcolor][/backcolor]抗战前期,战争主要集中在北方,北方作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场也逐步向南方推进。[/backcolor]1938年,中国...

110 2019-12-13 01510 110 2019-12-13 12:06
惨烈中条山之战:部队无援弹尽粮绝 上将以身殉国

1941年5月,日军调集10万人组成重兵集团,同时,征集伪军15万人,总计25万人的大军,在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的指挥下,兵分4路进犯国军第一战区长官部驻地中条山。[以身殉国的国军上将唐淮源]日军大本营为何要集结庞大的重兵集团围剿中条山,其险恶的目的是要完全消灭国军第一战区长官部,全歼中条山中国守军,确保华北资源源源不断的运往日本,为其实行的以华制华,以战养战服务。国民政府为了保卫中条山这一战略要地,也分派...

110 2019-12-11 01513 110 2019-12-11 16:08
此开国元帅类于阎锡山 善于将兵将将不长于排兵布阵

我这里所说的带兵,并非简单的管理和训练士兵,而是指对一支队伍的经营,即部队的建设,或者说是相对于军令的军政问题。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看到一些军迷的言论,特别是在与那些没有部队带兵经历的军迷关于军事家、元帅等话题的讨论中,感觉他们简直就把做一名统帅看作学者著书一样,看作运动员下棋一样,可以不考虑任何外界的干扰,可以不使用丝毫的情商,似乎只要军事修养高深,谋略深邃,战术运用得法,就应该是一名合...

110 2019-12-11 01537 110 2019-12-11 16:05
揭秘:功德林里谁是军衔最高的国民党战犯?

在川军中,他的资历最老,就连老牌军阀刘湘,杨森这样的人物见到他都要喊一声老师,他原本也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可是因为死保北洋军阀,结果被打成了光杆司令,不得已才投靠刘湘,还帮助刘湘称霸四川,此人就是国军第九战区副司令王陵基。王陵基人称“王灵官”,早年留学日本,受到过专业的军事训练,回国后成为了四川军官学校的教官,是刘湘和杨森等人的老师。袁世凯掌权时期,王陵基极力支持袁世凯,被任命为重庆镇守使,然而袁世...

110 2019-12-11 01511 110 2019-12-11 16:02
煮熟的鸭子为何飞了? 万家岭未全歼日106师团内情

弹尽粮绝无奈何,拿起钢盔来舂米,忍过几十饥饿日,击破重围斗顽敌,坚定眼神泛光辉。激战夜半降星坠,战友英灵不忍惜,雷鸣鼓刘脱身去,东方拂晓现晨曦,军旗凌空天下白。上述文字出自日本陆军第一零六师团少尉军歌后藤武夫所作的《德安迂回战之歌》。所谓的“德安迂回战”在中方战史资料中被称之为“万家岭大捷”,这是中国军队与日军正面交锋中所赢得的为数不多的战术胜利之一。对此,这首《德安迂回战之歌》也没有回避。仅只言...

110 2019-12-9 01530 110 2019-12-9 15:59
800关宁铁骑能打垮上万蒙古人 为何打不赢八旗兵?

编者按:关宁铁骑,是首见于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的一支明末强力部队。但历史上并没有“关宁铁骑”这一编制,是以很多说法就认为,“关宁铁骑”实际上是吴三桂的“夷丁突骑”。那么,真的如此吗?《明季北略》:(吴三桂)部下有精兵四万,辽民七八万,皆耐搏战。而夷丁突骑数千, 尤为雄悍。敌望之辄遁。《明季北略》对于吴三桂兵力的夸张且不讨论,“夷丁突骑”显然是少数民族,最大可能是蒙古人。那么明朝后期的精锐铁骑,真...

110 2019-12-7 01673 110 2019-12-7 15:41
蒋介石在大陆下的最后一道命令 为何是炮击此人住宅

11月30日,蒋介石由重庆逃往成都。一行人住进了成都北较场的中央军校,蒋介石下榻在黄埔楼。蒋介石来后,立即召见了胡宗南、刘文辉、邓锡侯、王陵基、熊克武、向传义等人,并单独和握有重兵的胡宗南研究保卫成都的问题。胡宗南认为,成都非久守之地,自古以来兵家都是北守绵阳,东守简阳,南守泸州,如果打到成都附近,那就再也守不住了。他建议放弃成都,撤退到西康、云南一带为好。蒋介石没有接受这个意见。第二天,蒋介石主持召...

110 2019-12-7 01635 110 2019-12-7 11:49
雍正到底改没改亲爹康熙遗诏?历史悬案有答案了

记者:上官云一直以来,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疑问:清朝雍正皇帝是不是改了亲爹康熙的遗诏,才得以顺利登上皇位?随着一场展览的举行,这个悬案终于有了答案。在《中国档案珍品展》上,不仅展出了当年康熙皇帝的传位遗诏(复制品),还有清代呼兰府《婚姻办法》(复制品)、清初满文木牌(复制品)等等。而在那些珍贵档案的背后,也是一段又一段尘封的故事和历史。雍正到底是不是靠篡改遗诏继位?前几年,“四爷”雍正在古代皇帝里可谓相当...

110 2019-12-5 01599 110 2019-12-5 21:47
朱元璋创立下何种制度 给大明王朝的覆灭挖好了坑

说到明代的卫所制度,一般都是“贬大于褒”。明代卫所这种类似屯田的古老制度,使得明军战斗力低下,在明朝中后期无法承担大规模作战。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他自己的军队中就大量是招募来的士兵。而在明朝的前面,同为汉人王朝的宋朝也实行的是募兵制。那为什么朱元璋采用了僵化死板的卫所制度呢?我们如果放在朱元璋的角度,说不定可以给出一定的答案。朱元璋经过多年努力,在统一南方挥师北伐后,建立了明朝。由于当时...

110 2019-12-4 01420 110 2019-12-4 21:19
传统社会中的生与死:竟有人死后几十年不下葬?

晚清著名商人徐润在自叙年谱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先叔好谈风水,阖邑无不知之。二三年内用洋十余万,每日堪舆家茶点、轿金二三十元,查置山地费总需万金,计山地一百余处。如葬高祖东星公于沾涌,计费三千元,曾伯祖卿佳公葬于前山后龙,伯祖云忠公、圣忠公、玉书公葬在倒地木,每山约费五六百元。曾祖卿礼公葬于麻湾村后山,计费二万元,先祖诚斋公葬澳门石角嘴,计费二万元,此二山为全邑之冠,故费用亦独大。先祖母容太夫人寿基在...

110 2019-12-1 01492 110 2019-12-1 16:50
清末死了二百多年的袁崇焕为何“再次”重创了清王朝

应该看到,清朝官方视角下的袁崇焕是“忠君”的代表,是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下的忠臣孝子。到了清末,中国面临着与明末类似的艰难局面,内忧外患,史不绝书。人们再次想起了袁崇焕,而此时的袁崇焕已经不是当年的君主忠臣的形象,而成为了民族主义的代言人。此时,梁启超写下了《明季第一重要人物袁崇焕传》。从篇名就能看出,任公先生将袁崇焕看得有多高。虽然乾隆帝下旨表彰袁崇焕后人,但袁崇焕杀毛文龙一事始终存在争议。现如今...

110 2019-12-1 01444 110 2019-12-1 16:43
血战湘江本可避免 红军因何原因错过轻松突围战机?

血色湘江,红军长征路上最悲壮的一页1934年11月,蒋介石分兵五路,企图利用优势兵力在湘江消灭红军。尽管敌人来势汹汹,但他们之间矛盾重重,各怀鬼胎。红军本可以利用他们的矛盾,寻找更加的作战时机。毛泽东曾建议,趁各路敌军尚未集结之时,寻机歼灭一部,向群众基础好,而敌人力量薄弱的湖南进军。但李德、博古等人坚持己见,硬往蒋介石布置的陷阱里钻,命令中央红军继续西进,“迅速、秘密的脱离尾追之敌,前出到临武、嘉禾、...

110 2019-12-1 01622 110 2019-12-1 12:14
完成“回家”遗愿 前马共总书记陈平骨灰撒霹雳山林大海 attach_img

前马共总书记陈平的老战友乘船到红土坎码头与邦咯岛之间的海域,将部分骨灰撒入大海。两天后再将剩余骨灰撒到和丰的中央山脉山脚下,完成陈平“回家”遗愿。(东方日报)[/backcolor] (怡保综合讯)前马来亚共产党总书记陈平的亲友表示,陈平的骨灰今年9月16日已经从泰国运回故乡霹雳实兆远,一部分骨灰撒在红土坎岸外约三公里的大海,一部份撒在中央山脉山脚的森林,完成陈平生前希望“回家”的愿望。陈平原名王文华,17岁参...

110 2019-11-27 02060 110 2019-11-27 10:50
罗瑞卿卸任公安部长后 毛泽东解释为何选谢富治接任

红极必紫,春风得意者戒!谢富治在文革中建国后,谢富治任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昆明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原昆明军区老干部马天佑言,那时的谢富治还是很清廉的。有一次,谢富治到边境某县蹲点。轻车简从,粗茶淡饭,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返回时,发现车子后备箱里装有鸡和肉,谢不悦,即问秘书:“怎么回事?”秘书说乡亲见他喜欢吃当地的山货,便送来了。谢富治立即叫秘书把鸡、肉等全部送回,回昆明后即...

110 2019-11-26 01916 110 2019-11-26 20:43
揭秘“农民运动大王”彭湃被叛徒出卖与遭捕杀内情

农民运动大王彭湃是怎样被叛徒出卖与捕杀的?经盛鸿1929年8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军委有关领导人的秘密会议,依计划在上海沪西新闸路迈特赫司脱路(今上海太行路)经远里一个秘密机关举行。到会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农委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共江苏省委常委、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书记彭湃,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军事部部长杨殷,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共江苏省委军委秘书颜昌颐,中央军委负责兵运的兵士...

110 2019-11-26 01745 110 2019-11-26 20:30
下一页 »

速发帖

还可输入 80 个字符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